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同步测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5-09 12: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同步测试
1.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罗斯车提出了“温室效应”,这说明工业革命
A.带来了生产方式变革 B.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
C.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 D.产生了新的学科流派
2.在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品达万余种,其中英国展品超过一半。英国展品占比如此之巨的根本原因是
A.此次世界博览会由英国举办 B.英国的展览品优于其他国家
C.英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3.从1802年到1878年间。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1870年《教育法)的颁布,宣告了英国大规模雇佣童工劳动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英国童工问题的解决
A.反映了英国议会改革的推动 B.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日趋缓和
C.体现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 D.根源于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4.阿萨·勃里格斯说:“(英国)当时总共有42条运河计划修建,需耗资650万英镑。1792年,被当时的人们形容为运河狂热的年份,人们的投机热情像瘟疫般地传播。运河的股票为当地商人、工厂主和土地所有者踊跃争购,虽然它们直到1811年才在证券交易所报价。”该狂热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金融革命出现,股票投资活动的狂热
B.商业贸易扩展,商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工业革命推进,科技创新的日益发展
D.电气时代到来,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
5.爱迪生、马可尼等很多科学家都曾做过研发电子管的实验,但效果均不理想。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充分利用“爱迪生效应”,用一个金属圆筒代替了金属丝,套在灯丝外面,大大增加了接收电子的面积,实验证明检波效果十分理想,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管诞生了。这表明
A.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 B.科技进步得益于继承和创新精神
C.英国在电子领域领先世界 D.弗莱明的成功得益于大胆的实验
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英国关于工作日的工厂法变化:14世纪中期到17世纪末期,强制延长劳动时间;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强制缩短劳动时间。导致这种变化的内在动力是
A.法律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 B.不同利益主体彼此之间博弈的结果
C.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生产矛盾 D.无产阶级形成后为维护利益的斗争
7.18世纪,英国商人开始运用一系列销售技巧,包括市场调查、折扣计划、传单、报纸和杂志告以及不满意退货的承诺等来促进商品的销售。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 B.商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自由主义强化竟争意识 D.传统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8.洛克菲勒于1870年组建美孚石油公司时其资本只有100万美元,但到1879年美孚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1882年美孚石油公司改组为托拉斯,有14个石油公司加入。“美孚现象”的实质是美国
A.国家干预经济的反映 B.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 D.应对国际竞争的手段
9.《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0.19世纪,英国食品市场上掺假、制伪、掺毒等现象不断发生并愈演愈烈,构成了当时英国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城市化使传统食物不能满足需要 B.工业革命带来了食品贸易扩大
C.工业革命改变了民众的饮食结构 D.工业化改变了食物的来源途径
11.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1898-1908年盛行于法国的野兽派画家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这表明
A.工业革命带来贫富分化 B.启蒙理想与现实差距拉大
C.西方工业文明遭到质疑 D.城市发展阻碍了文明进步
12.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早在数千年的时候,当时如果想要把热能转化成动能的话,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我们人类和动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之中把摄入体内的能量转换成肌肉的运动。……工业革命为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能源转换的问题。”工业革命哪一发明为我们解决能源转换问题
A.蒸汽机车 B.轮船 C.珍妮纺纱机 D.改良蒸汽机
13.1814年瑞士人汉斯在听说了格拉斯哥的一个锁匠通过自我奋斗、成为拥有4家纺织厂的老板的故事后,写道:“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和其他些工业城镇里那些富有的工厂主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的。”这可以佐证当时
A.社会需求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B.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的变化
C.科技发明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 D.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日益结合
14.20世纪初,一位美国资本家主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提出一种比个人所有更好的资金管理方法。我们可以把钱存入国库或者各州财政部,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任何国家或者州的立法机构都无法保证这些资金能够比现行方法管理更有效地为人类谋福利。”由此可见该资本家主张经济上的
A.社会主义 B.重商主义 C.自由主义 D.混合主义
15.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一方面是由于天主教传教士正在受到迫害,一方面是由于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这种态度的转变是因为
A.中国的文化专制政策 B.欧洲近代科学的兴起
C.启蒙思想比中国先进 D.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16.贸易政策
以下是学者在其著作中对贸易政策问题的相关叙述:
①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工业中心战胜南方的棉花、烟草种植者而告终。前者是十足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后者主张自由贸易。②美国总统格兰特(1869—1877)断言:“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并因此获得满意的结果。……近两个世纪以来,英国感到接受自由贸易较为适宜,因为它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已不能再给英国带来好处。”③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麦金利税率。1897年,丁利法案再一次提高关税率。不久,面对具有危险竞争能力的美国工业品的泛滥,欧洲发达国家不得不筑起关税壁垒。④“托拉斯”一词于1882年首次问世,石油、钢铁、食品、铁路和烟草都掌握在飞速发展的垄断集团手中。内战结束后的三十年里,美国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七倍。美国煤产量已和英国煤产量相当,钢铁产量是英国的两倍,铁路总长度则是英国的九倍。⑤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输出自由汇兑、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理论,但这种理论是针对他人而言。为了否定发展中国家保护自己民族工业的权利,削弱政府在这些国家中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应运而生。
——以上材料整理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结合所学,针对以上材料中的史实或观点发表你的看法。要求:从材料的五个部分中任选其三,分别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C
【详解】
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其强调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C正确;ABD项都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因此在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展示了巨大成就,C正确;AB说法与英国展品巨大的原因无关,排除;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叶,D排除。故选C。
3.D
【详解】
根据“英国议会先后颁布了20多个工厂法,在这些法令中对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龄、每天的劳动时间、工作的环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规定。”可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更加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与议会无关,排除A;阶级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中的内容并不是福利国家制度,排除C。
4.B
【详解】
根据题干“(英国)当时总共有42条运河计划修建,需耗资650万英镑。1792年……人们的投机热情像瘟疫般地传播。运河的股票为当地商人、工厂主和土地所有者踊跃争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商业的迅速发展,出于商业流通的需要和人们投机的热情,英国出现了修建运河的高潮和人们购买运河股票的狂热现象。据此可知,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业贸易扩展,商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故B正确;价格革命出现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之后,故A错误;CD这两项所述均没有在题干信息中体现,故CD错误。
5.B
【详解】
根据“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充分利用‘爱迪生效应’”,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管,说明科技进步得益于继承和创新精神,故选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并非以电子管的发明为标志,排除A;材料没有对比,不能得出英国在电子领域领先世界,排除C;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点睛】
6.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家通过压榨工人,延长工作时间来获取高利润。但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工人阶级的不断反抗,资本家被迫缩短劳动时间以稳定劳动秩序。所以出现这种变化的内在动力是法律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故选A;BD项是外在动力,排除BD;C项不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不是导致变化的动力,排除C;
7.D
【详解】
根据“英国商人开始运用一系列销售技巧,包括市场调查、折扣计划、传单、报纸和杂志告以及不满意退货的承诺等来促进商品的销售”可以看出,传统的消费观念及营销方式正在发生变化,D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生活水平,排除A;材料与商品生产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自由主义,排除C。
8.B
【详解】
根据“1879年美孚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1882年美孚石油公司改组为托拉斯,有14个石油公司加入。”可得出这体现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产生的垄断组织,根据所学可得出垄断的出现属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干预,排除A项;CD项都不是实质的体现,排除CD项。故选B。
9.D
【详解】
根据题干“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夕,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许多国家沦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材料所反映的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各地紧密联系起来,故D项正确;小农经济解体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排除B项;清政府严格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故选D。
10.D
【详解】
根据“19世纪,英国食品市场上掺假、制伪、掺毒等现象不断发生并愈演愈烈,构成了当时英国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可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提高,食物的来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造成制假的技术也提高,故D项正确;A项不是其背景,排除A;材料与贸易无关,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制假现象的背景,而不是民众饮食的变化,排除C。
11.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野兽派画家追求强烈的画面效果和情感表达,以表现主义展示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表明西方工业文明遭到质疑,C项正确;工业革命带来贫富分化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等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启蒙理想与现实差距拉大,B项错误;城市发展阻碍了文明进步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
12.D
【详解】
“把热能转化成动能”、“工业革命为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能源转换的问题”说明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转换是指从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结合所学可知改良蒸汽机是符合上述条件的,故选D;AB是交通方面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纺纱的机器,不符合题意,排除。
13.B
【详解】
材料“都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的”体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强调的是拼搏、进取的意识,B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需求问题,A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排除。故选B。
14.C
【详解】
根据“没有人提出一种比个人所有更好的资金管理方法”,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大增,要求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的自由风气。第二次工业革命近于完成之际,欧美资本主义发展到私人垄断组织阶段,在自由放任的经济环境中,自发完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选C;A不是资本家的经济主张,排除;工业革命前盛行重商主义,排除B;根据“没有人提出一种比个人所有更好的资金管理方法”可知,材料强调自由主义,排除D。
【点睛】
15.D
【详解】
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为了掠夺更多的生产原料,因此,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故选D;A无法说明“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排除;文艺复兴后,欧洲近代科学已兴起,排除B;C无法体现“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排除。
16.参考答案示例:
①美国南北战争的根源在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矛盾。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作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引进英国机器设备,主张降低关税、自由贸易。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主张保护民族工业,要求提高关税,实施贸易保护。南北战争以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获胜而告终,美国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②格兰特认为英国从贸易保护转向贸易自由。英国在近代早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以此维护本国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利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增强国力。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海外殖民地的不断扩展,加之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由此从贸易保护主义转向贸易自由政策,以用其大量工业产品占领更多世界市场。
③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美国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关锐,鼓励出口,美国工业品冲击欧洲市场。英国等传统工业国家提高关税,改变贸易自由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以进行对抗。双方的贸易争端,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④19世纪后期,美国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托拉斯”等垄断组织遍布石油等生产领域,并在工业生产能力方面逐渐超越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⑤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转向自由贸易政策,主导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一贸易自由政策一方面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与发展,另一方面带有贸易霸权主义的色彩。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从材料的五个部分中任选其三,分别论述,因此应该对每一个论述都结合其时代背景进行阐述。如①阐述的是南北战争的根源,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矛盾。②与英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关,即英国在近代早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以此维护本国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利益,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增强国力。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海外殖民地的不断扩展,加之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由此从贸易保护主义转向贸易自由政策,以用其大量工业产品占领更多世界市场。③与美国的贸易政策有关,即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美国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关锐,鼓励出口,美国工业品冲击欧洲市场。这种情况下英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由此加剧了双方的贸易争端。其他④、⑤等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展开阐述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