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认识面值大于1元的人民币,包括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辨别人民币的经验。
教学目标: 1.在取币、换币、付币的活动中认识大于一元的人民币,初步体验购物的过程,学会简单的购物。
2.通过模拟购物的活动,初步理解简单的购物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体会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自觉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不同面值钱币间的兑换
教学准备: 多媒体,面值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板块 个性生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提问: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人民币。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吗?
依次出示1元以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说明:这里都是面值一元一下的人民币
2.教师:今天老师想为我们班买一套“童话故事”,你们愿意当个小会计,陪我一起去吗?
3.出示“童话故事”及价格
教师:这套书的价格是75元,如果用我们认识的这些人民币来付钱,你觉得方便吗?
在购买价格较高的商品时,用小面值的人民币付钱不够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大于1元的人民币。(板书)
二、 教学新知
1.出示一元以上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观察你们面前小盒子里的小人民币,和你的同桌说说他们各是多少?
请同学上黑板来介绍(教具)
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这些人民币的面值的?
提问:50元里面有几个10元?10元里有几个5元?5元里有几个1元?
教师:看来小朋友们对人民币非常熟悉,这些人民币上都标有数字,数字下面都是汉字,而且汉字中最后一个字都是“元”说明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元作为单位的
提问:这些人民币虽然面值不一样,但还是有些地方相同的,你能发现吗?
介绍:这些人民币正面的左上角印有国徽,代表了我们中国,右边印有我们敬爱的毛爷爷。那小朋友们可要爱护人民币哦!
三、巩固应用
小朋友,要当一个合格的小会计,需要闯过以下三关。敢挑战吗?
1.第一关
教师:这里有几样商品已经标出了价格,你们能根据每样商品的价格在面前的盒子里找到所需要的那张人民币吗?
学生连线,交流。
2.第二关
教师:这些商品都是老师曾经购买过的,每个商品都用到了几张面值不同的人民币,你能猜出它们具体的价格吗?
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集体交流
3.第三关
教师:我这儿有一些人民币,想请小朋友帮我换成其他面值的,能做到吗?
独立完成后交流,拿出相应的人民币进行检验。
教师:小朋友太厉害了,看来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小会计。那就随着老师一起去商店吧
4.出示图片
交流从图片上知道了什么。
出示问题,独立完成。
5.出示图片
从图片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尝试解答,然后指名交流。
6.教师:还记得课前老师说要去商店买?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同桌合作,结果交流。
四、复习总结
1.教师: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
2.教师:课后,请你去超市看一看,了解一下1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
板书设计
教后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