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藏族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及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并能用固定的声势动作边唱边律动,体会藏族歌曲的特点。
3、学习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能边唱边律动。
教学准备
电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1、师生随琴声问好。
2、律动《唱呀,跳呀》。(PPT出示图片及音乐)
师:真棒!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开始新的学习吧。首先我想请同学们看看一个神奇又美丽的地方。
3、播放藏族风光片导入新课。(配上背景音乐《青藏高原》的PPT图片播放)
师:这里有辽阔的草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雄伟的布达拉宫;有可爱的藏羚羊、草原之舟——牦牛;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喜欢吹长长的喇叭,他们爱喝青稞酒、酥油茶;他们热情好客,会给远道而来的朋友敬献洁白的哈达,并送上祝福语:扎西德勒!
师:你们知道这是我国的什么地方吗?从他们的习俗、服装能看出是哪个民族?(学生回答,老师解说。)
师:让我们学说藏族祝福语:扎西德勒。
师:我们来听一首藏族民歌好不好?
4、学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PPT出示歌单及歌曲范唱)
(1)请学生聆听歌曲,说说歌曲唱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2)再听,歌词里唱到了什么?有不懂的地方吗?
(3)“查拉羊卓拉”是什么意思呢?请看答案。(PPT展示)
(4)请学生随歌曲用“X
X”(拍手、拍肩)拍节拍感受歌曲。
(5)请学生随琴用“la”哼唱曲谱。
(6)按节奏读第一段歌词。
(7)随琴逐句套唱第一段歌词。
(8)重点练习歌曲中的附点音、第二乐句连音与断音的唱法。
(老师演唱没有附点的音和有附点的音,请学生比较并练习附点音;演唱连音与断音,请学生体会并练习。)
(9)听前奏演唱第一段歌词。
(10)请学生按学习第一段歌词的方式学唱第二段歌词,教师随机指导。
5、学习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1)师:同学们刚才学得很不错。老师今天还请来一位小老师教同学们音乐知识,请你们认真听讲哦。
(2)播放《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微课。
(3)看PPT图示(教材图片),请学生说说这条曲子有几条小节线、几个小节。
(4)数一数《多快乐呀多幸福》有多少小节。
6、全班分四大组,每大组演唱四个小节(一个乐句)接龙演唱歌曲。师生共同评价每个小组的演唱。
7、听前奏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8、边唱边律动。
(1)PPT出示律动节奏谱,师讲解示范。
学生试着慢速练习,看谁最先学会。
请学会的同学上台表演一段,大家评价。
全班一起随着《多快乐呀多幸福》的录音范唱边唱边律动。
(3)随着《多快乐呀多幸福》的伴奏边唱边律动。
9、总结评价。
(1)师:歌唱得好听,律动也很整齐,同学们刚才的表现一级棒!我想请你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节课最让你开心的是什么?你喜欢藏族的歌曲吗?
(2)师:同学们学得开心老师也很高兴,希望你们能了解更多的藏族歌曲,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课后自评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抓住学生心理,营造乐趣课堂。比如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的课前律动《唱呀,跳呀》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导入新课运用PPT播放西藏的自然、人文风光画面,帮助学生了解所学歌曲的相关文化,理解歌词内容,并激发学生对藏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运用有效方法,突破学习难点。比如让学生通过听辨、比较老师的演唱,感受附点音与非附点音、连音与断音的区别并加强练习,突破歌曲演唱难点。用PPT图示,让律动方式一目了然,并进行由慢到快的练习,解决边唱边律动的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学习音乐知识。课中选用跟学生同龄孩子解说的微课视频,学习小节、小节线、终止线的音乐知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直观的讲解让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本课紧扣“乐趣课堂”要点,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充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