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练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算理,巩固计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能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减法实际问题。
2.体会比较、归纳的过程和估算的方法,培养口算能力,发展观察比较、估计判断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能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内容和口算方法的结构,认识口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逐步养成独立分析、思考和细致计算的习惯。
学习重点: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学习难点:认识口算方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教具学具:课件。
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练习
65-20=45 65-2=63
想:先算60-20=40 想:先算5-2=3
再算40+5=45 再算60+3=63
探究过程:
沟通学习。
口算。
65-20= 65-2= 57-30= 57-3=
课件出示后,让学生在随堂作业本上直接写结果。
校对答案,并请两名学生分别说说计算65-20与 65-2时是怎样想的。
揭示课题:上面的练习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边说边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做一些练习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
探究学习。
1. 课件出示第4题。
(1)师:小青蛙在进行游泳比赛,谁把以下各题算对了就胜利了。你们能帮小青蛙完成比赛吗?好,就请同桌左边的同学算“-40”,得数写在游泳池板上数的上面相应位置(边说边在课件上指出来);右边的同学算“-4” 得数写在游泳池板上数的下面相应位置(边说边在课件上指出来)。
(2)学生独立在书上写得数,都写好后要求同桌互相检查。
【设计意图:同桌互相检查其实就是让每个学生把两种类型的题目都算了一遍,要求学生都能算对就算胜利,暂时对速度不做要求。】
(3)请同桌两人把答案报一下,(同时课件出示)教师提问: 和被减数比,第一组减40的六道题的得数,哪一位上的数变了?哪一位上的数没变?第二组减4的六道题呢?为什么这里十位上的数没变?
学生观察交流后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得数个位上的数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的数变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得数十位上的数与被减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数变了。
【设计意图:本题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有趣味地参加计算练习,还通过观察哪一位上的数变了,发现十位上的数可以怎样看出来,为下一题练习估算作准备。】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5题
(1)课件先出示: 86-30 86-3
师:这两题得数是几十多,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说说自己的估计方法。明确: 86—30,因为要先算80—30,而80—30得50,所以得数是50多。
【设计意图:有了第4题的铺垫以及加法估算的基础,部分学生应该能够自己尝试估算出来,同时由这部分学生的启发,其他人也能较快的想到估算的方法。】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师:每人从中选两题与同桌说说得数各是几十多。
(3)口算出得数填在书上,然后全班交流、校对。
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师:谁是没计算,直接判断出应该填>、<还是=的,你能到讲台上指着题目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本题提倡学生不计算直接判断,但也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被减数、减数的变化规律来判断,也可以估算,甚至对于那部分数感差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也行。】
3、想想做做7、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回答时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提高。
师:通过今天的练习,你对口算有了那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