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电与电路 本章复习讲义(机构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4章 电与电路 本章复习讲义(机构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15: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章复习
 电流、电压
【专题解读】 1.电流
(1)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表示。
(2)电流的方向:科学上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入电源负极。
(3)电流的单位: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此外还有毫安和微安。
1安=1000毫安  1毫安=1000微安
(4)电流的测量:
①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用电流表进行测量。电流表可用符号表示。
②电流表的使用: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标有“0.6”或“3”字样的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端;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超过所选用电流表的量程。
③电流表的读数:使用“-”和“0.6”两个接线柱,量程是“0~0.6安”,最小刻度值是0.02安;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量程是“0~3安”,最小刻度值是0.1安。
2.电压
(1)电压:电压是电路中形成定向电流的原因,用符号U表示,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用V表示。此外还有千伏(kV)、毫伏(mV)等。
1千伏=1000伏  1伏=1000毫伏
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1块铅蓄电池的电压为2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3)电压的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表用符号表示。
(4)电压表的使用: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必须使电流从标有“3”或“15”字样的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电压表;被测电压的大小不应超过所选用的量程。电压表的读数:使用“-”和“3”两个接线柱,量程是“0~3伏”,最小刻度值是0.1伏;使用“-”和“15”两个接线柱,量程是“0~15伏”,最小刻度值是0.5伏。
例1 (湘西州中考)如图所示,小红正准备将一电表接入电路中,她这是要测量电路中的(  )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电能
 电阻
【专题解读】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电阻用符号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Ω,还有千欧(kΩ),兆欧(MΩ)等。1MΩ=103kΩ=106Ω。
2.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大小还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滑动变阻器:
(1)工作原理:利用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2)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控制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3)连接:串联接入电路中;接线柱使用“一上一下”;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阻值最大处。通过电流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电流。
例2 刘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器材有:玻璃泡破碎但钨丝完好的废白炽灯、标有“6V”的小灯泡L、蓄电池、开关S、酒精灯、火柴、导线若干。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然后用点燃的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可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此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了电阻跟________有关。
 欧姆定律
【专题解读】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可用数学表达式:I=U/R表示。
2.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欧姆定律
(3)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4)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
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例3 (金华中考)某兴趣小组用两节新干电池,规格为“1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等器材,来测导体电阻。请分析回答:
(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滑片移到C点时,发现两表才有示数,示数分别为2V、0.2A。根据以上信息思考该电路的连接方式,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该连接方式,将图1电路连接完整。
(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第二次测量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据图把表中所缺数据填写完整。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1
2.0
0.20
2
2.5
________
3
2.8
0.28
(3)该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同学用这套器材(所有器材不变)和阻值为5Ω、10Ω、20Ω的三个定值电阻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那么电阻两端电压最小能控制到________V。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专题解读】 1.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等于连接在电路中的各电阻之和,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2.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
例4 (厦门中考)如图所示,R1=25Ω,小灯泡L的规格为“2.5V 0.3A”,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S1、S2都断开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6A,求R2的阻值。
例5  如图甲所示,为某水果自动筛选装置,它有一个压力检测点,检测点的电路如图乙,其中,R为压敏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通过移动滑片P来设置一定的标准,从而将重小于一定标准的水果自动剔除。其原理如下:当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压力检测点时,压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也使AB间的电压随之发生变化,当UAB=3V时,机械装置启动,将不达标的小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功能。电源电压恒为9V,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1)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现要使机械装置启动,将重G=1N的水果推出传送带,那么,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R1为多少。
(2)在某次筛选中,先将R1的阻值调为20Ω,选出一定标准的水果后,再将R1的阻值调为15Ω,将前一次选出的水果再次筛选,请你通过计算说明经过两次筛选的水果的重应在什么范围内?
1.通常条件下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
A.玻璃、铁钉    B.汽油、铜块
C.橡胶、陶瓷    D.橡皮、铅笔芯
2.下列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B.横截面积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C.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D.导体电阻由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决定
3.小华想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的亮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4.(衢州中考)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5.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
6.(陕西中考)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小
C.温度为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D.温度降低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第6题图 第7题图
7.(达州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A1示数为I1,电流表A2示数为I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示数为I′1,电流表A2示数为I′2,I2∶I1=2∶3,I′2:I′1=4∶7,则电阻R1∶R2∶R3的比值为(  )
A.2∶3∶4    B.3∶4∶7
C.2∶1∶4    D.4∶2∶1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则出现这种故障的可能原因是(  )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油量表(是由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装而成),金属杠杆的右端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________;当油箱油面下降时,油量表的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油箱装满油时,油量表为最大值(即电流表达到最大值,此时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在某一端),则R0的值是________Ω。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为10Ω,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S闭合,滑片由右端向最左端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在此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V。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________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L2两端电压?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AB/V
UBC/V
UAC/V
2.4
1.4
3.8
12.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5Ω 1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有5Ω、10Ω、15Ω和25Ω各一个。
第12题图
(1)请你在连接错误的一条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2)首先用5Ω的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为________A;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3)断开开关,将5Ω的定值电阻更换成1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4)接下来小明发现不能选用2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衡阳中考)小林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0来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只闭合S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再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源电压不变,求:
 第13题图
(1)电源电压。
(2)电阻Rx的阻值。
参考答案
【重点专题】例1 B 例2 小 温度 例3 (1)如图
(2)0.24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4)2.4 例4 (1)10V
(2)50Ω
【综合应用】例5 (1)将重G=1N的水果推出传送带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R1为30Ω。 (2)经过两次筛选的水果的重应在2~3N范围内。
【巩固提升】1.C 2.C 3.A 4.B 5.D 6.D 7.C
8.C 9.保护电路 减小 20 10.变大 2~6 11.(1)6
不同 (2)L1被短路(或L2断路) (3)不能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重复实验
12.(1)如图 (2)0.5 (3)右 (4)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13.(1)6V (2)2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