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理解掌握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摊总量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按照不同的比例分摊总量。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具、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题卡
课前预习
内容
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按比例分配
课中学 习
约
5分钟
导
趣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hm2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导
疑
甲、乙、丙三人合租一辆车运同样多的货物,从A地到B地需付运费90元。甲在全程的 处卸货,乙在全程的 处卸货,只有丙到B地。他们如何分摊运费?
约20分钟
导
学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课本76页例3.
(1)认真读题。
(2)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并认真分析。
总运费:90元
甲的路程:全程的
乙的路程:全程的
丙的路程:全程的(或“1”)
2.你认为应该如何分摊运费?
(小组展开讨论)
3.按照各自的观点,计算出运费分摊结果,并进行汇报展示。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1.展示情况:
解法一:按所行路程比例分摊。
︰︰=1︰2︰3 1+2+3=6
甲的运费:90×=15(元)
乙的运费:90×=30(元)
丙的运费:90×=45(元)
解法二:平均分摊。
90÷3=30(元)或90×=30(元)
解法三:把总路程分段,按段数分摊。
把总路程分为3段,每段运费90÷3=30(元)
第一段运费由甲、乙、丙三人平均分,每人付10元
第二段运费由乙、丙平均分,每人付15元
第三段运费由丙一人分摊,丙一人付30元
这样三人分摊的运费是:甲:10元。
乙:10+15=25(元)。丙:10+15+30=55(元)
2.小结:比较以上各种分摊方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认为哪一种方式比较合理?
约10分钟
导
用
1.化简下面各比。
100︰25 ︰ 2.8︰4.2 6.3︰0.9︰1.8
2.解决问题。
(1)一种药水是由药液和水按照1︰500的比配成的。要配制这种药水4008千克,需要药液多少千克?
(2)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共同承包一项工程,总工程款为80万元,甲队做总工时的,乙队做总工时的,
只有丙队全程参与,三个工程队如何分配工程款?
小王、小张、小李三人合租一辆“的士”,共付42元,小王在的处下车,小张在全程的处下车,小李坐完全程。他们三人应如何分摊费用?
约5分钟
导
评
评价内容:课前预习;课上讨论、交流、合作情况;知识技能的掌握;书写、习惯等。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等。
课后复习
内容
按比例分配
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
甲、乙、丙三人合租一辆车运同样多的货物,从A地到B地需付运费90元。甲在全程的 处卸货,乙在全程的 处卸货,只有丙到B地。他们如何分摊运费?
解法一:按所行路程比例分摊。
︰︰=1︰2︰3 1+2+3=6
甲的运费:90×=15(元)
乙的运费:90×=30(元)
丙的运费:90×=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