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进酒
李白 (唐)
2
是一种文化,它与中国古代诗人似乎结上了不解之缘。他们或解酒助兴,灵感纷来;或借酒消愁,排遣抑郁之感;无数名篇佳句,都与滟滟美酒相互辉映。
酒
飞花令:请列举句中带有“酒”字的诗句
①诗→“酒”
⑴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
⑵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⑶ ,欲饮琵琶马上催。
⑷ ,化作相思泪。
⑸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⑹ ,玉碗盛来琥珀光。 ,不知何处是他乡。
对酒当歌
唯有杜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
酒入愁肠
举杯销愁愁更愁
兰陵美酒郁金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
⑺ ?牧童遥指杏花村。
⑻ ,有暗香盈袖。
⑼千里莺啼绿映红, 。
⑽ ,青春作伴好还乡。
⑾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⑿ ?杨柳岸,晓风残月。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东篱把酒黄昏后
水村山郭酒旗风
白日放歌须纵酒
花间一壶酒
今宵酒醒何处
无数文人因酒而成就了大量传世的佳作名篇,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表现得尤为突出。他是“诗仙”,也是“酒中仙”。自己在诗中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6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
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
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解题
《将进酒》?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将,读qiāng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嵩山与友畅
饮做将进酒
(752)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背景介绍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43岁,翰林待诏。可惜玄宗风流,当朝黑暗。而且翰林待诏是一个陪皇上散心、诗文娱乐的虚职,而不是他想的有政治前途的实职。他开始消极怠工,玄宗找他,总是找不到,找到了也是醉醺醺的。于是,一个写了辞职信,一个赐金放还。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10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听录音,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1
将(qiāng)进酒,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径须沽( gū )取对君酌(zhuó)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 ,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诵读探究,齐读诗歌上部分,思考:
1、诗歌开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采用了古代民歌中的什么手法?抒发了李白怎样的感叹?用一个字概括开头的情感基调。
明确: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易逝,将白发比作雪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对比——以头发的朝晚变化进行对比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黄河如丝天上来,洪波东流射大海。”“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以黄河起兴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悲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为得意和欢乐了?
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酒与友】,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②实际失意,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欢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分析这几句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和运用的手法。
1. “钟鼓”一句,既表现作者对权贵的蔑视,又表现作者怀才不遇,难以言说的惆怅苦闷;
2. 用孔子、孟子、屈原等“古来圣贤”不被重用,来自我安慰,同时内心的愤激之情溢于言表。
3. 用“陈王”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手法:用典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愤
诵读诗歌第二部分。四个四字短句的加入,有何作用?“与君歌一曲”的内容是什么?分析作者所唱歌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及手法。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狂
这次宴会的主宾分别是哪些人?正常的酒场文化中应当是谁劝酒?
现在是谁劝酒?品读最后几句,体会诗人此时的情绪状态及内心的
情感。
愁
统观全篇,请概括作者为何而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为何而愁
一愁
二愁
三愁
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诗中哪两句最能表现诗眼?
万古愁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21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