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练习九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练习九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07:2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刚学过的不进位和不退位的笔算加、减法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进行练习。第1、2题是巩固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的练习。其中第1题让学生在给出的竖式上直接进行计算,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笔算的基本方法,即: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减。第2题要求学生自己列出竖式进行计算。由于这里提供的试题包含了百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形,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相关笔算方法。第3到5题都是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其中第5题是简单的变式。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联系生活经验想到:要求“还要做多少件上衣,就能和裤子配套”,就是求上衣的件数比裤子的条数少多少。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在这一单元中借助摆小棒,计数器拨算珠等方法,已经理解了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的计算方法。但初次接触笔算对方法不熟练尤其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数位对齐容易出错。已经掌握对简单实际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者少多少的问题的思路,但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对变式的问法理解较为困难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进一步练习中理解列竖式计算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相加减的基本方法。能从具体的情境中,会分析并解决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经历整理、分析题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竖式的运用价值,初步培养处理数据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主动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列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式并正确计算。
2.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计算原理。
1.在口算练习对比中领悟相同数位相加减,突破列竖式数位对齐的基本计算方法的理解。
开火车游戏请大家来口算。
34-3= 87-6= 74-2= 65+30=
34-30= 78-60= 58-10= 44+32=
对比34-3和34-30,它们在口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用个位的几个一去加减几个一;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时,用十位的几个十去加减几个十。
也就是相同数位才可以直接相加减。
2.通过计数器进一步直观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
出示计数器计算44+32,32怎么加上去呢?生示范拨数。追问,为什么3要拨在十位呢?十位现在是怎么变成7的呢?
(进一步明确几个十只能和几个十加,几个一只能和几个一加。)
师示范竖式计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相同数位相加减。
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怎么算呢?用语言说清算理。(用个位的4加2等于6,再用十位的4个十加3个十等于7个十,所以是76。)
出示 :

请同学板书边说边写。
根据刚刚的计算过程,谁来说说笔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现代技术的介入: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填写到相应的横线下,在学生一致认可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适时信息反馈,这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站在知识学习的正前方。
2.在全面的练习中深化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出示书本第2题,学生独立列出正确的竖式。
展示:同学评价。
拓展:出示几道辨别对错,说错误理由及改正方法。
现代技术的介入:在比较中辨别,在练习中巩固,通过希沃授课助手的恰当使用,自然、巧妙将数位对齐的竖式形象的印入学生的脑海里。根据展示的学生的练习,让学生自己评价选择,适时、高效关注全体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学生不能准确作出判断时,教师能即时跟进,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聚焦:在经验的经历中培育学生的读题分析问题能力
1.在现实生活中感受理解两数相差的实际问题的实质
师:小明和小红在剪花片。从图上看红花片与蓝花片哪个多?
师:你能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思考:为什么都用减法算呢?
感受问题的不同问法
师:从图上看,红花片比蓝花片多3个,蓝花片比红花片少3个,也就是说红花片去掉几个和蓝花片同样多?
那从图上看,换个问法可以怎么问呢?指导学生说出不同说法后,再出示这四个问题,读一读。
提问:这些不同的问题都可以用哪个算式?为什么?
总结指出:刚才说的这些问题,求的都是两种花片相差多少个,也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两数相差问题的现实意义
独立完成第3,4小题。
汇报展示。
出示第5题。
你知道能和裤子配套是什么意思吗?
说明:生活中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是一套衣服,也就是可以配成一套;
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问?
上衣比裤子少多少件?
或者裤子比上衣多多少件?
三、适合:在知识结点处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竖式和两数相差问题的练习。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这阶段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方面呢?(分层次呈现出下面的思维导图)
现代技术的介入: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等思想的介入,顺应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知识应该是系统性知识,而不是零散了、碎片化的知识点。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牢固结构体系。现代技术中思维导图让这一理念得以完美呈现。
四、游戏巩固:在游戏中进一步检测学生存在的困惑
游戏1:两人竞争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