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钟、丁”等13个生字,会写“钟、丁”等7个字。
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人文主题
启发学生培养管理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区分“已、己”两个形近字;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完成本课预习卡。
2.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课时目标
1.通过“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钟、丁”等13个生字,会写“钟、元、丁、坐”4个字。
2.通过结合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后悔”的意思。
3.正确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元元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前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一分钟。然后让同学们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谈话。
2.教师引入一分钟的概念: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3.过渡: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一分钟》,体会“一分钟”对事情产生的影响。
4.教师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钟”。
(1)指导读准字音:“钟(zhōnɡ)”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
(2)识记字形:“钟”多是金属制成的,所以偏旁是金字旁。
(3)指导写字:金字旁的三横长短不一,间距均匀;“中”最后一笔竖长且直。学生练写。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同桌合作学习,一起圈生字、画词语,轮流读一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随机正音识字。
(1)注意读准翘舌音“迟”,后鼻音“丁、刚、共、定、经”,整体认读音节“元、已”。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地方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熟字加偏旁识字:迟、洗、汽。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的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借助插图,梳理课文内容
1.引出故事主角,学习生字“元”。
(1)引导: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你能读好他的名字吗?注意第二个字读轻声,要读得轻而短。
(2)请学生尝试给“元”组词。
(3)指导书写“元”:两横位置居上,上短下长;撇和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2.看图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清图意:第一幅图元元想再睡一分钟;第二幅图是李老师告诉元元,他迟到了二十分钟。(教师相机板书:一分钟、二十分钟)
(2)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第____自然段告诉我们,元元想再睡一分钟。
第____自然段告诉我们,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
(3)小结:课文讲述了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最终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
四、聚焦首尾,启发质疑
1.学习故事开头——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用横线画出元元心里在想什么。
(2)请学生自由读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体会元元此时的状态,选择合适的表情项。
,(懒洋洋) ,(着急) ,(后悔)
(3)联系生活,指导朗读。
①启发联想:你有过不想起床的经历吗?那时候的你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②指名朗读,相机指导:把语速放慢些,第二个“一分钟”比第一个“一分钟”读得重些。
③引导学生发现“懒洋洋”的其他表现——“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结合动作演示读好第1自然段。
2.学习故事结尾——第5、6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第5、6自然段,思考:此时的元元心情怎样?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后悔”的感受:有什么让你感到后悔的事吗?
(3)启发思考:元元为什么会感到后悔呢?他后悔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请用横线画下来,读一读。
(4)引导学生读好第5、6自然段。
3.启发质疑: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二十分钟呢?
五、书写练习
1.出示“丁、坐”2个字,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
提示:“坐”的书写要关注笔顺和两个“人”捺变点。
2.教师范写,提醒书写要点。
丁:第一笔横左低右高,第二笔竖钩从横笔的中点起笔,竖钩在竖中线上。
坐:两个“人”位于横中线上方,分列于竖中线两边;一竖居中,左右相称。
3.学生练写,描红一个,练写两个。
4.展示评价。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书写本课学习的生字。
课时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眼看”等词语的意思,尝试积累运用。会写“共、已、经”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要是……就……”的句式说话。
3.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会管理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
(1)检查会认字,教师出示字卡,学生认读,教师给予鼓励。
(2)学生进行分组读、比赛读。教师鼓励、总结。
(3)检查会写的字,要求学生组词、造句和默写,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2.学生做动作认读短语。
打了个哈欠 翻了个身 洗了脸 吃了早点 背着书包 叹了口气 低着头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二、通读全文,了解元元上学的路线
1.引导学生读文圈画,提取信息,了解元元上学要经过的地点。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贴词卡示意。
家——路口——公交车站——学校
设计意图:
“带着问题读并寻找相关信息,圈画相关内容”是阅读中提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法。分步设计,先明确路线,再思考哪些地方多花了时间,使学生在提取信息时有点可依、有法可循。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元元在哪些地方多花了时间,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的句子。
4.引导学生交流信息,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
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
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5.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元元因为每次都差了一步而着急的心情。
三、根据课文内容简单推断,知道元元迟到的原因
1.引导学生品析句子,进行简单推断。
(1)出示句子: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①引导学生读句子,结合生活体验,体会“刚想”一词表示时间短暂——绿灯快结束了,红灯亮起来了,这两件事情之间连接得很快。下文中的“眼看”也表示这样的意思。
②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__________。
③教师板贴:多睡了一分钟、没赶上绿灯。
(2)出示句子: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
①引导学生从“才”这个词语中体会元元在路口等了很长时间。下文中的“等啊等”“一直”也表示等了很长时间。
②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因为元元没赶上绿灯,所以__________。
③教师板贴:没及时通过路口。
(3)学法迁移,引导学生对另外三句话进行口头补充。
因为元元没及时通过路口,所以__________。(教师板贴:没赶上公共汽车)
因为没赶上公共汽车,所以元元决定__________。(教师板贴:走着去学校)
因为元元走着去学校,所以最后__________。(教师板贴:迟到了二十分钟)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寻找关键信息,抓内在联系,作简单推断,并借助句式进行表达。根据课文中故事各环节的表述方式相似的特点,迁移学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引导学生直接推断,用“要是……就……”的句式表达。
(1)引语: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错过,让元元迟到了二十分钟。每一次都只差一步,真是可惜啊!后悔不已的元元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__________。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__________。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2)学生自由练说,同桌互说。
四、实践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联系生活,记录一分钟还可以做什么,完成表格。
一分钟我能
写字
( )字
计算
( )题
跳绳
( )个
拍球
( )个
仰卧起坐
( )个
……
……
2.想象一下,元元经历了这件事,第二天起床的闹钟再响时,元元会怎么做呢?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第二天早晨,丁零零,闹钟又响了。元元……
3.小结:元元多睡一分钟,带来的是二十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深刻的教训。所以我们要学会管理时间,学会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
五、书写指导
1.指导书写“共”。
(1)出示“共”字,引导学生观察两横在位置、长短、主次方面的差异。
提示:“共”的两横位置居中,长横舒展。
(2)教师范写,提醒书写要点。
(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2.指导书写“已”。
(1)观察“元”和“已”,找共同笔画,比较书写异同。
(2)“已”的竖弯钩起笔稍高于第二笔横,竖略短,弯舒展。
3.指导书写“经”。
(1)出示“经”字,引导学生观察“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和笔画的穿插。
(2)教师范写,提醒书写要点。
提示:“经”左窄右宽,左右两边高度一致。第四笔横撇起笔位置略低于第一笔撇折,最后一笔长横穿插在左边提的下方提笔,较舒展。
(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随堂练。
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板书设计
一分钟起因——多睡一分钟
经过遇到了红灯
没有赶上车
迟到二十分钟
结果——非常后悔时间宝贵
分秒必争
教学反思
在指导文章分析和朗读时,我以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为线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再以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重点,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揣摩人物心理,最后通过师生对读让学生懂得了一分钟的宝贵,懂得了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性。
在设计教学思路时,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应该在课堂上突出生字的教学。识字是比较枯燥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被动,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生字,并培养识字的兴趣呢?其他老师的优质课观摩评比中的教学给了我一点启示,我把它运用到这一课的教学中,尝试改变以往的教学步骤。在让学生动笔写字之前,我设计了一个观察田字格生字的环节,就是让孩子们先不要动笔去写,而是先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占格位置,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经过观察交流,学生在动笔去写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沉稳。这节课和我的预设有些出入,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很大,但有些地方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改正,比如要注重加大孩子们的词语积累,鼓励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观察田字格的生字时,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