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至三学习主题基础测试(单项选择题)
1、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政府垮台 B.辛亥革命和土地改革完成
C.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 D.新文化运动和三大改造完成
2、新中国历史上起了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封建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
4、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写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句话所涉及的历史时期是:
A.民主革命时期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消灭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7、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区是:
A.江苏 B.海南 C.西藏 D.内蒙古
8、“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的遗体和许多烈士的一样,安葬在朝鲜会昌烈士陵园,他高大的塑像与丰碑位于烈士陵园之首,他们是:
A.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9、历史课本中指的“最可爱的人”不包括谁?
A.黄继光 B.邱少云 C.董存瑞 D.毛岸英
10、它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改革土地所有制的伟大革命,它使世世代代贫苦的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它的名称叫:
A.打土豪,分田地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1、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侵略越南的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
12、“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下列事件中,最能有力证明该言论的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抗美援朝战争。
13、通过对土地改革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你认为现在我国在制定、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是: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②使农村生产关系必须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③必须立足本国国情 ④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当今我们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你知道我国东北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期建成的吗?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6、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认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是在:
A.抗日战争胜利时 B.新中国成立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 D.中国共产党诞生时
17、建国初期,中国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得益于: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土地革命的兴起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8、一首歌往往反映出一段历史,以下歌词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A.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B.解放区的天,是明亮的天
C.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9、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歌颂了抗美援朝的英雄战士,你知道这支部队的名称吗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0、2006年3月,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下列人物最能体现“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典型代表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王进喜 D.焦裕禄
21电视剧《焦裕禄》摄制组将赴实地拍摄,那么他们应选择的地点是哪一地区
A.黑龙江大庆油田 B.新疆罗布泊 C.西藏阿里地区 D.河南兰考县
22、新中国历史上的“过渡时期”指:
A.1949.10—1956年底 B.1949.10—1952年底
C.1953年—1957年 D.1949.10—1957年
2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A.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B.先工业化后改造
C.分主次进行 D.先社会主义改造后工业化
24、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止时间:
A.1950—1955年 B.1951—1956年
C.1952—1957年 D.1953—1957年
25、当今我国汽车产销量和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在:
A .1953—1957年 B. 1958—1965年 C. 1966—1976年 D .1977—1978年
26、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该基地的有:①鞍山钢铁公司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④大庆油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A.赎买政策 B.没收政策 C.兼并政策 D.农业合作社
28、我国从何时开始有计划进行经济建设?
A.1949年 B.1951年 C.1953年 D.1956年
29、下列奠定了中国这会主义社会性质的法律文件是:
A.《共同纲领》 B.《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民法通则》
30、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哪年通过的?
A.1953 B.1954 C.1955 D.1956
3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是片面强调了“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的
A.多 B.快 C.好 D.省
32、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出现在:
A.1955年 B.1956年 C.1952年 D.1958年
33、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其中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
A.王进喜 B. 邓稼先 C.雷峰 D. 焦裕禄
34、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主要是因为这部宪法:
A.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B.是在土地改革完成时制定的
C.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D.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政治制度
35、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6、人民公社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C.政社合一不利于经营管理 D.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37、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38、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现在已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D.进行三大改造
39、1954年中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内容是:
A.进行了三大改造 B.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
C.制定了《共同纲领》 D.开展了“镇压反反革命运动”
40、1953年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造”,这里的“一化”是:
A.工业化 B.农业化 C.现代化 D.城市化
41、曾有报刊宣传某人民公社“早稻亩产3万6千9百多斤”,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4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出现在: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43、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总路线忽视了:
A.党的领导 B.人民的积极性 C.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人民的愿望
44、下列属于“一五”期间成就的是: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45、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并留下深深的烙印。发生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的历史现象是:
A.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土地改革 B.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全国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D.出现学校停课、红卫兵串联的局
46、“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
A.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C.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D.是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
47、“文化大革命”最大的冤案是:
A.刘少奇被诬陷迫害,开除出党 B.邓小平被诬陷迫害,开除出党
C.二月逆流 D.“四五”运动
48、为粉碎“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奠定群众基础的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邓小平主持工作实行全面整顿
C.四五运动 D.谭震林等老同志严词批评“文化大革命”
49、“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是选自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诗抄中的一首,人民用诗句为武器,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这件事就是:
A.“二月逆流” B.“四五运动” C.红卫兵运动 D.批林批孔运动
50、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
A.1956—1966 B.1965—1976 C.1966—1976 D.1967—1976
51“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最为典型的事件是:
A.实行“大鸣、大放、大字报、大串联” B.制造“刘少奇案”
C.“九一三”事件 D.镇压“四五运动”
52、好的开头能够使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你知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什么吗?
A.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5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了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54、党和政府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而特别加强的工作是:
A.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强调以德治国 D.改革开放
5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包括:①是否有利于增加公有制经济成分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②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6、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①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④坚持共产党的领导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7、我国保证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A.各级政治协商会议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和各级法院 D.各级检察院
58、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出现的
A.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B.急躁冒进的情绪
C.计划与市场的矛盾 D.徘徊不前的状况
59、“两个凡是”是指“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A.坚持毛泽东思想 B.彻底批判“四人帮”
C.反对邓小平复出 D.坚持“左”的错误
6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 B.改革开放 C.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
6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
A.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关于真理问题的全国讨论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62、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是历史上重大转折的会议 B.都证明党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改正自己的错误
C.都重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 D.都是党的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
63、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的是: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6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是:
A.广东、福建 B.安徽、江苏 C.安徽、四川 D.四川、浙江
65、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开始于:
A.改革经营模式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推进企业改组联合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6、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的顺序是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67、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
6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上海浦东 B.珠海、香港 C.汕头、澳门 D.深圳、厦门
69、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70、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坚持走群众路线 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7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毛泽东和邓小平 D.刘少奇和邓小平
72、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7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C.私营企业改革 D.外资企业改革
74、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的五个城市中,除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外,另一个是:
A.南京 B.重庆 C.宜昌 D.昆明
7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巩固人民公社 D.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6、我国地理位置最南边的经济特区是:
A.汕头 B.珠海 C.深圳 D.海南
7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78、被外国朋友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胸前的一枚耀眼的勋章”,同时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指:
A.重庆 B.海南岛 C.深圳 D.上海浦东
79、《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邓小平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他获得此殊荣的原因是:
A.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的贡献
C.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他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80、2006年1月,国家统计局宣布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82321亿元,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另据报道,我国2005年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位。这表明:①我国不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④我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1、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经济法
82、以下人物因贪污受贿而受到法律严惩的是
①江青②张春桥③陈希同④成克杰⑤胡长清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8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D.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84、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85、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86、党在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四大
87、党的十五大的重要理论贡献是:
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修改了宪法 D.提出了邓小平理论
88、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是在哪个会议?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C.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考答案:1C2C3B4D5A 6D7C8C9C10B 11C12D13B14A15B 16B17D18D19D20D 21D22A23A24D25A 26A27A28C29C30B 31C32D33B34D35B 36B37D38C39B40A 41A42B43C44C45C 46C47A48C49B50C 51B52C53C54A55B 56C57B58A59D60D
61B62C63C64C65B 66C67B68A69D70C 71C72D73A74B75D 76D77B78C79A80D 81C82A83B84C85B 86B87D8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