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确定位置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确定位置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09:3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互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吗?
师:其中指南针的作用是? 生:辨别方向的。
师:你会用那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生:东、西、南、北、东北、西北、西南...
师:那你能描述下高老师在你的什么方向么?
生1:高老师在我的正北方向。
生2:高老师在我的东北方向。
生3:高老师在我的西北方向。
师:欸?怎么老师的位置是固定的,但同学们的描述却完全不同呢?
生:因为观测点在变换,所以方向也随着改变了。
师:看来在描述物体位置之前,明确观测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学导入----萨德事件
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萨德事件的视频,以此为教学例题背景导入。
师:日韩设置的萨德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型望远镜一样,时刻在监视着我国的一举一动,这使得我国在军事上显得十分的被动,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次针对萨德的模拟军事演习好么?
师:我军战舰正向着正北方向航行,你能说出萨德1号在我军战舰的什么方向么?
生:萨德1号在我军战舰的东北方向。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东北方向有多大么?
对了,东北方向也叫作北偏东。那为什么要叫作北偏东,不叫作东偏北呢?
生猜想后,介绍指南针,解释原因。
然后回归到原图,介绍北偏西、南偏西、南偏东。强调在描述方向时习惯性以南北方向为基准向东西方向偏。期间,结合手势记忆。(板书:方向)
师:好,那现在谁能重新描述一遍萨德1号在我军战舰的什么方向呢?
生:萨德1号在我军战舰的北偏东方向。
师:了解到萨德1号的方向后,高老师迫不及待地向它发起攻击,发射!
欸?打偏了?这一定是意外!让我们再次发起攻击!同学们说,这次老师能成功么?
师:为什么又失败了呢?
生1:北偏东范围太大了。
生2:位置不够精确。
生3:少了角度!(板书:角度)
师:行!高老师有求必应,给同学们提供角度。请看!
出示30°和60°让学生选择角度,并说明理由。
师:现在我们有了方向和角度,你能从新描述下萨德1号的位置吗?
生:萨德1号在我军战舰的北偏东30°方向。
师:太棒了,这次的方向精确多了,看来我这次一定能把萨德1号给消灭了!
生质疑,提出新的要求:距离。(板书:距离)
师根据学生的要求,提供数学信息:比例尺及图上距离。让学生进行更为精确的位置描述。最终根据学生提供的位置信息,击毁萨德1号。
师:看来如果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精确位置一定少不了哪些条件呀?
生:方向、角度、距离。
师:击毁了萨德1号,又来了个萨德2号。同学们,这次有信心一次性就击中目标么?请你准确的说出萨德2号的位置。
生:萨德2号在我军战舰的北偏西55°方向40千米处。
击中目标。
师:有了这三要素我军真是有如神助啊,一举歼灭了敌军的萨德系统。(板书:三要素)
回顾刚才描述萨德位置的过程,你发现我们的观测点在哪儿了么?
强调观测点的重要性。
二、数学情景剧,提炼知识点。
师:下面让我放松一下,欣赏一段由周国炜和陈宇坤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数学情景剧,掌声欢迎!
第一幕:悟空只听了八戒的:“师傅在我的南偏西方向。”就匆忙出发,无果而回。
让学生分析原因,从而提出:南偏西只能确定一个面,范围太广!
第二幕:悟空第二次听了八戒说的:“师傅在我的南偏西45°方向。”又匆匆离去,当然还是没救回师傅。
带领学生再次分析原因,从而得出:南偏西45°只能将目标确定在一条射线上,还是不够精确!
第三幕:八戒说清了:“师傅在我的南偏西45°方向2500米处。”有了正确位置的描述,悟空轻而易举的救回了师傅。
最终由距离找到了射线上的一个具体的点。
利用情景剧中悟空(周国炜)的三去三回,再次总结确定位置的三要素及前提。同时延伸知识:方向→面,角度→线,距离→点。
设计练习,灵活运用。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踏上寻宝之旅好吗?首先来到了一个叫“智慧岛”的地方,让我先勘察下岛上的情况。
师:在我们营地四周有4个景点,你能准确描述一下他们在营地的什么位置么?
生说,重点讲解“驼峰”“白云塔”的位置信息,强调角度偏向,和测量方式。
师:了解完周遭环境后,让我们踏上寻宝之旅吧!
学生通过寻宝练习,再次巩固所学知识。
主要是针对上图中的观测点的转变,表述也将随之改变。强调观测点转变后的观测方法,同时突出观测点的重要性!
课堂总结,提出期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都学会了什么?你觉得那些知识还需要再次强调的?
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能正确把握住人生的方向,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
布置作业
完成书本53页,练习九第1、2题。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三 方向→面
要{ 角度→线 前提条件:确定好观测点
素 距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