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年
月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九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及其有关计算
难点名称
进一步体会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确定的锐角,它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表示这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之比、邻边与斜边之比、对边与邻边之比,它们都是确定的值。如果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不够理解,容易记错边之比,发生计算错误,无法完成推导过程。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节内容需要运用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加以解决,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初学阶段,学生不一定能够仿照推导3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思路和方法自己去推导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导入,已知锐角如何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来调动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究完成3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推导,师生共同总结思路和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完成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推导。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数学课后老师布置了两道数学题让大家回家完成。放学后,小刚发现小明还在座位上,走过去看到小明在思考数学老师布置的题。于是很自豪的说道:“这题我已经做出来了,来,来,来,我来给你讲讲怎么做的。”
提问:小刚是如何做的?
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复习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指名学生回答)。
求出30°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构造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分别求出30°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学生活动1:独立进行计算求值。
学生活动2:小组交流计算的结果。
求出45°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类比求3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思路和方法分别求出45°角的三个三角函数的值。
学生活动1:独立进行计算求值。
学生活动2:小组交流计算的结果。
6、求出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补全30°、45°、60°的三角函数值表。
(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根据计算的结果准确求出45°、30°、60°角的三角函数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思想,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能力。
7、请你根据表格中函数值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记忆它们,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先对表格中一些三角函数值进行变形,多媒体演示。)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记忆规律。
分母记忆规律为:正弦值、余弦值分母均为2,正切值分母为3.
分子记忆规律为:“一二三、三二一、三九二十七。”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8、解决情境导入中的问题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学生回答,教师多媒体展示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解决情境问题。
小结
利用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得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大家需要熟记;
已知锐角可以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数形结合思想和类比思想。
设计意图:通过适时小结,让学生梳理本节所学内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技能的形成和对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和类比)的总结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