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 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 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09 06: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教学设计
课题 《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解读课标 “新课程的标准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数学教学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因此,在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时,我充分利用课本的主题图中的已知条件“大客车有45座,已经上车了30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顺势复习旧知,为学生顺利的进行知识迁移做好了铺垫。
解读学生 本班共有学生54人,前段时间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过程,也就是学生能类推出本节课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枯燥的计算他们并不感兴趣,所以。赋予课堂生动的讲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非常重要。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这节课,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拔计数器等,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在自主合作探索中获取知识和锻炼。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再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难,他们可以利用掌握的知识通过迁移来突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得数。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感受探索、寻求口算方法的不同策略,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口算能力,获得可以根据已有知识、方法学习新内容的初步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思考、交流、倾听,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体会学习的成功,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口算方法的理解。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复习以巩固练习,以练习法为主,激趣导入用情景导入法,学习新知用合作探究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复习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
观察比较
反馈点拨
练习检测
总结全课。
练习检测 根据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开火车。60-10=()+7=( )+20=( )+3=( )-40=( )
对口令
例4:大客车有45座,已经上车了45人,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怎样计算45-30等于多少
试一试:45-3
观察比较45-30和45-3,它们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想想做做第1题,先在计数器上拔一拔。再填出得数。
想想做做第2题
同学们想不想做游戏?
请看,这个游戏是什么?
看谁算得既快又准确。
(这列火车开得非常的顺畅。),接着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游戏又是什么?
我要选四个同学跟我一起对口令,看谁是最勇敢的?54=50+( )。
(反应真快!),接着第二个,68=8+( )。
(很好!),下一个74=( )+70。
(声音真响亮!),最后一个56=( )+ 6。
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
同学们想去动物园吗?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参观动物园,我们准备出发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上车的30人坐了多少个座位?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你和茄子宝宝提出的问题是一样的。谁能将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说得非常完整!),请同学们一起复述一次,老师把它写下来。
怎样求出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对了!),用大客车有的座位,去掉30人坐的座位,就可以求出还有几个空座位。
怎样计算45-30等于多少?
(真聪明!)。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用桌面上的小棒摆一摆。
(刚才同学们都摆得非常的认真!),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摆法跟大家一起分享。
请你告诉大家怎样摆45?
那又怎样减30呢?
为什么要从4捆里面去掉3捆。
最后得数是多少?
(掌声送给她!),请同学们看到老师上面又是怎么摆的?跟你们摆的一样吗?
除了摆小棒,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计数器互相拨一拨。
(同学们都动手操作了!),谁愿意上来到讲台上拨给大家看看。
请你告诉同学们怎样拨45?
那减30,又怎样减?
最后计数器的珠子合起来是?
(真像个小老师,说得头头是道。),除了刚才的两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对了,还可以用分一分的方法,那把谁分呢?
接着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请同学们把它读一读。刚才三种方法的结果都是等于几?
说明我们已经算对了。这样就完成了吗?
这道题的单位是什么?
请男同学将答读一次。接着我们一起来看试一试两位数减一位数,45-3又有几种方法计算?
谁能用小棒演示给大家看看?请你告诉大家怎样摆45?
那又怎样减3呢?
为什么从5根里面去掉3根?
最后的得数是多少?
在计数器上又怎样拨?
减3,又怎样减?
最后合起来是多少?
分一分呢?


请同学们集体读一读。(读得真响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5-30和45-3的过程,它们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老师为你点赞!),两位数减整十数要从十位上减,两位数减一位数要从个位上减。同学们会计算了吗?

接下来我们来挑战一下,敢不敢?
请同学们看到想想做做的第一题,请同学们读一次题目。
谁来说说54-20在计数器上怎样拨珠子?
54-2呢?
(掌声送给他!),86-50又怎样拨呢?

86-5呢?
接着我们再来看第二题。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课本上写。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写对了没有?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请同学们一起回顾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时,要从哪位上减?
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呢,又从哪位上减?
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请同学们课后做课本的第六题至第八题。
想。
开火车。
火车、火车这里开。
对口令。
54=50+(4)
68=8+
( 60 )。
74=(4)+70
56=(50)+6
想。
有一辆大客车,这辆大客车有45个座位。
已经有30人上车。
坐了30个座位。
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大客车有45个座位,已经有30人上车,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大客车有45个座位,已经有30人上车,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45-30
摆小棒。
先拿4捆,再拿5根,合起来就是45根。
从4捆里面去掉3捆。
因为30是整十数。
15。
一样。
在计数器上拨珠子。
同桌互相拨珠子。
先在十位上拨4颗,再在个位上拨5颗。
从十位上减掉3颗。
15。
分一分。
把45分成40和5。
40-30=
10。
10+5=15
都是等于15。
还要写上单位名称和回答题目里的问题。
单位是“个”
三种。
先拿4捆,再拿5根,合起来就是45根。
从5根里面去掉3根。
因为3是一位数。
42。
在十位上拨4颗,个位上拨5颗。
从个位上去掉3颗。
合起来是42。
把45分成40和5,先算5-3=2,40+2=42
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
不同的地方是:45-30时,是两位数减整十数要从十位上去减,45-3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要从个位上减。
会了。
敢。
读题目。
先在十位上拨5颗,个位上拨4颗,减20从十位上去掉2颗,最后合起来是34。
先在十位上拨5颗,个位上拨4颗,减2从个位上去掉2颗,最后合起来是52。
先在十位上拨8颗,个位上拨6颗,减50从十位上去掉5颗,最后合起来是36。
先在十位上拨8颗,个位上拨6颗,减5从个位上去掉5颗,最后合起来是81。
写完了。
写对了。
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从十位上减。
从个位上减。
设计游戏活动,主要是以学生学过的口算为基础,可以为学习新内容作铺垫。
以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为背景素材,可以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数学的现实性,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探究算法时,鼓励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动手操作、主动思考、探索,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在交流、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不同的算法,发现共同的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由此顺利理解并水到渠成地形成了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通过观察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楚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是不同的。
通过拔计数器,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分别是从哪位上减。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对比练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口算方法,简化口算过程,以形成相应的口算技能。
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例4:大客车有45座,已经有30人上车,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45- 30=15 (个)
40 5 先算40-30=10
再算10+5=15
10
答:还有15个空座位。
试一试:
45- 3=42

40 5 先算:5-3=2
再算:40+2=42
2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摆小棒和拔计数器特别感兴趣,我放手让孩子进行操作,引导孩子边操作边思考。同时在课堂中我采用鼓励和表扬的形式,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我都给予了适当的评价,让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要保持课堂每分钟都在认真听讲是比较困难的,回顾本节课,存在的不足还有很多,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课堂调控能力、把握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还需要多加学习和磨炼。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 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