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备课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备课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8 22: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
第5课 三大改造
什么制度?
社会主义特征?
政治:
人民当家作主
经济:
公有制占主导
1954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是指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第一篇
目录
CONTENTS
团结合作促发展
第二篇
第三篇
和平过渡谱新篇
社会主义终建成
第一篇:团结合作促发展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土地改革(1950—1952年)使农民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幅图让你想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一开始农民很高兴
后来却觉得很费力
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2970000 ÷300000000 ≈ 0.001(头/人) 1 ÷ 0.001 = 1000 (人)
算一算
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2.3亩≈25教室);
约10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摘录 1953.04
1.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
不帮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能发展。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方式),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目标)。(P23)
新中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B、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C、分散经营不能合理使用耕地和先进的机械化工具
D、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01
02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过程
分散→合作
(集体化、共同富裕)
03
02
生产资料公有制(如,土地归国家所有);统一经营,成果按劳动工分分配
土地、农具、牲畜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有利于合理分配、利用资源。
农民成立生产合作社,原本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合作社成立,集体劳动,也有利于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参加合作社后,社员们集体劳作,有什么问题大家商量,一起解决。
合作改善农具
交流生产经验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
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产品
1956年产量
比1952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1.95亿吨
19%
30%

164吨
26%
93%
农村经济大发展: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A、从地主所有制转变为农民所有制
B、从国有制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
D、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手工业也展开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方式?(P24)
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进行工业生产和生活用品生产的活动。
情景再现: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 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第二篇:和平过渡谱新篇
——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自主学习,快速通关——阅读课本25页二、三段,将以下内容找出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目的: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_______________经济
形式:________________
创举: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公私合营(公:国家;私:资本家)
赎买政策
国家给资本家发定息,支付10年,
最终将企业收归国有。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上海资本家庆祝公私合营
“国家不强盛,企业发展很艰难。共产党来的时候,本来我的流动资金已经枯竭,政府让“申新”(企业)恢复了生产,我真是很感激。”
荣氏家族是上海工商界第一大户,荣毅仁积极响应改造,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火柴大王”刘鸿生:“共产党能推动企业的发展,能使中国变成工业化的国家,这是我过去50年的梦想,我会坚决拥护它!我拥护共产党,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我是一个 中国人,一个中国资本家。”
想一想中国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业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是指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无偿没收 D、赎买政策
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第三篇:社会主义终建成
——三大改造的完成及意义
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时间:1956年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时间段
社会性质
1840-1949年
1949-1956年
1956-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
拓展延伸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
A.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
B.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C.建成工业化的基础
D.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下列事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D.工商业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私有制
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