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13 19: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科学(下)第一章测试题
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 号次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2、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
A.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3、空调遥控器能够控制空调的开机、关机、调温等,利用的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D.可见光
4、如图甲所示,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桥,桥孔看上去是圆形的。当水面上升时,看到桥孔的形状的是图乙中的( )
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7、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8、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阴下的地面上有许多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
A.树叶的形状 B.各种形状 C.圆形的 D.树枝形状
9、吃完糖后马上吃橘子,你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没有甜味,下列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
A.吃了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了 B.吃了糖后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上的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没有甜味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向焦点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11、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
正确的是 ( )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C.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D.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12、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
13、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D.用放大镜看书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15、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
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16、百米赛跑时,终点记时员记时的依据和原因分别是( )
A.听枪响,耳朵听得清楚 B.看白烟眼睛看得清楚
C.看白烟,光速比声速快 D.听枪响,光速比声速慢
17、如图所示,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
机关单位、 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铁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 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治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18、在“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
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
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
A.沿OA方向 B.沿OB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19、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警示语或成语中, 涉及到光学知识的是 ( )
A.图书馆挂的警示语“请勿喧哗” B.高速公路挂的警示语“保持车距”
C.成语“一叶障目” D.成语“刻舟求剑”
20、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
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
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
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
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二、填空题(第1-4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1、在音乐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演员,这是一种光的 现
象;当演员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演员时,观众看到演员
的裤子的颜色是 色。
2、如图,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春日的临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科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传播到人的耳中的; “柳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
4、我们能闻到蛋糕的香味是因为,蛋糕的香味通过鼻腔,刺激 ,形成可传导的信号,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的 ,形成了嗅觉。
5、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被电视机接收,电视机发出的声音被人听到,这两个过程中,能量分别是以光波和 的形式传播。人眼的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电视画面在观众的视网膜上成一个 (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感光细胞接受到光的信息,并通过_________把信息传递给大脑。
6、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的界面上发生的现象,
则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为 ,玻璃在界面的     
边。(填“左”“右”“上”“下”)
7、红外线具有_______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8、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 ,其内有许
多 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
9、将一把直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实验,从中可以发现:物体振动越快, 越高.
10、右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A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B。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
2、 在右图中,小明与小玉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
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
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
至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
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 (填“虚像”或“实像”)。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C D D C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B D C B D C A
二、填空题:
1、漫反射 黑 2、镜面, 虚像, 空气, 光的直线传播 3、60° 减小 4、嗅觉细胞
嗅觉神经中枢 5、声波 倒立 晶状体 视神经 6、CO  30°  左 7、热敏 使胶片感光 验钞机 味蕾 味觉 9、音调 10、吸收 反射
三、实验探究题: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1)固体可以传声 (2)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不能
3、(1)亮点 10cm (2)缩小 左 (3)虚像
A.日全食现象
B.人照镜子
C.树在水中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