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这三种东西分别是中国古代的:
①印刷术②火药③珠算④指南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马可波罗行纪》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万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上述材料反映了( )
A.元朝的战争频繁 B.元朝的交通便捷
C.元朝的商业繁荣 D.元朝的农业发展
3.中国古代有许多发明。在下列发明中,属于毕昇的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4.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乱了,请你帮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鉴真东渡 ②张骞通西域 ③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5.“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说明了
A.元朝中外交通的发达B.元朝疆域的辽阔
C.元朝地广人稀的写照D.元朝统治的政策
6.“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关于上述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出现于隋唐时期 B.它是由毕昇发明的
C.它最早出现于北宋 D.它属于活字印刷术
7.《授时历》的作者是( )
A.毕升 B.郭守敬 C.沈括 D.张衡
8.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生活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9.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其中,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10.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
A.水罗盘 B.罗盘 C.司南 D.指南针
11.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指的是: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
①指南针 ②火药 ③圆周率 ④造纸术 ⑤筒车 ⑥印刷术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⑥
12.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与历史相符的是( )
①《史记》 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② 夏朝时期,有人信奉道教
③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药武器 ④ 在元朝的大都可见回族商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3.培根曾这样评价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纸币
14.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
A.地动仪、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B.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C.浑天仪、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D.地动仪、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15.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成就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改进造纸术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16.某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的众多科技成果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造纸术的改进 B.圆周率的计算 C.火药的出现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指南针传入欧洲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火药的发明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18.辛弃疾在《清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反映了宋朝时期人们掌握和使用已较为娴熟的技术是( )
A.火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19.《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此材料能实证( )
A.元朝加强海外贸易管理 B.元朝建立四通八达驿站
C.元朝时都市生活很活跃 D.元朝外国人像在家一样
20.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A.活字印刷术 B.交子 C.指南针 D.造纸术
二、识图题
21.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我国的国家战略,目的在于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读下图回答:
①由图可知元朝的都城是哪里?
②从图上看,元朝海陆对外交通畅通,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什么时期?与元朝有贸易联系的国家有多少?
三、综合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
材料二:忽作一声霹雳,谓之“爆仗”。则蛮牌者引退,烟火大起……或就地放烟火之类。又一声爆仗,乐部动《拜新月慢》曲,有面涂青碌,戴面具金睛……又爆仗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靴简,如钟旭像者。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这一科技的发明者。并说说这一科技发明有何影响?
(2)“爆仗”、“烟火”是哪一发明的应用?这一发明除了用来制作烟花爆竹,在当时已经应用于哪一领域?
(3)罗盘针,又叫指南针,它传入欧洲后,发挥了什么作用?
(4)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0ABCDA ABCBC 11--20BAABC DDABD
21.①大都。②鼎盛时期;140多个。
22.(1)毕昇活字印刷术对人来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2)火药 军事领域
(3)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要合理利用科技成果,让它造福人类。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