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好文一半题,点活龙之睛——巧妙拟题
“题好一半文”,高考作文拟的标题要想具备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意蕴、有文采等特点,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和首肯,就必须掌握拟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技巧一 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揭示作文中心,直言事理,突出论点。这类题目往往是对写作内容的高度概括,总领全文,切合题意。这种拟题方法,明白易懂,能够揭示作文材料中心,不仅能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同时也向阅卷老师点明作文的主题,使阅卷老师快速准确评分。
如高考作文题目“行于坚守,成于创新”“怀念老规矩”“因为难得,所以珍惜”等,都准确地揭示了材料中心,直言事理,切合题意,受到阅卷老师的欢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拟题指导]
第一步:通过认真审题,可先确定立意:①黑白照片虽易老化,但感情不老;②数码技术虽快捷,但情感易稀释;③数码技术是柄双刃剑。
第二步:思考确定最佳立意,然后拟写出能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的题目。如:①数码时代,珍存点滴;②莫让科技稀释了人文情怀。
技巧二 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标题应该讲究语言的锤炼,拟题要形象生动,醒目新颖,引人注意。恰当地运用对比、比喻、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拟题,题目新鲜活泼,言近旨远,美不胜收,自然能够取得较好的评阅效果。
如“信心——低谷暗影里的阳光”“风雨过后有阳光”“创新让他们走出沼泽地”,这些题目灵动地运用比喻显示出材料的内涵。
运用反问修辞手法拟题,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如“安能随意弃诚信?”“人怎能没有善心?”,这些反问有力地表达了材料所蕴含的主题。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拟题,如“绿叶对根的诉说”“在大地温暖的怀抱里”等,这些题目形象地体现了材料的主旨。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脍炙人口且富含哲理的宋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拟题指导]
第一步:通过认真审题,可先确定立意: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②圈内与圈外、宏观与微观;③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未必清;④距离产生美。
第二步:思考确定本题的最佳立意,然后运用修辞手法拟写出两个形象生动的题目。如:①入得其内,出得其外;②请从“庐山”之中走出来。
技巧三 化用诗词名句,典雅含蓄
好的标题应该优雅,有文化品位。拟题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化用诗词名句,也能使题目熠熠生辉。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众多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温润典雅,言简意赅,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诚信,直教人生死相许”“90后,欲语泪先流”,化用名句入题,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文化气息,还能体现文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早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拟题指导]
第一步:通过认真审题,可先确定立意:①敬畏自然需尊重自然;②无心之举不可轻;③人与人交往应学会尊重;④做人处世需谨慎。
第二步:思考确定本题的最佳立意,然后化用诗词名句拟写两个题目。如可拟写出以下题目:①生命不能承受之光;②莫烧红烛照蝴蝶;③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技巧四 选取震撼物象,点染全篇
选取生活中震撼过自己心灵的物象,并从声音、色彩、形态、情感等方面进行点化,以色彩鲜明、情味浓郁、动感强烈,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物象作为标题。如“流泪的日记本”“滴露的康乃馨”“别让雨下进灵魂里”“樱桃红了”等。
这样的题目能够点染全篇,在物象的个体身上投射作者的情感、观点、好恶。物象点染法比较适用于记叙类文体,如记叙文,抒情、叙事类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给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每个人的心里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一旦正确使用这种能量,就能够成就丰功伟业。相反,如果这种正面的心理能量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就会产生巨大的负能量,足以让你一生一事无成。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疏导自己的负能量,找回自己的正能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拟题指导]
第一步:通过认真审题,可先确定立意:①拥有正能量,成就人生;②正负能量的较量;③调整内心,让心灵重获能量;④克服人性弱点,发挥人性优点。
第二步:思考并确定本题的最佳立意,然后运用物象点染法拟写出两个题目。如:①一粒希望的种子;②明亮在深夜里的灯。
技巧五 设置诱人悬念,激发兴趣
以奇特的物象、反常的组合、感情化的动作、离奇的事物、新奇的观点或出人意料的判断为标题,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剑锋上的友情”“我就是戈多”“十六岁,老朽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拟题指导]
第一步:通过认真审题,可先确定立意:①不盲从权威;②请别人挑错,消除谬误;③以“阳光心态”面对批评;④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治学作风。
第二步:思考并确定本题的最佳立意,然后运用设置悬念法拟写出两个题目。如:①我周一就去向同桌挑错。②“咬文嚼字”之精神岂能缺少?
【即时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运用修辞手法,拟出三个标题。
长颈鹿母亲生下小长颈鹿后,会做一件看似不合常理的事——抬起长长的脚,踢向它的孩子,让小长颈鹿翻一个跟斗,四肢摊开。
如果小长颈鹿不能站起身,这个粗暴的动作就会被长颈鹿母亲不断地重复。小长颈鹿为了站起来,会拼命努力。疲倦时,小长颈鹿有时会停止努力。母亲看到后,就会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继续努力。最后,小长颈鹿终于颤抖着站起身来。
这时,长颈鹿母亲会做出更不合常理的举动——再次把小长颈鹿踢倒。
答案:①扬起自立的风帆,吹响自强的号角(对偶);②痛之深,爱之切(对比);③让自立在严格的天空中飞翔(拟人)。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拟出两个标题。
有这样一首写才女变主妇的小诗: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盐酱醋茶。
对于这一变化,有人非常痛心,认为一位清高优雅的女子,最后一头扎进厨房成为世俗之人,如同白天鹅落地化作家鸭,真是人生的悲剧。
但也有人说,从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女变为踏踏实实的主妇,这一变化值得肯定。
答案:①当优雅系上围裙;②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拟出三个标题。
老骆驼垂暮之年,穿越了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胜利归来。马和驴请它介绍成功经验。
“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
“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
“没有了,就这些。”
“唉!”马失望地说道,“我还以为……就这样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完了?”
“看来,任何经验之谈,都是简单明了的,关键是能否实实在在地去做!”驴若有所悟地自语。
答案:①经验简单,行动却难;②化经验为经历;③目标在前,脚步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