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英雄雨来》 知识讲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小英雄雨来》 知识讲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8 19:59: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小英雄雨来》
导入:在抗日战争中,除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你们一样大小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学习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简介作者
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小英雄雨来》《将军河》《深渊》,儿童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快乐的节日》等。
了解写作背景:
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带路的小战士是很多很多的。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多年前那场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整体感知
1.
课文分为几部分呢?每一部分都是讲的什么内容呢?
第一部分:讲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讲雨来掩护区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讲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第五部分:讲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
第六部分:讲雨来并没有死。
2.
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①游泳本领高
②上夜校念书
③掩护李大叔
④勇斗鬼子
⑤河沿上的枪声
⑥雨来没有死
3.
把六个小标题连起来,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课文主要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教师: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我们深入理解课文,学习雨来的品质精神吧!
一、品悟句子。
1.
游泳本领高
默读第一部分,文中体现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的语句有哪些?
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明确:运用了三个比喻句,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雨来游泳的本领很高,在水里也能自由自在地玩耍。我们体会到小雨来很调皮、可爱。
2.
上夜校念书
快速朗读第二部分,思考:雨来在学校学到了什么?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明确: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本侵略者作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因为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智救交通员、勇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思考:雨来热爱学习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
明确:“怕揉坏了”“包了个书皮”说明雨来很珍惜课本。“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这是对雨来的细节描写,突出了雨来非常热爱学习。
3.
掩护李大叔
默读这一部分,看看雨来是如何掩护李大叔的,体会他的英雄气概。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明确: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一直朝后院跑去”说明雨来想利用自己引开敌人,以保护李大叔的安全。
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明确:“拧”“捆绑”“推推搡搡”说明了敌人对雨来这个孩子一点儿都不留情,非常凶狠。
4.
勇斗鬼子
默读第四部分,想一想: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鄙手段?雨来又是怎样应对的?
?鬼子给雨来松绑,问他刚才看见谁进来了,雨来说他什么也没看见。(哄骗)
?鬼子给雨来糖和金戒指,雨来不要。(利诱)
?无计可施的鬼子凶狠地殴打雨来,并把雨来拉出去准备枪毙。(毒打、枪毙)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
明确:“像鹰的爪子”运用的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憎恶痛恨。“扭”“拉”“抽”“打”“揪”“拧”这些词语写出了日本侵略者毒打雨来时的动作,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和雨来的坚强。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明确: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鲜血滴在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思考:“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一共出现了三次。使主题更加鲜明,更能反映了雨来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5.
宁死不屈
人们对雨来有怎样的评价呢?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明确: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和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6.
机智逃生
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明确:“像小鸭子”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说明了雨来的顽皮可爱,突出了雨来高超的游泳本领。
7.
思考:雨来能成为小英雄的原因是什么呢?
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同鬼子进行了顽强地斗争,不管鬼子如何哄骗、威吓甚至毒打,他始终不动摇,他具有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英雄品质,他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
8.
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写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为下文雨来跳河逃生作了铺垫,又突出小英雄的生活环境很优美。)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段描写借景抒情,给人以压抑、沉痛的感受,还乡河景色如此美丽,而生活在这里的雨来却没有出现,表达了人们误以为雨来已经牺牲的沉痛心情。)
二、感情升华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敌人勇敢斗争的故事,赞扬了雨来的机智、勇敢及其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转动了千年的历史车轮,便沉淀出了爱国文化。岁月让爱国文化催出了醇香,我不禁陶醉其中。如: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闻一多)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爱国的名言呢?课下搜集一下吧!
(答题时间:10分钟)
【基础知识达标】
一、读拼音,写词语。
ɡē
bo
kàng
tóu
chèn
zǎo

rén

kāi
huāng
zhāng












二、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2.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改变语序,不改变句子意思)
2.
小英雄雨来被鬼子拉到河边。(改为“把”字句)
【素养能力提升】
四、课内阅读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        ,
           。”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
这几段节选自《     》,主要写

2.
把文中画线的部分补充完整。
3.
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
(1)“半天才喘过气来”说明了什么?
(2)“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明什么?
答案
一、胳膊
炕头
趁早
敌人
扒开
慌张
解析:本题考查本课生字的正确书写。
二、夸张
比喻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三、
1.
妈妈怕出危险,不让雨来耍水。 
2.
鬼子把小英雄雨来拉到河边。
解析:考查语序颠倒,语义不变和被字句变把字句。
四、
1.
小英雄雨来 雨来坚贞不屈与敌人作斗争
2.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3.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4.
(1)说明鬼子凶狠毒辣,下手很重。
(2)说明他不屈服于鬼子的武力,要坚决和敌人斗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