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巨人的花园
语文要素
阅读:
1.能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2.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
写作:
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人文主题
通过课文的学习,从中体会到与大家一起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
教学难点
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按照预习卡的要求完成本课预习。
课时目标
1.认识“硕、允”等8个生字,会写“硕、允”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能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
3.能说出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阅读过哪些优美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里有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有勇敢可爱的小红帽,还有坚强执着的丑小鸭……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王尔德的步伐,走进《巨人的花园》中,一起认识一位巨人,去感受那里奇幻的景象。(板书:巨人的花园)
二、理解脉络,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带着问题边读边找答案。
2.反馈交流需要提醒的字音、字形,然后读词语:
柔嫩 丰硕 允许 禁止 踪迹 呼啸 始终 吼叫 自私 举动
脸颊 凶狠 拆除
3.交流:孩子、花园、巨人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4.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分段。因为巨人对孩子们不同的态度,巨人的花园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课文中花园变化了几次?
要点:
(1)巨人来之前,有孩子玩耍的花园;(2)巨人筑起围墙后,没有
孩子玩耍的花园;(3)孩子从墙洞里进入后的花园。
三、想象画面,感受童话的神奇
1.巨人有一座漂亮的花园,他外出旅行去了。村子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去玩。花园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孩子们都停止了游戏来听他们唱歌。
出示词语:柔嫩 淡红色 珍珠色 丰硕 悦耳
朗读词语,积累词语。
2.你能根据这些词语,发挥想象力,具体说一说花园里四季的美景吗?
同桌互相说。
全班汇报交流。
3.教师质疑:巨人回来了,他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孩子们重新回到花园,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1)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他们还请来北风同住。北风身上裹着皮衣,整天在花园里呼啸着。
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一下画面,这个冬天是那么冷,那么漫长。
(2)过渡:孩子们在,春天就来了。赶孩子们走,花园里只剩冬天,成为荒园。
①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花园里来了,他们都坐在桃树上面。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
②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
4.对比朗读,读出不同景色时的不同心情。
大声读,同桌对读。
比一比,看谁的朗读让我们听出了明显的情绪变化。
5.想一想,花园的景色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
提示:感受童话故事的奇特与夸张,寄托作者美好的愿望。
四、聚焦巨人,初识人物
1.让学生说一说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思考:巨人又有什么样的转变呢?
2.反馈交流,初步把握巨人转变的过程:自私、态度凶恶→疑惑不解、盼望春天→后悔、自责→无私、和善、快乐。
3.阅读第一处描写巨人的语句,抓住描写巨人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巨人的自私、凶狠。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
4.模拟体验:我是一个巨人,我有一个很棒的大花园。花园里有大树、花草、喷泉……有一次我出去了很久,回来发现一群孩子在我的花园里玩。我很生气,把他们都赶了出去,并且给花园筑起围墙,树立牌子,禁止外人进入。春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可是冬天过了很久,春天都没有来。为什么会这样呢?你们想对我说什么呢?
五、书写指导
1.书写指导。
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学生自主学习,再在交流、反馈中提醒难写的字。
2.学生练习,互动点评。
六、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抄写本课的优美语句。
课时目标
1.能体会巨人由冷漠、孤独到和善、无私的转变。
2.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一起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述主要内容
引导: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了解了故事的大体内容,请你根据板书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对比阅读,体会形象
1.引导:巨人面对寒冷凄凉的花园疑惑不解,他多么盼望春天到来。一天早晨,他看到了花园里奇特的景象。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他有什么发现呢?
2.在自由发言的基础上,聚焦、品读。
转换角色想一想:如果你是巨人,看到这一切,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片段1
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因为那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桃树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花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可是一看见那块布告牌,就马上缩回到地里睡觉去了。高兴的只有雪和霜两位……然后又在花园里绕着圈子用力跑。
片段2
一天早晨,巨人还在睡觉,忽然听见了动人的音乐……这时,雹停止了疯闹,北风也不再吼叫,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花园里来了,他们都坐在桃树上面。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伸出头来。
(1)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不同的画面。
(2)品一品:这段话中,哪些语句特别有新鲜感,让你感觉到了童话的奇妙?
(3)悟一悟:如果你就是这个巨人,面对这奇特的景象,你会想到什么,又会怎样做呢?在交流中,学生站在巨人的角度,领悟出是孩子们的到来,给花园带来了春天。
3.抓住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体会巨人的变化。
(1)学生圈画出描写巨人神态、语言和动作变化的句子。
①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②巨人对他们说:“孩子们,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围墙。
③他说:“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
4.让学生通过品读这些句子,了解巨人发生了哪些变化,感受小男孩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5.师生合作读巨人发生变化的句子。
教师点拨:学生根据上面语句谈阅读感受,体会巨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他内心原本是善良的,这种善良一旦被唤醒后,给他人、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三、抓关键句,理解主旨
1.引读最后两节: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学生读);许多年过去,巨人老了——(学生读)。
2.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1)出示:“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
(2)小组讨论:“孩子”和“美丽的花”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巨人为什么说孩子们是“最美丽的花”?
(3)全班讨论:
预设1:花是美的象征,而孩子也是美丽、活泼、充满生机的。
预设2: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预设3:要尊重孩子。巨人从“反感孩子”到“接受孩子”再到“被孩子救赎”,“自私的巨人”从“自私”走向了“博爱”,深刻认识到孩子的重要。
预设4:孩子如同天使般纯真、善良、无私、充满活力。
四、想象补白,妙笔生花
1.发挥想象,同桌练说。
想象孩子们是如何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巨人又是怎样友善地对待他们的呢?
2.尝试小练笔。
动笔写,写孩子们玩耍时的动作、语言与神态,让想象的内容更生动。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随堂练。
2.阅读原著《自私的巨人》或王尔德的其他童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运用对比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如巨人形象的前后对比、花园景色的前后对比等。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教材的这一显著特点,让学生找“变化”,在“变化”中对比深入。教学过程中,教师还结合文本的留白处对学生进行表达训练;想象孩子们是如何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巨人又是怎样友善地对待他们的呢?这样的说话、写话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是,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穿插在变化的交流中进行,导致教学比较琐碎。可以在交流时选取一两处重点进行朗读指导, 其余语句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