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9 07: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史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
新民主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现代史:指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时期,是一段从人民政权建立,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一段历史,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段历史,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使中国独立富强的一段历史。
(1949年—1956年)
(1956年 — 1966年)
(1966年—1976年)
(1976年—至今)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国家发展的政治前提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
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
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
巩固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10天安门城楼
28.3
1921.07红船启航
你知道天安门国旗升多少米吗?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百年之梦始!
材料: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刚结束,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依据下面材料,“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新中国的任务。
思想准备:七届二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时间: 1949年3月5日
地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
①工作重心转移(农村转移到城市)
②确定了胜利后的党的基本政策;
③确定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为成立新中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军事准备:人民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1947年6月—1949年7月
解放战争示意图
1948年9月12日一1949年1月31日相继进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154万余人。
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进行渡江战役,解放江南的大部分地区,于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结束。
为成立新中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
1949年9月
时间
地点
主要议题
参会人物
北 平
筹备建立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
制度和组织准备: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1.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组织原则】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临时宪法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
权力机构:暂代
作用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共同纲领》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内容2.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采用公元纪年
内容3. 确定了首都、代国歌、国旗和公元纪年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了《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以此鼓动爱国热情,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49年第一次政协会议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写入宪法。
《义勇军进行曲》作者田汉、聂耳
内容3.确定了首都、代国歌、国旗和公元纪年
红色象征革命
黄色象征光明
中国共产党
全国各族人民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曾联松
国徽
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谷穗和齿轮,中间是五颗五角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天安门城楼上方的四颗小五角星以半弧状环绕一颗大五角星。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五颗星则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1950年 毛泽东宣布通过国徽图案
位于天安门广场,高37.94米,下面是双重月台。纪念碑正面是毛泽东手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镏金大字。碑座的四周嵌有10幅巨型浮雕,概括了从1840年到1949年的人民革命的历史。
人民英雄纪念碑
内容4. 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虎门销烟
猜一猜
五四运动
南昌起义
渡江战役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碑身背面是毛泽东撰、周恩来书的碑文——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制度上的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 开国大典——一唱雄鸡天下白
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
开国大典—30万群众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时间:1949年10月1日 下午3时
地点:北京天安门城楼 现场宣读!
54门礼炮齐鸣28响
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盛大的阅兵仪式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
盛大的群众游行
经典瞬间
那年的阅兵:武器是东拼西凑的,国家只有17架飞机,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让飞机飞两遍!70年后,我们国家早已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我们的飞机也不用飞第二遍了。这盛世,如你所愿!
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会选在下午3点开始?
受阅的飞机为什么要挂实弹?
受阅的飞机究竟是26架还是17架?
为什么设置54门礼炮,齐鸣28响?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旧中国
新中国
社会性质
国家地位
人民命运
当家做主
新民主主义社会
独立自主
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
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
这(新中国的成立)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波兰《人民论坛报》
史料解读
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创作与1950年10月1日)
毛泽东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毛主席诗词赏析
为什么毛主席说
“人民五亿不团圆”?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地结束。
人民解放军继续围剿国民党残余势力,解放全国。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1949年11月14日,贵阳解放;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
1949年12月9日,昆明解放;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
1950年5月1日,海口解放;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大陆统一:西藏和平解放(1951)
三.大陆统一:西藏和平解放
唐朝时期,西藏称为吐蕃,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和亲,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时唐蕃会盟。
元朝时期,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方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西藏正式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顺治册封达赖
康熙册封班禅
雍正设驻藏大臣
乾隆金瓶掣签制度
吐蕃(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毛主席宴请阿沛·阿旺晋美(左)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右)
西藏人民欢迎解放军入藏
时间:1951年
标志:西藏地区政府与中央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大陆统一:西藏和平解放(1951)
至此,从香港、澳门、台湾外,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支持和追求国家统一是民族大义,应该得到全民族肯定。伟大祖国永远是所有爱国统一力量的坚强后盾!
——习近平
1、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5、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年
9月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
10月1日
开国
大典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次典礼”:1949.10.1开国大典
“二个法律”:《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四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
一届政协
一届人大
二届政协
本课线索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