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江苏教育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0、81页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口算的方法,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会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使学生学会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条理第思考,并能有次序地表述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
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能够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电脑出示:
口算下面各题。
14-6
5+7
32+4
48-7
58+2
67-7
12-4
64-50
13-5
46+9
43-20
78-5
师:我们先来复习一组口算题。请小朋友直接报出得数。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多媒体显示例题画面)引入
有三个小朋友在玩画片,他们分别有多少张画片?你能根据这三个条件,提一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电脑出示三个问题:
(1)小军比小华多多少张?(小华比小军少多少张?)
列示
(
2)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小丽比小华少多少张?)
列示
(
3)小军比小丽多多少张?(小丽比小军少多少张?)列示
师:在这三个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33-30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
30-8和34-8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但和过去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同。个位上0减8或4减8够减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的两位数减一位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
三、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问:先来看30-8这道算式可以怎么算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学具帮助我们思考啊?(同桌交流探讨算法)
学生汇报不同算法。
(1)摆小棒:3捆小棒表示30,怎样从3捆小棒里拿走8根?
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电脑演示拆小棒。(先摆3捆,再从中拿出1捆拆开,从中去掉8根,所剩下的2根和2捆合起来就是22根)
(2)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计算过程。可以先算10-8=2,再算20+2=22
板书:先算10-8=2,再算20+2=22
师:请小朋友互相说说,怎样计算30-8。(指名说)
2、说完之后你能不能用解决这道题的办法计算34-8呢?
想好之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1)问:34-8可以怎样计算呢?我们一起用小帮摆一摆:先拆开一捆小棒,从10根里拿走8根,
然后把剩下的2根和24根合起来。也就是先算10-8=2,再算24+2=26。
还可以怎么摆小棒呢?先拆开一捆小棒,和原来零散的4根合起来是14根,再从14根
里拿走8根得6根,最后把剩下的6根和20根合起来。也就是先算14-8=6,再算20+6=26。
(2)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计算过程。可以先算14-8=6,再算20+6=26
板书:先算14-8=6,再算20+6=26
师:请小朋友互相说说,怎样计算34-8。(指名说)
3、问:请小朋友比较一下30-8和34-8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和过去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两位数减一位数遇到个位不够减时,需要从被减数的十位退1当作10再来减,这样的减法叫退位减法。
补充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四、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第1题。
师:请小朋友打开书第81页,看想想做做第1题,
在下面写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校对。
2、第2题:
电脑出示第一组题。
问:你能直接口算出得数吗?分别说说是怎么算的?
问:这一组题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计算这一组题的时候,我们都是先算10-3=7,再把7和剩下的几十加起来。
师:请小朋友独立计算剩下的两组题。(校对。)
问:第二组题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第三组题呢?
3、想想第3、4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并计算。
五、总结课题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与以往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有
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计算的时候个位上的数减一位数不够减,可以从十位上退一个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最后把得到的数和剩下的几十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