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 5 课
突厥汗国的兴衰
东突厥
西突厥
突厥
6世纪中期建立政权
583年分裂
630年灭于唐
659年灭于唐
安西都护府
640年
北庭都护府
702年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天可汗”
吐蕃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兴起
2、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
4、金城公主入藏 (唐中宗)
这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禄东赞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唐太宗则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
西藏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大昭寺内的
文成公主游
藏壁画
(局部)
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诗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食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来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大 昭 寺
位于拉萨市中心,始建于公元647年。相传西藏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先后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成公主,故建此寺纪念。
位于拉萨市红山上,相传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
思考:
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
回 鹘
二、回纥的勃兴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崇尚勇敢,民风淳朴。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为怀仁可汗。后来改名回鹘,后逐渐迁至今甘肃、新疆等地。
回纥的贵族
回纥君主像
回 鹘 衣 装
回 鹘 马
黑
水
靺
鞨
三、“车书本一家”
粟末靺鞨建立“渤海”政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有“海东盛国”之称。
疆里虽重海,
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
佳句在中华。
——《送渤海王子归国》
(温庭筠)
“车书本一家”
渤海石灯塔
南
诏
四、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南诏统一六诏 (六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白族
彝族
云南大理崇圣寺塔
云南昆明东寺塔
云南大理蛇骨塔
云南大理白族
云南大理彝族
民族 活动
地区 政权 著名人物 今何族祖先
突厥 西北 突厥汗国
6世纪中期 颉利可汗
(东突厥)
吐蕃 青藏高原 吐蕃王朝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 藏族
回纥 西北 回纥汗国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 维吾尔族
靺鞨 东北 渤海国(粟末)
7世纪末 大祚荣
粟末靺鞨 满族
南诏 云南 南诏国
8世纪前期 皮罗阁 彝族白族
总结:
1.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的主要原因是( )
A.唐朝国力强盛
B.北方少数民族被唐太宗打败
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北方民族对唐朝敬畏
2.今天藏族的祖先是哪一个民族( )
A.突厥 B.回纥
C.南诏 D.吐蕃
基础巩固
C
D
⑴图中A和B分别是谁?
⑵A为了B特意在逻些城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宫殿。逻些城是今天的哪一座城市?这座宏伟的宫殿现在叫什么名字?
⑶B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3.读图回答问题
能力拓展
A
B
⑴A是松赞干布 ;B 是文成公主
⑵逻些是今天的拉萨;布达拉宫
⑶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密切了唐和吐蕃的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