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12:2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 做一做。
34×2= 12×4= 312×3= 211×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另一方面为下面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做知识基础。
探究新知
1. 多位数乘一位数满十进一。
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王老师去买书了。
预设2:王老师要买3套连环画,一套连环画16本。
预设3:要求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提出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预设:16×3= 。
提出问题:怎么计算呢?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探讨,汇报不同的算法。
预设:
(1)16+16+16=48
(2)摆小棒。
(3)16=10+6 10×3=30 6×3=18 30+18=48
列竖式计算。
提出问题: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用竖式计算的吗?
预设:可以。
提出问题:你是从哪位算起的?能从十位算起吗?
预设:不能,因为个位上有进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十位上算好后,等一下个位上满十了怎么办?)
提出问题:个位上是几?它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8,表示8个一。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6×3?6×3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表示3个6本也就是18本书。
提出问题:个位上怎么写上18呀?怎么办?
预设:1写到十位上,8写在个位上。
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个8要写在个位上,而这个1写到十位上呢?
预设:18里面有1个十与8个一,1个十在十位上就用1来表示,8个一在个位上就表示8。
提出问题:1能写在十位的下面吗?
预设:十位还没算,不能。
总结说明:所以我们就把进位的1写在十位的右下角。
提出问题:所以十位上应该怎么算?
预设:1×3+1。
提出问题:这与上节课学习的笔算乘法有什么不同呀?
预设:进位,今天的乘法出现了个位6×3=18,超过10了,要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2. 多位数乘一位数满几十进几。
提出问题:如果王老师买了5套,要花多少钱呢?怎么列式呢?
预设:16×5= 。
提出问题:用竖式该怎么计算呢?
预设:
提出问题:为什么十位进位是3呢?
预设:5×6=30,满30了要向前一位进3。
3. 总结算法
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时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预设1:相同数位对齐。
预设2:从个位乘起。
预设3: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预设4: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既能感受到团队的归属感,也为他们集思广益,探索出多样的方法提供机会。在学生充分展示算法的基础上,再现乘法竖式理清乘的顺序,竖式的格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巩固练习
1.
2. 这栋楼房共有6个单元,每单元住18户。一共可住多少户?
3. 一个书橱的价钱是一张桌子的4倍。买一个书橱和一张桌子一共要用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算法和算理。
四、课堂小结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在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
预设2:从个位乘起。
预设3: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预设4: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梳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便于学生有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