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难点: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准备爱心便签、树形图贴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
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借助“树形图”回顾课文,聚焦目标。
本单元的课文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围绕已学的课文,请交流课文是如何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1)回顾2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从哪些句段中你能感受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师进行摘抄示范:
①填写课文的题目,备注课文中的页码。
②在横线上摘录这个句段的前半句,如果句子比较长,中间可以使用省略号,然后摘录句子的后半句。
③在左侧的爱心便签贴上摘抄一处描写“静态美”的句段;在右侧的爱心便签贴上摘抄一处描写“动态美”的句段。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①每位组员汇报交流自己摘抄的句段。
②组长根据内容,粘贴便签。
③小组讨论,指定一位代表发言。(小组合作“树形图”如下:)
2.教师总结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融入人的活动,能赋予景物生命力和变化感,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3.组织学生交流,积累表现景物静态美和动态美的语句。
(1)让学生分小组交流平日阅读中积累的表现景物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句段,说一说:这些句子表现出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样的描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组织全班交流。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
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1.让学生自由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例句,说一说:这两个例子中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分别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的?
预设:第一句通过描写乘坐小艇时所见的景致,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第二句通过描写动物安静下来的样子,表现出夜晚荷兰牧场的静态美。
2.让学生自由选择仿写情景,教师指导仿写的重点。
(1)出示仿写要求。
①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照例句的样子写一写。
②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2)引导学生选取情景,确定仿写的方向。
①引导学生选取一个情景,想一想:可以描写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②引导学生确定仿写重点:这三个情景,分别应该侧重哪一方面来写呢?
预设:“放学后的校园”这个情景,我会重点写出景物的静态美。“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应重点写出景物的动态美。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写?
预设:放学后,同学们纷纷离开校园回家去了,这时候的校园不像白天那么热闹,从喧闹到平静,这是放学后的校园和白天校园的不同之处。而群鸟飞过湖面,留下鸟鸣,荡起涟漪,湖面动起来了,所以应描写动景。火车进站,旅客们上下车,站台上肯定热闹起来,所以应表现动态美。
3.学生仿写,教师相机指导。
4.仿写完成后,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各自写的句子,互相评一评。
5.在学生写的句子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点评,看是否表现出了景物的动态或静态之美。
课时目标
1.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2.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二题
1.老师:除了通过描写动、静之美表现景物的独特魅力外,还有很多方法能使景物别具一格。朗读书本中“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两组句子,思考:这些句段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2.学生交流,择句精读。
预设句段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出示金字塔图片。这段话运用烘托的手法,夸张地写出了金字塔颜色上的特点。
预设句段2: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裏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出示泰姬陵的图片。这个语段选自季羡林的《泰姬陵》。描写了作者亲眼见到泰姬陵时自己的感受,突出了“纯白”二字,表达了作者对这座伟大建筑的赞美。
3.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有怎样的共同点?你读后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两组句子都突出地强调了某一种颜色。读完句子后,我对这两处景物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4.情境朗读,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效果。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揭示诗题:常有人说,最美的是人间四月天。农历四月,一般已经到了初夏时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提示学生读准字音,圈出难读、难解的词。教师相机提示“了”的读音并释义。
3.组织学生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1)不懂的语句,学生尝试自己理解。教师可适当提示个别词语,如:山原,山坡田野。川,平地。子规,鸟名,杜鹃鸟。
(2)学生交流。
预设:山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互辉映。烟雨蒙蒙中,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去插秧了。
4.出示图片,学生交流。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你看到了怎样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小结:前两句着重写景,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描写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景静人动,先静后动,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5.组诗赏析,体会语言之美。
回顾五年级上册中的《山居秋暝》《枫桥夜泊》两首诗,借助气泡图,寻找诗歌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通过诵读赏析,让学生感受古人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摹景物的方法,体会景物动静结合之美。
6.引导学生朗读古诗,读出乡村四月的明丽和生机。
7.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