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06: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解决问题方面:能在生活中发现“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糖9块,盒子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
1
师生谈话:
师:猜一猜这个盒子里有什么?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2
师生活动(准备9块糖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
师:下面老师要两位请小朋友上台做游戏。
生抓出糖数一数,
师:你知道魔盒里的糖被分成了几部分了吗?
师:要求盒子里原来有多少块糖,该怎样办呢?
你答对了,这个小礼物就送给你了。
今天我们继续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板书: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情境)
1
猜一猜
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桃园去看一下。(课件出示桃园的场景及孙悟空说的话),出现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3个桃不出现,
师: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出示情境图中还剩的3个桃)提问:小猴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几个桃?
师:现在你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吗?
生:小猴去采桃,已经采了24个桃,树上还剩3个桃。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该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小组讨论交流。
2
说一说,算一算
讨论后明确:树上原来的桃的个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采下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与多少个桃,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列式计算(板书:23+5=28
或5+23=28)
追问: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呢?
23+5=28(个)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是采下的个数加剩下的个数等于原来的个数)
3
指导写单位名称
师:算式写好之后我们还要在它的后面打上括号写出单位名称(边说边在算式后面打括号)这里的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
(板书:个)
4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
把还剩的和已经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首先老师带大家到少年宫里去转转。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情境图你们看小朋友正在动脑筋玩拼图呢!?师:你想不想知道他们拼得怎么样了?(课件出示小男孩的一句话:已经拼好了21块)???你从图上得到了哪些信息?
小男孩已经拼好了21块拼图.
???还剩3块没有拼。
师: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块拼图吗?(课件出示问题)
师:谁能把知道的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说?
(指名生交流)已经拼好了21块拼图,还剩3块没有拼,一共有多少块拼板?
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并让学生口头回答。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师:对,求一共有多少拼图,就是把已经拼好的和还剩的合起来。
2
“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看图,他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说给同桌听,再自己列式计算,订正,指名口答。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去生活馆里去瞧瞧,看那里有什么问题等着我们小朋友们解决?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说说用完整的话说说图意。????你怎么列式的?
生:12+4=16(个)??4+12=16(个)口答:。。。。
师:妈妈买了多少苹果就是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
把吃掉的4个苹果和剩下的12合起来就是妈妈买的苹果。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问:比较这两小题你发现了什么?这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计算方法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拓展训练
张奶奶折了一些纸花,送给幼儿园小班30朵,又送给大班26朵,还剩下20朵,你知道张奶奶折了多少朵纸花?
学生交流完成后,引导学生说说小组的想法

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
总结: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我们用加法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