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求减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4 求减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7 21:2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求减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材及学怕分析】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就其数量关系来讲,仍然是过去学过的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只是翘中信息的呈现顺李与事情的发展顺序不一致。因此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会发生困难,而例题及习题中反映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却是常见的数量关系。因此有必要帮助学生建立这种数量关系的模型,即“总数一剩下的=减少的。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求减数是多少的实际间题的过程,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建构起相应的数量关系。
2_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同题。
3.初步渗透模型思想、归纳思想,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求减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并列式解决问题。
提问:你能用三句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2.交流:第1题为什么用加法算呀?第2题为什么用减法算?
指出:如果知道了两个部分,要求一共应该用加法;如果知道一共有多少和其中的一部分有多少,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就是从一共多少里面去掉已经知道的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中的数童关系都是学生熟悉的,都反映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
系。复习旨在唤酸学生对这一关系的认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经脸。】
二、探究
(一)问题一。
1.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叙述,课件出示:原来有28个桃吃了?个,还剩7个。
让学生集体用三句话说一说实际问题。
2.你能解决这个间题吗?试试看
3组织学生交流。
重点讨论:为什么用28-7?为什么用减法算?
4.直接示意,帮助学生理解。
提问:一共摘了多少个?这摘下的28个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那吃掉的这些桃是多少个里面的呢?吃掉一些后还剩7个,这剩下的7应该摆在哪里呢?为什么?
28个桃分成了哪两部分?
引导:现在我们看出了,一共28个桃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吃掉的一些,另一部分是剩下的7个,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求出吃了多少个桃呢?
(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说为什么这也算)
学生交流想法,明确:从28个里面去掉剩下的7个(用手势表示),就得到吃了多少个,所以用减法算。
指名学生说一说思路,并集体说一说。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算式、得数和单位名称)
板书:28-7=21(个)
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从总个数里面去掉剩下的个数就得到吃了的个数。
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小结:知道一共多少个,去掉一些后还剩几个,要算去掉多少。这样的问题是把总数分成减少的和剩下的两部分,从总数里减去剩下的,就是减少的。
【设计意图:找条件、问题,是对情境围中信息的提取和筛选。将条件、问题通过课件呈现出来,是时信息的有序登理。对信息的加工整理,有利于学生了解应用性问题的结构。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是旅于对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解决问题经验的了解。学生自主解决后,再进行直观演示,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照顾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学生探究数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空间。改变了过去应用题教学亦步亦趋、牵着学生异子走的做法,让应用题教学成为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建模的过程。】
(二)问题二。
1.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原来有27只船,划走,只,还剩5只。
2.学生自主解决后交流:
为什么用27-5 `?
引导学生思考:27只船分成了哪两部分?从总只数里去掉剩下的只数,就得到划走的
只数。
板书:27-5--22〔只)
(三)问题三
1.学生看图找条件和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2学生交流甲说说为什么用45-20?
课件出示原来有45个足球,借走?个?还剩20个。
让学生说出:从原来的总数里去掉剩下的就是借走的。
板书:45-20=25(个)
l设计意图:理解数量关系应该是帮助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上三个问题的解决,基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提取信忽,读懂题目意思;其次,在分析问题与条件
之问的数量关系时,利用直观、形象简单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童关系;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具体的情境表述教童关系,在此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直里内化。这就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供了过程与方法上的指导。】
(四)归纳。
1.启发:现在小朋友已经解决了好几个实际问题。你能回顾一下解决过的问题,发现这几个实际问题都知道怎样的条件和什么问题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表格:
2这三个间题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为什么都用减法计算?
小结:这几题都是知道原来的总数是多少,还知道去掉一些后还剩几个,要求去掉的是多少个。这样的问题要从一共的个数里去掉还剩的个数,就得到去掉多少个,所以要用减法算。
都是用“总数一剩下的=减少的”。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求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板书)

【设计意图: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以上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应用题“一例一练”的做法,渗透归纳的思想,帮助学生有效建立常见的数1关系棋型。三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感知解决问题步骤的过程,是学生积双解决问题经验的过程。归纳则是对以上三个问题共性的分析和把握,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五)拓展。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是这样求其中减少的一部分的呢?(学生编题叙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由此及彼,进一步内化应用性问题的结构,让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具体化。丰富学生才所解决问题的认识。】
三、比较
出示两幅情境图
1你能看图分别提一个问题吗?(第一幅图问题是:巳经栽了多少棵,第二幅图问题是:还剩多少棵没有栽?)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学生交流算式。
4.比较。
(1)这两题条件有什么相同,义有什么不同?问题一样吗?
(2)为什么都用减法计算?
出示表格对比:
5.小结。
这里总数也分成了“栽了的”和“还剩的”两部分,不管求哪一部分,都是从总数里去掉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设置这两类问题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列两类问题的原点——减法问题。因为都是求总数中的一部分,所以都用减法计算。将令天解决的问题化归为减法计算的问题,是对减法意义的进一步理解,更是学生解决问题数量关系模型的化归。这样的化归,有助于援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