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 新闻短评短评属于议沦文范畴。在新闻写作中,它是以短小精悍的体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以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文体。 短评是配合新闻报道同时发表的评论。它可以为一则新闻配发,也可以为一组、一个栏目的新闻配发。 短评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新闻性 短评是以报道为依托的评论。 关于时评的评论: 1、一篇时评甚至一打时评,都不可能达到济世救国的目的。时评的作者,也决不是什么先知或裁判。人们只要把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说出来,把问题和疑虑提出来,把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表达出来就足够了。
2、广开言路,当然是指给时评作者一个良好的舆论空间。这个空间,前提是坚持导向,但这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努力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未曾言。而集中的一点,是时评要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敢于切中时弊,敢于旗帜鲜明地褒美贬丑,扬善惩恶,引领正气。
3、时评是公众话语权寻求表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关注国脉民瘼、国计民生,操守良知与公正的公民,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往往成为其生活乃至生命。网友评感动中国10大动物 1.忠诚的母猪 母猪咬伤屠夫,救下案上公猪。现在依稀记得网友们疯狂地跟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母猪救夫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猪’”。11日,记者在红网论坛注意到,一位名叫“灌水跑题”的热心网友总结遴选出了《2007感动中国年度十大动物》,并逐个进行点评,致以颁奖辞,其中福建“疯狂的母猪”感动指数最高,重庆“英雄母亲”花花(狗妈妈)也位列其中。
感动印象:母猪咬伤屠夫,救下案上公猪,还依稀记得网友们疯狂地跟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母猪救夫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猪。”“千呼万唤猪出来,犹抱屠夫去拼命。”“猪若有情猪易老,人间真情是沧桑!”这些描述,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啊!颁奖辞:但使龙城母猪在,不教屠夫度阴山。镜头回放:今年情人节(2007年2月14日)那天,福建三明沙县一头母猪飞奔撞伤屠夫谢老汉,救下已在案板上待宰的公猪。谢老汉将母猪主人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该母猪撞伤自己所花费的医药费。近日经法院调解,母猪主人赔偿了谢老汉800多元的医疗费。(3月30日《东南快报》)
网友评论:现在这个社会有的人真的连动物都不如。该送进屠宰房是那些衣冠禽兽,而不是这些可爱的动物。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吧!
2.“英雄母亲”花花 感动印象:患难时刻见母性,伟大的母性,在急流汹涌的江水中得到了体现,4幼崽被困洪水中央,狗妈妈每天渡长江喂奶,“英雄母亲”花花的光荣名号不胫而走。
镜头回放:2007年7月中旬,一场暴雨袭击重庆,长江江水猛涨,一只名叫花花的流浪狗花花每天在岸上搜寻食物。吃饱以后,顶着湍急的洪水,游一公里赶到一个已经被洪水淹没大半的孤岛上,给刚出生的四个狗宝宝喂奶。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四个狗宝宝承受住了洪水袭击、失踪等考验。(8月1日《重庆晚报》) 颁奖辞:英雄母亲,当之无愧的楷模!网友评论:1、这就是伟大的母爱!花花,我们永远爱你!!!
网友评论: 2、动物越来越像人,而人却越来越像动物!3.拉轮椅老人上街买卖香肠的小狗颁奖辞:不离不弃,为爱而生。感动印象:小狗拉轮椅老人上街买卖香肠,每天守9小时。
镜头回放:山西一名轮椅老人养了一条“巴狗”,每天由小狗拉着他上街卖烤肠或糖葫芦。而且“巴狗”从来不在老人摆摊的地方随地大小便。(10月29日《山西晚报》)
网友评论:1、动物之情,令某些人汗颜!
2、难道人类的进化是牺牲感情换来的吗?那还是求上苍让我们再回到远古去吧!!!4.坚强求生的断腿小狗 颁奖词:感动,正是因为它的坚强。感动印象:是求生的本能,还是顽强不屈的精神?争议被感动所覆盖,小狗“一饼”被汽车压断了双腿,但它依然坚强地用剩余的两条腿走路,并寻找食物,让人记忆犹新。
1、它们是那么渺小,我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给点它们自己的世界啊
人啊,别太自私了,世界不全是你们的!
2、虽然求生存是狗的本能,但从这条狗身上,能看到“坚强的品质”。5.遇车祸小狗冒死救同伴 感动印象:一小狗遭遇车祸,同伴舍命救助,使尽全力想把小狗拖到路的对面。面对一辆辆呼啸而过的车辆,那只狗并没有一点胆怯的样子,反而全身掩护住小狗的身体。
镜头回放:7月24日上午10时许,在商丘市行政服务中心门前看到,在滚滚车流中,一只黄褐色的小狮子狗躺在斑马线南边,另一只同样颜色的狗不停地用两只前爪拨躺在地上的小狗,只见那只狗一会儿低头亲吻小狗,一会儿抬头仰望匆匆而过的人群和车辆,不时发出悲伤的呜鸣。(8月10日 红网-商丘日报) 颁奖辞:同志式的关怀,让温暖的爪子将同伴拖出险境。网友评论:令人感动的一个场面!动物尚且有如此真挚的感情,何况是人!但某些人的所作所为却连动物都不如!骂人连狗都不如反倒是抬举他了。6、捉回小老鼠和小猫养在一起养的母猫 感动印象:河北石家庄一单位员工因单位仓库老鼠闹得特别凶,专门带来一只母猫用于捕捉老鼠。3天前,母猫捉回了一只灰色的小老鼠,不但没吃掉它,反而将其和小猫养在一起,单位员工将老鼠捡出扔到门外后,这只母猫竟然很快又将老鼠捉回来,重新放回窝内。
镜头回放:方形的纸箱中有5只尚未满月的小猫,三黄两黑,而在这些小猫中间,果然藏着一只灰色的小老鼠。此时,猫妈妈正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子女”,而对于这只猫群中的“异类”,猫妈妈显得格外宽容,任凭小老鼠在自己孩子身上爬来爬去,猫妈妈竟然视而不见。而这只小老鼠也格外大胆,竟然堂而皇之地在猫妈妈的怀里钻来钻去。(4月12日《燕赵都市报》)颁奖辞:厌倦了打打杀杀的生活,母猫立地成佛了! 网友评论:1、让世界充满爱!
何先生评论:生命都是平等的,它需要爱的雨露滋养。母猫的行为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爱之感人、动人、撼人!7、“捡”回小猪当崽养的狗妈妈 颁奖辞:它用行动,证明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大同。 镜头回放:重庆一条母狗痛失狗崽后,竟捡回一头小猪当儿子养,每天喂它七八次奶,仅一个多月时间,小猪就足足长了4斤肉。如此希奇一幕让人惊叹不已。(8月23日《重庆商报》) 网友评论:这不是母爱的泛滥,请记住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颁奖辞:它用行动,证明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大同。 8、舍命救子的画眉鸟 感动印象: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它反复多次在机动车道上盘旋,并不断试图往地上俯冲救起孩子,如果是人,我们可将其称为人性的反应,如果是动物,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鸟性”吗?!
镜头回放:8月2日下午,成都永丰路边上演了一场生死离别的感人大戏,这场戏的主角是三只画眉——小鸟翅膀受伤,动弹不得地躺在马路中央,周围是来来往往的汽车。为了拯救孩子,鸟爸爸和鸟妈妈盘旋在旁边守了几分来钟,并奋不顾身地用爪子抓起孩子……(8月3日《成都日报》) 颁奖辞:白发鸟送黑发鸟,凄凉地感动着。何先生评论:震撼人心的爱,都是母亲创造的:无论是人,抑或动物! 9 .陪伴老人18年的狗
镜头回放:大连一名77岁的老人与一只狗相伴了18载,在老人去世后,这只狗竟然围着主人的墓地绕了两圈,拜别主人后,一头扎进了河里跟随主人而去。老人的女儿称,我们太感动了,没想到,动物也能有这么深厚的感情,而且会做出这么决绝的行动。所以,我们决定要做一个模型烧给父亲,让他们两个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相互陪伴。(7月23日《新商报》)颁奖辞:如果让它说句话,一定会是:没有你,我将怎么活?网友评论:18年,足以让一个幼稚的孩子变得成熟,18年,完全沧桑聚变也是一瞬间,可是,对于一条狗来说,18年如一日,相伴77岁老人,并为其徇情,真实版的“人狗情未了”令人动容。新闻短评 新闻: 北京一家超市打出的招工广告称:“河南东北人勿扰”,超市值班经理表示,不要河南人是因为口碑不好,而不要东北人是因为太能惹事。(12月8日《京华时报》) ?点评1、 ———作为商家,如此随意地搞地域歧视,实在是不智之举。
2、——欲行地域歧视,何患没有理由,尽管这些理由是如此可笑。
???新闻: 成都市民王小姐在一个ATM机上取款时,不料ATM机竟吐出一张某娱乐会所的100元代金券,银行表示可能是有人恶作剧。(12月8日《成都商报》) ?点评———连ATM机也“山寨”了,这可不是一句“恶作剧”就能搪塞过去的。新闻: ?广州市人大代表称,2010年广州将举办亚运会,过多的乞讨人员影响市容市貌,这对提升广州的国际形象不利,建议加强管理。据悉,有关部门已开展对乞讨人员的护送返乡工作。(12月8日《信息时报》) ?点评———让乞讨人员在外宾视野内消失,这是“形象工程”的惯有思维。?新闻: ?郑州一家鸡血汤店开业促销,向群众扔活鸡,称谁捡到归谁。没想到引起路人争抢,不仅鸡被争抢者活活撕成几块,还有好几个路人被踩伤。(12月8日《郑州晚报》) ?点评———与其说是开业促销,不如说是一些国人劣根性的展示。新闻:北京广播学院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导演、影视明星以及节目主持人,“北广”二字可谓深入人心,但是这个名字即将不复存在。该校已于8月19日得到教育部的同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并拟于9月7日学校50周年校庆时正式挂牌。 点评1: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某些高校热衷于改名,学院纷纷“升格”为大学,地方学校也拉大旗做虎皮地挂上“中国”旗号。
校方:更名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做出的。首先,可以树立“大传媒”的观念,拓展学科领域,调整学科结构;其次,改名可以在某些国际交流场合消除“学院”比大学低一格的障碍;再次,增强全体教师的荣誉感和爱岗敬业意识,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
把脉:校名是它的无形资产“北广”二字是学校历史积累的一笔丰厚财富,将金招牌弃如敝屣,值得三思。注解“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例:周正龙用拍摄的假老虎照片欺骗政府,欺骗公众,让外界误认为他遇到了野生的华南虎并骗取国家钱财。陕西省林业厅利用华南虎建野生华南虎保护区,是典型的拉大旗作虎皮案例.。事例:川大在合并了一所重点高校后改名“四川联合大学”,被误认为民办高校,于是又改回“四川大学”。名字与品牌之关系——给品牌赋予一个好名字,使它对员工有凝聚力、号召力,对民众有亲和力、感染力,对设计业同仁体现较强的艺术水平。如“SHINEWAY神威”喻意阳光大道,它鼓舞员工士气,增进员工集体荣誉感,并将其融入企业文化,产生品牌的名称效应。新闻:9月,朱清时院士卸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他出任此职整整10年。日前,接受中青报记者“您最希望传承下来的价值观是什么?”的采访时,朱清时说:不跟风,不盲从,按科学规律办事。中科大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跟风,没有盲从。失去这个价值观,地处安徽合肥的中科大很快也就失去价值,没有意义了。(11月6日《中国青年报》) 点评1:中科大,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牛高校”。朱清时,这位功成身退的著名校长,并未随着卸任而离开人们的视野,正所谓“人的伟大就在于有思想”,一个校长最可贵的精神遗产,就在于其确立了有意义的价值观,并且这种价值观得到了传承。十年任上,朱清时究竟做了什么,又没做什么,无疑都值得咀嚼,而其最希望传承下来的价值观是“不跟风,不盲从,按科学规律办事”,尤值得品读。点评2、做什么需要勇气,不做什么尤其需要勇气,不跟风、不盲从不代表不作为,而是不跟从一些没价值的流行风,不盲从一些无意义的行为。这使我想起了胡适。1920年,胡适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说了这样一段话:若有人骂北大不活动,不要管他;若有人骂北大不热心,不要管他。但是若有人说北大的程度不高,学生的学问不好,学风不好,那才是真正的耻辱!我希望诸位要洗刷了它。我不希望北大来做那浅薄的“普及”运动,我希望北大的同人一齐用全力向“提高”这方面做工夫。胡适说这话的背景是,当时北京大学热衷于普及一些名词,而忽略了做真学问。为此,胡适希望北大把精力放在创造文化、创造学术和创造思想上去。 点评3: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敢舍才敢得,正因为不跟风,不盲从,按科学规律办事,近些年,中科大虽然蜗居于平静的合肥,但取得的成绩却斐然,如朱清时所称,几乎每年,两院院士评出的国家“十大科技进展”都有成果。其他高校最多偶尔有一项,中科大每年都上榜。显然,这应该归功于甘于平静、“边缘”,而非动辄跟风、盲从。 点评4:最近几年,中国的大学备受舆论批评,原本宁静的象牙塔变得不再是净土,而是分外浮躁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诚然,大学的关键词应是学问、学生和教授,大学所应追逐的应是学生精神的丰盈,是学生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然而,揆诸现实,在一些时候,这都成了可望不可即的奢望,而最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被杀事件也再度激起了人们对大学精神的追问。 相关评论: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认为,应反思大学过分世俗化倾向,努力在精神价值与世俗利益的巨大张力中,寻求尽可能稳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学过分世俗化表现在哪里?陈平原指出了一些:大学为了“生产自救”,主动走向市场,筹办大小公司以及各种名目的培训班(如“董事长国学研修班”等);教育行政力量强力介入,使得各大学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主”;隐约存在着的学术与权力之间的相互交换,比如大学送现任官员博士头衔或教授职称(通过合法手段),敦请有魄力且有资源的退休官员出任院长或校长。可以说,所有这些过分世俗化现象,都是大学浮躁的表现,都是对“不跟风,不盲从,按科学规律办事”的背离。 点评5:现如今办一流大学成了许多高校校长矢志不移的追求,对此,有学者称,高校须直面的不是办世界一流大学,而是办真正的大学。何谓真正的大学?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就要做到不跟风,不盲从,按科学规律办事。无此,毋需谈其他。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