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似图形》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位似比的概念;
②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会画位似图形。
2.过程与方法:
①先通过观察具有位似位置的图形,了解位似图形的定义和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②画位似图形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养成独立观察思考的习惯,感受平面几何图形的美;
②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探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利用手持式图形计算设备充当数学认知工具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掌握位似变化的方法,运用定义和性质进行简单的位似图形的证明和计算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相似图形,学习了相似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加强了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观察、发现、动手操作、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技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技能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数码学习机、《数学画板》软件
【教学设计】:
1、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特征,我在设计中特别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试验等方式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归纳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形象与抽象有机结合,形成对位似图形的认识.
2、探索知识是本节的重点,设计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做、议、读、想、试等环节来完成,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给学生,每一环节及时归纳总结,使学生学有所获,探索创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观察大屏幕有几个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类相似的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总结得出:)
特点:(1)两个图形相似:
(2)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8页,掌握什么叫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位似比?
如果两个相似图形的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交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两个相似图形的相似比又叫做它们的位似比。
议一议 观察上图中的几个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图形中,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与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位置关系?
(2)在各图中,任取一对对应点,度量这两个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它们的比与位似比有什么关系?再换一对对应点试一试。 (每小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位似图形通过观察、测量试验和计算得出:)
位似图形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由此得出:
位似图形的对应点和位似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三、指导应用 深化理解
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例如,要把四边形 ABCD 缩小到原来的
作法一:1.在四边形外任选一点 O .
2.分别在线段 OA,OB,OC,OD 上取点 A`,
B`,C`,D`,使得 OA`/OA=OB`/OB =OC`/OC =1/2.
作法二:
如果在四边形外任选一点O,分别在OA,OB,OC,OD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A`,
B`,C`,D`,使得 OA`/OA=OB`/OB =OC`/OC =1/2呢?如果点 O 取在四边形 ABCD 内部呢?分别画出这时得到的图形.
四、归纳小结 反思提高
请同学们谈一谈本节课的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位似图形,知道了什么叫位似图形,位似图形有什么性质?我们可以利用定义来证明位似图形,已知位似图形我们可以根据性质得到有关结论。观察并判断位似图形的方法是,一要看是否针对两个图形,二要看这两个图形是否是相似图形,三要看对应边是否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最后公布答案,教师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矫正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