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乡 愁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乡恋是什么?是艾青的执着——即使变成一只鸟,即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也要用斯哑的喉咙歌唱;是余光中的忧愁——似一枚小小的邮票,如一张窄窄的船票,像一方矮矮的坟mù,是一弯浅浅的海xiá。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执着( )
一枚( )
坟mù( )
海xiá(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
2.朗读《乡愁》这首诗时,应采用的感情基调是
( )
A.慷慨、悲壮
B.欢快、幸福
C.深沉、怅惘
D.轻柔、平淡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和重音的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新娘/在那头
C.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D.母亲/在里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新诗领域,余光中是艺术至上的拥护者;而在散文方面,他认为,通过教育的普及,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文学是有机会兼顾艺术化的。
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C.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5.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乱、动荡、天灾往往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乡愁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感。
②不管是“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或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还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都是站在异乡的大地上,远望苍茫,发出最为动人的乡愁呼唤。
③也难怪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个庞大的文学命题,留下了数不清的乡愁文字。
④古人背井离乡成为游子,乡愁就成了他们生命中绕不开的主题。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6.乡愁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诉不尽的主题。阅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诗句。
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李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缠绵愁思;乡愁就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 , ”的不尽情思;乡愁就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 ”的悲苦哀思;乡愁就是王湾《次北固山下》“ ? ”的淡淡相思。?
7.学完课文后,班级开展“品味乡愁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推荐古诗]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请你为其中的“思乡篇”推荐一首古诗,并写出推荐理由。
(2)[策划广告]
家乡美食的味道,印记在游子心中。请你为家乡的一种美食策划一则广告语。
(3)[撰写串词]
班里举行诗歌朗诵会,请你为余光中的《乡愁》和舒兰的《乡色酒》撰写串词。
乡色酒
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
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念
邱春潮
①我和父亲从村子向南走。春草蓬蓬勃勃,在风的簇拥下,跳着热情的探戈,捎来春天的气息。池塘边柳树刚刚发芽,鹅黄隐约。水面上有几只鸭子在凌波微步。我想起父亲第一次教我学游泳,就是在这方池塘。父亲扛起我,蹚着水,朝池塘中间慢慢走去。我坐在父亲肩头,恐惧而欢乐。父亲将我平放在水面,双手托着我。我的手和脚开始慌乱无序地砸向水面。水花四溅,我尖叫连连,父亲不住地笑。
②池塘是我的伊甸园。春天有花的姹紫嫣红,夏天有蛇的惊心动魄,秋天有鸟窝里的失望和惊喜,冬天的河面会飘过少年鞋底摩擦的声音。我记得脚掌踩到河蚌的滑溜感,记得一条大草鱼狡猾的尾巴,记得芦柴中的萤火。父亲会把数量众多的萤火虫放到透明的酒瓶中,放到昏昏欲睡的我的床头。萤火的光芒,一直照到梦境里。
③我和父亲沿着小路向南走。偶有熟稔的乡亲停下脚步,寒暄几句。每年,都要回老家几趟,多为祭祖怀先。纸钱一沓,不值几文,父亲却执意要到本家叔叔小店处购买。母亲近来多次唠叨,说父亲有老年痴呆症的症状,血压偏高,却独爱花生米,隔三岔五,不多,也就一小碟,在微波炉里放一分钟,取出当下酒菜,吃得不亦乐乎。一个人对年轻时的喜好,在年老时会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倔强。
④我和父亲走在小路上,像走过故乡的前世今生。三十年前,父亲健步如飞;三十年后,父亲步履迟滞。我看见父亲的背像越拉越满的弓弦。池塘萎缩,鸟巢萎缩,人也在萎缩,甚至,故乡的地理概念也在萎缩。曾经,故乡在我的眼里,等同于世界。我觉得,宽阔的河面,穷尽一生也无法泅渡;长长的砖头路,足够用一生去奔跑。如今,老屋萧条,早已坍塌,仅余墙垣,真个是“城春草木深”了。不久的将来,故乡也将走进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菊花产业基地。古远村庄将迎来它的涅槃重生。
⑤左手憧憬,右手追忆。也许,我们需要一座能安放身体和幸福,也能盛放记忆和乡愁的所在。
⑥每次回去,我都会让二叔打开锈迹斑斑的院门,进去走一走,看一看。厨房门前的梨树早已枯死,只有两棵柿子树岁岁枯荣,每年秋天捧出馨甜的果实,给我和孩子一个回去的理由。
⑦“所有的村庄销声匿迹/我把自己寄给虚无/我硕大的悲伤是什么样子?/……这空空如也的日子袭来/我两手空空,站在祖母的秧田里傻笑。”(《回到村庄,我把自己寄给一条河流》)
⑧我和父亲走过小路,来到春天的田头,祖母生前劳作于此,逝后安息于此。我记得她挎着柳筐拾麦穗的样子。烈日炎炎,她永远是最后的“拾麦穗者”,在全家人的焦灼等待里缓缓走来。她缓慢地走过我脚下的这条小路,走进十年左右不见光明也没有声音的日子,直到皈依黄土,成为庄稼的一部分。她对我的爱,近乎溺爱。我藏到她身后,躲过母亲的扁担和腰带。她的小木箱里永远为我留着甜香的糕果,哪怕因为等待而霉变。
⑨我和祖母出生于农历同一天。每年生日前夕,父亲都会领着我,到祖母坟前烧些纸钱。
8.赏析文中的画线句。(4分)
春草蓬蓬勃勃,在风的簇拥下,跳着热情的探戈,捎来春天的气息。
9.文章第⑦段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4分)
10.文章标题《故乡念》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11.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故乡的认识。(4分)
答案
1.(1)zhuó méi 墓 峡
(2)斯—嘶 弯—湾
2.[解析]
C 《乡愁》抒发了诗人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所以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是深沉怅惘的。
3.[解析]
C 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和重音标注应为: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4.[解析]
A B项,有歧义,“几个学校的领导”可改为“学校的几个领导”;C项,搭配不当,“提高”与“精神”不能搭配,可删去“和独立自主的精神”;D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更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体育价值观”。
5.[解析]
C ④句提出“乡愁”的主题;①③句解释乡愁文字出现的原因;②句列举人物事例,概括乡愁。
6.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7.(1)示例:李白的《静夜思》。推荐理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2)略。
(3)示例:一首《乡愁》,情感真挚,我们可以想象出诗人余光中“在这头”,望着“在那头”的大陆的情景,挥之不去的思乡情郁结于诗人心间。接下来朗诵的舒兰的《乡色酒》一诗,其间有人月同圆的欢乐,亦有物是人非的凄凉,请大家一起来品尝这杯“乡色酒”中蕴含的故园之恋。
8.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簇拥”“跳着热情的探戈”赋予风和春草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草的蓬勃生机,表达了“我”对故乡春景的喜爱之情。
9.[解析]
分析引用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上,“所有的村庄销声匿迹”“我硕大的悲伤”反映了“我”的情感;引用诗句本身亦可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学色彩。结构上,引出下文写祖母的相关内容。
[答案]
内容上,写出故乡物是人非的变迁带给“我”的伤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学色彩;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对祖母的回忆和怀念。
10.[解析]
本文按照空间顺序写作,随着空间的转换抒发作者的情感。第①②段,“我和父亲从村子向南走”,回忆了“我”的童年时光,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第③段,“我和父亲沿着小路向南走”,与熟稔的乡亲寒暄、购买本家叔叔小店的纸钱,透射出浓浓的乡情;第④~⑥段,“我和父亲走在小路上,像走过故乡的前世今生”,表达了对故乡物是人非的伤感;第⑦⑧段,“我和父亲走过小路,来到春天的田头”,追忆慈祥的祖母,表达了对祖母的怀念。
[答案]
①对童年生活的怀念;②对乡情的眷恋;③对故乡物是人非的伤感;④对祖母的思念。
11.[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结合文本来分析。“盛放记忆和乡愁的所在”,这是故乡的特质;“故乡也将走进历史”“古远村庄将迎来它的涅槃重生”,表明故乡是在发展变化的。
[答案]
(示例)①故乡是盛放记忆和乡愁的所在:它记录了我们过去的美好时光,也是我们辗转一生、永远可寻的精神归宿。②故乡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逝去的往昔、发展的现在以及焕发生机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