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Zn+H2SO4=ZnSO4+H2反应中,2分钟内硫酸浓度由l.5mol·L1降至1.1mol·L1,则2分钟内用硫酸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1mol·L1·min1
B.0.2mo1·L1·min1
C.0.3mol·L1·min1
D.0.4mo1·L1·min1
2.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0~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mol·L-1·min-1
B.若8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64,则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H2O(g)和0.40molH2(g),则v正>v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g)和1.20molH2O(g),达到平衡时n(CO2)=0.40mol
3.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B.将铜粉和锌粉混合后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不加铜粉快
C.H2、I2(g)、HI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D.工业制硫酸中,SO2氧化成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4.对于反应
,改变下列条件:①升温 ②恒容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大COCl2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5.工业合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2SO2(g)+O2(g)?2SO3(g)
?H=-198kJ/mol,反应过程可用如图模拟(表示O2,表示SO2,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和过程Ⅳ决定了全部反应进行的程度
B.过程Ⅱ为放热过程,过程Ⅲ为吸热过程
C.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H减小
D.1mol
SO2和1mol
O2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9kJ
6.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
B.从反应开始到1
s时,v(A)=v(C)
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s-1
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7.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Cr2O(aq)
+
H2O(l)2CrO(aq)+
2H+(aq)
△H=+13.8
kJ/mol
待试管b
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
比较,溶液颜色变浅。滴加浓硫酸,
试管
c
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
a
相比,变深。
A.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待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Cr2O完全反应
C.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8.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a
<
c+d
D.D的体积分数变大
9.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6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A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1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
△H=QkJ·mol﹣1(Q>0
),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至原来的一半,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是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的1.5倍。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产物B的状态可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A和B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A(s),平衡不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kJ
1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A、B,发生反应:A(g)+2B(g)3C(g)+D(l),下图是A的正反应速率v(A)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A的浓度:a点小于b点
B.可能是某种物质对反应起到的催化作用
C.曲线上的c、d两点都表示达到反应限度
D.平均反应速率:ab段大于bc段
12.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现有两个相同的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Ⅱ,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在Ⅱ中充入1mol和1mol,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正反应速率:III
B.两容器中的平衡常数:III
C.容器I中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少
D.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中的转化率之和大于1
二、填空题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回答下列问题:
(1)增加Fe的量,反应速率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
(2)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_______。
(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_______。
(4)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容积增大,正反应速率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
1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在0~30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Ⅰ、vⅡ和vⅢ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________种催化剂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少。
(2)将所得CH4与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206
kJ·mol-1。
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H2O(g)充入1
L恒容密闭反应器,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27,此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0.50
mol,求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602
kJ·mol-1,写出由C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草酸(H2C2O4)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
(实验1)甲同学用8.00mL0.001mol/LKMnO4溶液与5.00mL0.01mol/LH2C2O4溶液反应,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KMnO4溶液/mL
H2C2O4溶液/mL
10%硫酸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Ⅰ
8.00
5.00
3.00
20
Ⅱ
8.00
5.00
3.00
30
Ⅲ
8.00
5.00
1.00
20
2.00mL蒸馏水
(1)写出草酸(H2C2O4)与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上述进行实验Ⅰ、Ⅲ的目的是探究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乙同学在研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草酸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3)针对上述现象,乙同学认为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__的影响。
(4)若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试剂最合理的是___(填字母)。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16.用酸性KMnO4和H2C2O4(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一实验小组欲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的速率,探究某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KMnO4溶液已酸化):
实验序号
A溶液
B溶液
①
20mL0.1mol·L-1H2C2O4溶液
30mL0.01mol·L-1KMnO4溶液
②
20mL0.2mol·L-1H2C2O4溶液
30mL0.01mol·L-1KMnO4溶液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实验①在2min末收集了4.48mLCO2(标准状况下),则在2min末,c(MnO)=___mol·L-1。
(3)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CO2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___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4)小组同学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二,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该反应放热、②____。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KMnO4溶液(含硫酸)
H2C2O4溶液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A
293
2
0.02
4
0.1
0
t1
B
293
2
0.02
3
0.1
V1
8
C
313
2
0.02
V2
0.1
1
t1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H2C2O4溶液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__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___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该反应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锰被还原为Mn2+,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并认为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粒子对KMnO4与草酸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的作用,则该作用是___________,相应的粒子最可能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形成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键放出能量分别为436
kJ、391
kJ、946
kJ。则:
(1)若1
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kJ。
(2)如果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使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上述数值,其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经过10
min后,生成10
mol
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1·min-1。
19.250℃和100kPa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分解率为80.0%。已知分压是其体积分数乘总压。
(1)PCl5的分压是___
kPa。(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250℃时用分压表达的平衡常数Kp=___kPa。(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250℃和100kPa下密闭容器中含有0.1molPCl5,0.5molPCl3和0.2molCl2,反应进行的方向是___,理由是___。
20.T
℃时,将3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通入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反应:3A(g)+B(g)
xC(g),2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
mol/L。
请填写下列空白:
(1)x=________。
(2)用B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mol/(L·min),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该温度下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D
6.C
7.D
8.C
9.B
10.D
11.B
12.C
13.不变
增大
不变
减小
减小
14.vⅠ<vⅡ<vⅢ
I
67%
CO2(g)+3H2O(g)=CO(g)+3H2(g)+2O2(g)
ΔH=+808
kJ·mol
15.5H2C2O4+2MnO+6H+=2Mn2++10CO2↑+8H2O
硫酸溶液的浓度(或氢离子浓度)
催化剂
d
16.浓度
0.0052
KMnO4溶液完全退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时间)
产物Mn2+(或MnSO4)是反应的催化剂
17.1
B、C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催化作用
Mn2+
18.放出
92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因此放出能量总是小于92
kJ
0.25
19.11.1
1.78×102或178
向右进行(或向正方向进行)
经计算Q=1.25×10220.4
0.05
20%
K=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