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2、学习低音区力度记号等乐理小知识。
3、通过秋景的体会来感受大自然的美。
4、和同学们一起用各种方式表现多样的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运用好力度记号、连音线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学难点:
运用力度的变化有表情地歌唱。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风的世界,去感受风的美吧!
师:同学们听到的风声是什么样的风?
生:有微风,也有狂风。
师:那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模仿下风的声音。
(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刚才同学们模仿“wu”的大风声模仿的太像了,我们接下来用“wu”来进行一个发生小练习。(着重唱低音的5、6、7并在乐句中练习渐强渐弱符号)。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的发生练习状态非常好,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融入渐强减弱记号;
师:发生练习结束有个音阶练习“5 4342 13 5” “5 4342 13 1”唱熟后我们用竖笛来演奏(并在唱的环节用风的动作和模仿风的声音来演唱)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风的歌曲:《西风的话》。首先我们先听一遍范唱。在听的同时大家思考一下: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听完后听一听你对秋天的感受是怎样的。(听范唱播放ppt)
生: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当夏天的南风飘然离去,就带来了秋天的信息。
师:是的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优美的旋律仿佛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歌,那让我们细细品味看一看秋天的美,跟着老师我们来唱歌谱。
(教师教授学生唱歌谱)
师:优美的旋律唱完了,我们来读一读歌词,同学们仔细的读一读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读一读歌词。
生:学生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下面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生:美好的收获的秋天,就像旋律一个含蓄富有意义。
生:把树叶染红的秋天。
生:见证我成长的秋天。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那我们再听一遍歌曲,认识几位新朋友“力度记号,渐强渐弱。”(教师范唱)
生:第一小节:mp是中弱的意思。
生:第三小节:>是渐弱的意思。
生:第二行第一小节:p是弱的意思。
生:第二行第三小节:<是渐强的意思。
生:第三行第一小节:f是强的意思。
生:最后一行第二三小节:还有个>渐慢。
特例:生:最后一行第二三小节:还有个>渐弱。师:同学们要注意一下,这下面啊不是渐弱,上面的文字告诉大家这个符号是:渐慢。同学们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哦。
师:我们把强弱记号在我们的歌词中表现出来,在读的过程中加入这些强弱记号吧!
生:有感情并加入符号来读歌词。
师:这个读法真的很有意思,那我们来试着唱一唱歌曲。
生:(跟随老师一句一句唱。达到可独立演唱水平)
师:我们从三十一页可以看出,这首歌曲共分为多少个“乐段”?
生:四个。
师:那我们来练习一下这四个乐段,并且进行挥动手臂模唱这四个乐段。(教师示范)
生:学生演唱并挥动手臂。
师:这首歌曲是不是很好听,那你想不想知道这首歌曲到底是谁写的呢?下面老师就要为同学们介绍这位老前辈了,他就是音乐家黄自,他早年留学美国,1929年回国后,长期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首歌曲通过委婉的旋律,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消逝的伤感。(播放ppt)
师: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同学们喜欢么?
生:当然喜欢。
师:那就让同学和老师一起,带着强弱符号,带着乐句的手臂挥动一起去感受这收获的秋天,让我们来共同合唱。
生:(和老师共同合唱)。
师:同学们,这首作品通过“风”这种自然界的声源描写了秋天的美景,告诉了我们一定要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学会挖掘我们身边的声源,那我们今天的实践作业就是:寻找生活的“声源”。
师:让我们跟随音乐走出我们的音乐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