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的含义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的含义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12:2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长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
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感知周长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充分观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的是操场上几个小朋友跑步的场景(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但是他们都是分别跑完了1圈)。观看比赛场景,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对他们比赛路线的理解。
揭示课题——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周长的探索心理,为下面学习周长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
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1)描一描。
??
①学生独立描出树叶的一周。
提出问题:谁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②汇报交流。
教师说明: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从一点出发,沿树叶的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这一点,这就是树叶的一周。
(2)找一找,摸一摸。
①请同学们用一根手指摸一摸钟面的一周,再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本封面的一周。??
②同桌互相找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描一描,初步建立“一周”的表象;到生活实际中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一周”的理解。?
教师说明:像这样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线绕一圈再回到原点时,这一周的长度就是物体的周长。
2.
理解周长的含义。
①出示:
它们的周长应该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
引导学生边指边说出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②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教师巡视时要注意寻找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边指边说。?
③即时练习(教材83页例3)?要求学生独立在书中描出它们的周长。
师导: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④完善周长概念。
出示:
提出问题:这个图形有周长吗?为什么???
预设:从一点开始,沿着边不能回到开始的这一点。??
师导:看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周长的概念?
预设: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找一找、说一说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使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
3.
进一步体会周长与长度的关系。??
要求学生用课前准备的50厘米长的绳子快速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然后指一指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周长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并想一想它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后小结:我们用的是同样长的绳子,不管围成什么形状,这一周的长度都是50厘米,它的周长就是这根绳子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围一围、指一指、想一想等体验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图形的周长就是绳子的总长度,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已经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
4.
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要想知道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长,我们应该怎么办?
预设:测量。
(1)小组合作要求。??
①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直尺、软尺、绳子,请大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出它们的周长。??
②小组4人每人选择1个图形进行测量。请先独立思考选择什么测量工具,有想法或者有困难的都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再动手。??
(2)动手测量。??
(3)展示方法。??
师导:谁来说一说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直边图形你们采用的测量方法和得到的测量结果???
预设一:我用直尺先量了一下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再把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知道了它的周长。??
预设二:我用直尺测量了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在了一起,周长是……
预设三:我测量的是长方形,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我只要用直尺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就行了,周长也是……
预设四:我用直尺测量了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在了一起,周长是……
预设五:我用直尺只测量了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因为它的四条边相等,所以周长是……
如果出现了学生3和学生5的测量方法,老师要及时肯定并给予鼓励。
思考:如果老师给你的是五边形,它的周长是几条边的总长度?六边形呢?八边形呢??
教师说明:先测量图形的各边有多长,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图形的周长。?
提出问题:那心形等曲边的测量方法呢?
预设一:??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它的边绕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心形的周长。??
教师说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无法直接用直尺测量的情况,就可以向同学们这样先用绳子围一围,再将绳子拉直,测量绳子的长度,这也就是“化曲为直”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形式多样的测量方法,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测量、计算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同时感受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两只小蚂蚁围着各自的图形爬了一圈,都说自己爬的长度最长,为此吵得不可开交,可是谁也不能说服谁,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帮它们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体会图形的转化思想。以两只小蚂蚁争吵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思考数学问题,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趣味性。
2.
猜一猜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
3.
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小鼹鼠和大象要分别绕A、B两块草地跑一圈,想一想他们跑的路一样长吗?
4.
求下图的周长。
设计意图:2、3、4题通过猜一猜、想一想、算一算,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只有封闭图形有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梳理总结本节课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周长。
五、拓展延伸
此部分内容能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周长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