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5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5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09: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第82页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
数学思维。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原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活旧知
口算下面各题。
37+17  211+511  56-16  710+110
指名口算,让学生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PPT课件出示例1,指名读题。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算式。
引导学生认知: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的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作异分母分数。
师:异分母分数加法怎样计算呢?
指导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长方形的试验田,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它的12和14,再看看12与14相加的和是多少。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交流算式的和是多少。
追问: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
想一想,计算12+14时,要先做什么?
师生小结:计算12+14时,要先把12和14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
  2.教学教材第80页试一试。
(1)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说第二个算式的通分方法,并与加法进行比较。
(3)你会验算吗?你打算怎样验算?不能用通分后的数字。
3.归纳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生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进行验算。
4.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二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出结果,展示学生结果,并说说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教师指名交流,集体讲评。
3.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二第4题。
教师引导学生审图,并仔细读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交流,集体讲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2+14=24+14=34 710-16=2130-530=1630=815 149=9949=5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方法:
1.先把异分母分数通分成同分母分数。
2.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3.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在学生审阅例题并列出算式之后,我首先要求学生说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分数意义,借此强调了单位“1”,再要求学生借助手中的纸,通过折一折、涂一涂,使学生通过图形认识了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计算只有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后才能计算。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掌握不够透彻,甚至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出现了异分母分数分母相加减、分子相加减的情况。
[再教设计] 再次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对算理的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正确的计算步骤。
第2课时 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及第82~83页练习十二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使学生能运用分数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把总数看作单位“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PPT课件出示)
1.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
2.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一共占花园面积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3.这个花园种了月季花和杜鹃花,还有不少剩余面积,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剩余部分的面积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
PPT课件出示例2。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本题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
2.学生小组讨论,并尝试列出不同的算式,说说算式的意义,教师指名交流。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3.师:请你按照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尝试完成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与结果。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吗?
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一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师:你想怎样计算这道题?先想一想,再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算一算。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讲评,并说说这里可以怎样通分。
三、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学生订正。
3.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二第5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特别要注意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
教师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参加运算的几个分数,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计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中间过程中的分数,如果先约分再参加运算比较简便,就及时约分。
4.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二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自己的想法,列式计算,指名交流。
5.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二第7题。
学生读题,说一说每个问题的题意,并说说打算怎样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能把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
五、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分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14-13     1-14+13       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达成教学目标。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通过反复的比较,得出了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的结论。
2.解决实际问题时对隐含数量的理解。在解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帮助学生从题中找出隐藏的数字“1”,也就是单位“1”,将“1”使用到实际计算当中。
[不足之处] 在教学例题的时候,借助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概念,导致部分学生在练习时使用了“1”参与计算,但是正确的算式中并不需要使用“1”参与计算。
[再教设计] 再次教学时,要加强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清楚“1”是否需要参与计算,使学生真正理解应用题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