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09:4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利用学生已有“用减法解决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逆思考经验来理解用加法求被减数的道理,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加法的含义。
3、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口头作答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 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花5朵,橡皮7块,盒子一个,小礼品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
1、视算
60+23=????? 54+40=?????? 4+54=?????? 41+50=
2+75=?????? 60+35=?????? 3+62=?????? 4+73=
2、师生谈话: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样奖品,你们想要吗?
生:想要
师:坐得端正,积极动脑,回答正确的同学就能得到这些奖品。
3、师生活动1:(准备5朵花)
师:春天到了,花儿都开得,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几朵漂亮的花,我准备拿走3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你们看看还剩几朵了
生:2朵
师:那么你知道老师原来有多少朵花吗?
生:5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数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数的,生:先数拿走的3朵,再数剩下的2朵,两个合起来就是5朵)
生2:我算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算得,生:把拿走的3朵和剩下的2朵加起来就是5朵)
4、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朵花,就要把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拿走得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
师:这几个小朋友回答的真棒,这朵就送给你了
5、师生游戏2(准备7块橡皮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
师: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在这个魔盒里抓抓礼物
生抓出?块橡皮,师告诉学生盒子还剩?块橡皮,(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师:你知道魔盒里原来有多少橡皮吗?
生:7块块
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刚才小朋友抓出来了?块,老师又告诉我们盒子里还剩?块。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原来盒子里的橡皮了。
6、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块橡皮,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抓出的橡皮放回盒子里,再将所有的都拿出来,我们一起数数原来是不是7块。师生齐数)你答对了,这个小奖品就送给你了。
7、谈话:小朋友们还想不想得到老师的奖品了(想)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老师还要给他奖励的。板书课题: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小猴已经摘了23个桃,树上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引导思考:原来是什么意思?(就是桃子没有采之前)
树上原来的桃被分成了几部分?是哪两部分?
明确:树上原来的桃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摘下的23个,一部分是树上还剩的5个。
想一想,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依靠观图讨论,帮助理解。
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就要把已经摘的23个和剩下的5个合起来。
(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谁再来说说怎样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指名生仿照着说)
3、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生答后板书:23+5=28 或者5+23=28)
追问:23+5=28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
4、指导写单位名称:师:算式写好之后我们还要在它的后面打上括号写出单位名称(边说边在算式后面打括号) 单位名称是什么?桃是一个一个地数的,所以单位名称就是“个”,师红笔板书“(个)”。以后我们解决完问题要写上单位名称。
5.老师说明:问题解决了,列式计算后还要口答问题。怎么问,就怎么答。谁会口答?口答:树上原有28个桃。 指名学生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课件出示这句话)
6.回顾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摘了23个和树上还剩下5个桃,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就要把已摘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算式列成23+5=28,也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要写单位名称,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联系生活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第1题图,小朋友在玩拼图,仔细看,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一共有的拼板被分成了几部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拼好的21块,另一部分是还没有拼上的3块)“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你会列式计算吗?
交流,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求一共有多少拼图就是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
生:把已经拼的和还剩的合起来(课件出示这句话)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图:小红帮妈妈收白菜,图上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所有的白菜分成了哪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收了的34棵,另一部分是还没有收的30棵)。你会求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吗?
(3)独立解答,检查你的单位名称写了吗?
(4)交流。提醒要口答。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小结:求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就要把已经收了的和还没没有收的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 “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情景图,小红和妈妈回到家,又给我们带来了问题,仔细看图,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写单位名称,轻声口答。
(3)交流,你怎么列式的? 生:12+4=16(个) 4+12=16(个)口答:。。。。
师:要求妈妈买了多少苹果就是要把什么和什么合起来。还剩几个苹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把吃掉的4个苹果和剩下的12合起来就是妈妈买的苹果。
回顾总结:刚才我们解决的都是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我们只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两个部分合起来,就能求出原来有多少了。
4、“想想做做”第4题。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1)出示题组:指导读题。
(2)比较:这两题意思一样吗?不同在哪里?
(3)独立解答。提醒写单位名称和口答。
(4)交流,比较。这两题都是求玲玲现在有多少条蚕,为什么第1小题用加法计算,而第2小题缺用减法计算?
(5)反思小结:第1小题中,玲玲现在蚕的条数,等于她原有的条数加上兵兵又送给她的条数,所以用加法计算。第2小题,玲玲现在有的条数,等于她原有的条数去掉她送给兵兵的条数,所以用减法计算。因此,结局问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看清条件的意思,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四、拓展练习,智慧屋
最后老师还要带大家到智慧屋里去转装,看看谁能赢得智慧之星的称号!
1、你想怎么填,你会怎么算,请你列出算式。
(1)树上飞走了24只小鸟, ,树上原来有几只?
能求吗?少了什么?谁来补充一个条件?
生:还剩。。。只。算式:24+。。。=(只)
(2) ,图书馆还剩33本书,原来有多少本书?
能求吗?少了什么?谁来补充一个条件?
生:借走。。。本。算式:33+。。。=(本)
五、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把已经用去的和还剩的合起来,用加法。
六、独立完成小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