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面积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认识面积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07:3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执教教师 孟宪华 备课时间 2021年3月9日
课题 认识面积 授课时间 2021年3月11日
课型 公开课 授课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做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 比赛用图、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等)、课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 学

程 导 案 学 案

一、知识链接、以旧促新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  )、(  )。
2.用纸剪出下面的三个图形,需要的纸的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习例1观察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一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1)摸一摸,哪一部分是国旗的面?哪一部分是黑板的面?比较出大小。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3)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而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学生举例说明
小结: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面的面积
照样子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5)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一些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6)将数学书按不同的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7)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2.学习例2
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师:可以选用一种图形作单位来测量。如果选一种图形作单位,这个图形可以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自主探究,体验度量的方法。
准备学具。
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
先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说明自己的想法,再通过电脑课件儿一起回顾各种不同的方法。
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
①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不能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②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五、快速浏览教材61页62页,你有什么不懂的?可小组交流。
六、达标检测、巩固新知
1.完成62页做一做。
2.完成64页1题、2题
3.填空。
(1)语文书封面的大小就是语文书封面的()。
(2)餐桌表面的面积指的()
(3)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表面的面积()
(4)文具盒表面的面积比橡皮表面的面积()
4.我会选
(1)下面是三个公园在同一幅地图上的平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公园的面积最小。
乙公园的面积最小。
丙公园的面积最小
(2)在比较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时,用(  )作标准最合适。
A.三角形 B.圆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

1.米 分米 厘米
2.不一样 因为图形的大小不一样
学生用手摸一摸国旗的面,再摸一摸黑板的面。
黑板的面大。
还可以用重叠的方法
课桌面的大小。
教室中黑板面比较大。
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学生结合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别人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无变化
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第一个图形中摆了10个。圆形,第二个图形中摆了12个圆形,所以第二个图形的面积大。
第一个图形中摆了18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中摆了21个三角形,所以第二个图形的面积大
第一个图形中摆了10个正方形,第二个图形中摆了12个正方形,所以第二个图形的面积大
学生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面积)
(餐桌表面的大小)
(小)
(大)
B
(D)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新课前通过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实际上是说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的概念,为认知面积做好准备。本节课教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国旗的表面、课桌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利用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