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一)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圆的认识 (一)西师大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08:1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2.出示圆形图片: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2)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3)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丽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圆的奥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
1.借助模具画圆。
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图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个圆吧!(在黑板上用描的方法画一个大圆)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身边的实物,画一个标准的圆,与你的同桌共享。
2.用圆规画圆。
(1)教师用圆规教具在黑板上演示画一个大圆。(边演示边说明画圆的方法: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纸上,保持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变,用有铅笔的一只脚在纸上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用圆规画圆的注意事项:
①带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
②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多媒体课件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画圆的步骤: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②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圆心上;③把装有铅笔尖的一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3)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图。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①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②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①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②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③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与交流:
①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②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③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①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②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d=2r。
三、反馈测评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 第1、2题。教师巡视并及时订正。
2.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cm的圆。
3.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1)两端都在圆上的 线段叫做直径。( )
(2)圆的直径都是一条直线,半径是一条射线。( )
(3)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 )
(4)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半径。 ( )
⑸ 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100条直径。( )
4.思考题:在操场上如何画半径是5m的大圆?
四、拓展延伸
小明不小心把外婆家的腌菜坛盖打破了,外婆想要到市场上去买合适的坛盖,就需要量出坛盖的直径,你怎么帮小明解决这个问题?(确定一个圆形物体的直径、半径的方法较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方法,可折叠的用对折的方法最简单,不能折叠的用圆内画长方形的方法容易操作。)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练习十三第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