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运动和力 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3章 运动和力 复习(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09 18:1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运动和力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学会如何选择参照物并且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理解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
2. 知道速度的概念,并学会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力的三要素,并学会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4.知道重力的概念,并学会运用重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产生的有关现象。
6.知道二力平衡的概念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7.知道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画演示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理解。
2.通过问题闯关形式提高复习的积极性。
3.通过知识结构图的构建提高复习的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科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惯性的应用与防止;2.二力平衡的条件;3.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1.判别物体受到的平衡力;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教师:第三章《运动和力》是七年级科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有些同学或许还有一些不懂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三章的内容。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机械运动。
PPT:物理学中把空间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是 任意的。
例:坐在奔驰列车里的乘客若选列车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若选 地面 为参照物时,乘客是运动的。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
师: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PPT:例:一人骑车由东向西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从他后面向西疾驶而过,若以这辆汽车作为参照物,此人  ( A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不运动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师:非常好,同学们都掌握得非常好,接着,我们一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要想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有哪几种方法呢?
生:1.相同路程比时间。 2相同时间比路程。
师:嗯,说的很好,但是有些时候物体运动的时间不同,运动的路程也不相同。那我们又该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师:非常棒,这时候,我们就引入了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公式:v=s/t。
单位:m/s 常用单位:km/s 1m/s=3.6km/h
人步行的速度约是 1.3 m/s。
例1: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单位换算:10m/s= 36 km/h 54km/h=15m/s
例3: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8km/h,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是5m/s,这表明( )
A、轿车通过的路程比自行车多: B、轿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自行车短
C、相同时间内轿车通过的路程比自行车多 D、通过相同路程轿车所用的时间长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关力的相关知识。什么是力?
PPT: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力的作用中必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就是我们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研究对象。物体间力的 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是指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力能使物体发生 形变,即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师:非常好,力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来看一下下列几个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运动员把飞来的足球踢出去 B.小孩匀速从滑梯滑下
C.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匀速运转 D.刚刚起飞的火箭
师:嗯,很好。力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其中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等。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PPT:3.重力
(1)重力是由于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2)物体的重力与__________成正比,可以用公式G=mg来表示。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我身体质量是90kg你会算我受到的重力吗?
解:m=90kg g=9.8N/kg
G=mg=90kg×9.8N/kg =882N
帮我画一下我受到重力的示意图好吗?
力的示意图要表示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请同学们来试着画一下力的示意图。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篮球运动员水平抓着这个球,球却不会掉到地面上呢?
生:因为球受到一个向上的摩擦力,从而使球不会掉到地面上。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并且我们知道: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师:因此,在篮球比赛中容易滑倒,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容易滑倒的问题?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压力。 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滚动代替滑动。
4.使用润滑油。 5.利用气垫或者磁悬浮。
师:篮球比赛中还有这样的现象:投篮时,篮球在离开手后还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是为什么呢?
生:由于惯性。
师:很好,但是篮球的运动轨迹为什么是曲线的呢?
生:它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师:那如果这时重力突然消失了,篮球又将做什么运动呢?(空气摩擦忽略不计)
生:匀速直线运动。
师:为什么呢?
生: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
实验条件:让同一辆小车沿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往下滑,使得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控制变量法)
运行后发现:木板表面的摩擦最小,小车运动得最远。毛巾表面的摩擦最大,小车运动得最近。
推论:如果运动表面绝对光滑且无穷长,小车将做怎样的运动?
生: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非常好,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实验和推力中概括得到。牛顿第一定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空军在为灾区空投物质,为了使救灾物质准确地落在投掷区,飞行员在投掷物资时应( B )
A.在正上方投掷 B.在飞到投掷区正上方之前投掷
C.在飞过投掷区正上方之后投掷 D.无论怎样投掷都能落在投掷区
在无风的天气里,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图中的( B )
师:我们从牛顿第一定律当中可以知道:在不受任何力的情况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物体也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但是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四个条件,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需要满足哪几个条件?
生: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很好,因此运动和力存在着某些联系:当物体不受力或者受平衡力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力且为非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师:接着,我们继续来看几道题目,将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以致用。
1、将一个重4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如果作用在木块上的水平力为6N。则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4N_。当作用在木块上的水平力减小为5N时,物体恰好匀速下滑,则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4N__。
2、如图所示,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其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物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重物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重物只受重力的作用 D、重物受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另外一种力——压力。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物体内部。
压力的产生:相互挤压。
我们来看一下两个实验。我们分别能够得到什么结论?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
但是,有些时候,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也不相同,我们就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压强。它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公式:P=F/S 单位:牛/平方米 N/m2
读作牛每平方米 帕斯卡 简称:帕 符号:Pa
1Pa=1N/m2
1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相当于两张报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两道题目,请同学们自己做这两道题,看一看有哪些同学能够把两道题都做对。
1.一个均匀的长方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上面的一块拿开,与没分开前相比,每块的密度及其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变化是( )
A.密度、压力、压强、都减小一半;
B.密度减小一半,压力减小一半,压强不变;
C.密度不变,压力减小一半,压强不变;
D.密度不变,压力减小一半,压强减小一半。
2、用铜、铁制成的两个圆柱体,它们底面积不相等,但高度相同,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如上图所示,则: ( )

A:铜柱对地面的压强大; B:铁柱对地面的压强大;
C:铜、铁两个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一样大; D:无法判断。
师:我们每一章学习结束之后都有一个本章的知识结构归纳图,这个结构图将本章的最重要的一些知识点通过网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个结构图来反思自己到底哪里掌握得不够牢固。从而针对性地去复习,从而达到我们的复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