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一课 小雨沙沙|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十一课 小雨沙沙|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5-08 11:5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小雨沙沙》
教学内容分析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四二拍,宫调式。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注意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固定音高模拟雨声,参与歌曲的伴唱,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并能用歌表演、沙锤等方式参与歌曲表现。
过程与方法:能用自然、有节奏的动作参与歌曲的表现,并尝试在演唱中用连音和顿音、强与弱的对比,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知识与技能: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雨沙沙》,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学生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是新学期第一课中的一首歌曲,教授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我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发现一年级的孩子有种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他们天真纯朴,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或事物的新鲜面很好奇,模仿能力比较强,但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都比较少。教学中主要采用歌、舞、结合多媒体课件欣赏、设置情景等方法进行直观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活动,激发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细心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从而体验本课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固定音高来模拟雨声,参与歌曲的伴唱,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并能用表演动作、演奏沙锤等方式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歌曲演唱中尝试用连音的顿音、强与弱的对比,来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师:孩子们,春天到了,小草从土里面探出了头,小树也长出了嫩绿的新芽儿,地里的种子也在雨水的滋润下准备钻出来了。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看看种子是怎么从土里面钻出来的呢?种子得喝足了雨水才能钻出来哦!现在你能不能模拟一下小雨的声音?
小雨说话。
学生自由模拟雨声,教师给基本节拍,让学生模拟不一样的小雨的声音。
师:小 雨| 在说 话 | ,
师:你们编的这么好,老师也编一遍,我觉得小雨有时候是一颗颗的雨点,有时候又是细细的雨丝,所以我想这样编:
2*4 沙 --| 沙--| 沙沙 沙| 沙沙 沙||
师:你觉得老师编的什么地方像雨丝,什么地方像雨点呢?这雨点儿特别调皮,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你能不能用声音把大雨点和小雨点表现出来呢?
(教师逐步标记上连线和雨点的图谱,以及用来区别强弱的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变化。)
生:滴滴 答| 滴滴 答
生:前面像雨丝,后面像雨点
小雨唱歌。 师:小雨不仅会说话,而且还会唱歌,你听、、、、、、
(教师范唱发声练习,学生跟琴进行发声练习。)
生:随教练习
种子出土。 师:孩子们,在你们雨声的呼唤下,种子终于要破土而出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你们看到种子发芽的过程了吗?先是发芽,然后是出土,最后长大了。(边讲边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表演)
师:种子喝了雨水后,特别高兴,想唱一首歌曲给大家听。请听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歌曲《小雨沙沙》
4、为种子伴舞。
师:你听到种子唱了些什么吗?种子唱的这么高兴,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呢?那我们就来模仿小雨的动作为种子伴舞吧!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雨丝和雨点呢。(动作设计强调连和顿的感觉。)
生:随教师一起动作表演
生:模仿种子的动作
小雨的歌声 师:小雨用舞蹈给种子伴舞,你能不能试用小雨的歌声来给种子伴唱呢?你们看看小雨是在什么地方给种子伴唱的?还
记得小雨的歌声是怎么唱的吗?
复习小雨的歌声。
全班同学跟着伴奏一起唱小雨的歌声。
老师唱种子的歌声,学生唱小雨的歌声。
种子的歌声
师:老师一个人唱种子的歌声好累啊!你们能帮帮我吗?种子唱的这首歌曲你觉得好不好听?那请你给它取个名字叫什么呢?那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这首《小雨沙沙》吧!
听第一遍、
师:请你用张嘴不出声音的方式跟着种子一起唱,注意耳朵要认真聆听种子的歌声。
听第二遍。
师:请你试着用很轻的声音跟种子一起唱。
跟琴学唱
师:请跟在电子琴后面将音准唱的更准确一点,(教师注意讲解歌曲的强弱)
听第三遍
师:能唱的孩子,请站起来演唱,不能唱的孩子,没关系,小声地坐在座位上跟着一起唱。
唱种子的歌
师:种子喝到了雨水,长得这么快,你觉得它的心情会怎么呢?那一句能表现种子高兴的心情呢?那就请你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再来演唱这首歌曲吧!注意,雨滴的声音是一会大一会小的哦!(引导孩子唱出歌曲的强弱)
(四)小雨和种子的合唱
师:种子和小雨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有了雨水的滋润,种子能够很快长大,而且种子的歌声在小雨歌声的陪衬下更加好听,刚才是老师在唱种子的歌声,现在我们换过来试试?
师生合作表演
引出沙锤
师:老师觉得拍手的声音不是很像沙沙的雨声,请你想想我们学过的打击乐器,哪种声响最像沙沙的小雨声?为了让雨声更加丰富,那你觉得可以在哪些地方加入沙锤呢?
与学生合作表演
拓展表现
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一部分唱种子的歌声,一部分唱小雨的歌声。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加入引子和尾声部分。
合作表演。
师:有了种子的歌声,小雨的伴唱,还有沙锤的伴奏,我来当导演,大家看我的指挥,我们一起合作表演《小雨沙沙》吧!(教师在歌谱中标出各自的角色并让班上小朋友按小组分角色,第一组扮演小雨的声音,第二组扮演种子的声音,第三组加沙锤的声音)
教学小结
师:真不错,下节课我想找小演员在讲台上给我们表演《小雨沙沙》好不好?嗯,同学们,再见吧!

生:随教师学唱
学生与教师合作演唱
学生配合不发声音演唱
学生跟琴声演唱
生:带着正确的演唱情绪演唱
师生合作
引出沙锤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表演

七、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本课在设计教学时,注重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出发点,力求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构建快乐和谐的音乐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多种智力和能力,并体现积极投入、主动参与的新课程理念精神,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享受音乐的美好,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表达和表现音乐,做课堂生活的小主人。创设种子是怎样发芽”的故事情境,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融入到完整的故事情境中,设计多种活动样式,突出音乐教学的本体性和趣味性。
八、板书设计
《小雨沙沙》
九.教学反思 在教授低年级音乐课《小雨沙沙》时,我将《小雨沙沙》一歌设计成以唱歌为主要内容,与听,奏,动,创有机结合的综合课,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相互的联系较为紧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使耐力较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不断变化中感觉新鲜的内容,从而调支了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的课堂效率。
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既明确又具体,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从整体看,课堂教学的结构为严谨,环节清晰,过度自然,并有层层递进,层层铺垫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从听觉及想象入手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大胆地将选择判断,讨论等方法用于小学低级,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研究的空间。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教学中以精湛的语言,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连接的巧妙而自然,尤其使新歌教学的导言更使其别巨匠心。如“美丽的大自然中,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们听一听,谁在说话?”使其顺理成章地进入到放歌曲的范唱录音。在新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渗透读谱能力的培养,并适时地进行早期多声部的训练,使学生的横向听觉与纵向听觉得到了同步发展,为今后合唱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整节课结束在唱、动的整体活动。
本课教学评价中我无限减少否定,表扬贯穿始终。每个处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获得认可,赞扬的需求,而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无疑比成人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我也通常采用诸如反问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否定自己;或者先肯定其有价值的部分,或表扬他动脑盘的习惯和举手发言的勇气,尽量避免学生产生被否定的沮丧感。而发现有独特的,有新意的说法,就热情地送以“太好了,有新意!”“你很有想象力!”等,让学生体会极其宝贵的成功的体验。音乐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们的创造力的一条有将近途径。音乐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片自由宽松的展现自己,表现音乐的天空。
综观《小雨沙沙》一课,可以看出,它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体现了民主、和谐、愉快的气氛,还体现了知识的渗透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