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
题
鱼我所欲也
课时
第1课时
明确学习重难点
(一)打扫字音障碍
(二)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三)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二、走近《孟子》及孟子其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人。是战国时的
、
、
。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
”,实行“王道仁政”来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
著作,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孟子》和《
》《
》《
》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三、听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
注意以下词语用法
(1)通假字:
“辟”通“
”,
“辩”通“
”,
“得”通“
”,
“与”通“
”,
“乡”通“
”,
(2)词类活用: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名词作
。
(3)古今异义词:
①、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古义:
今义: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古义:
今义:
3.还要注意以下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
“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
(2)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
”,“受”后面省略了宾语“
”,全句省略了主语“
”。
译文:
五、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观点?
2.本文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什么?
3.由本文要说明的道理概括出的成语是什么?它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六、作业:试背课文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课
题
鱼我所欲也
课时
第2课时
明确学习重难点
(一)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重点)
(二)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重点)
(三)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难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三、探究重点字词句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
“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四、品读“义”的精美语言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五、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1、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2、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你如何评价“新型冠状”病毒来临时,奔赴抗疫前线的钟南山院士?如何评价迎难而上的“逆行者”?请用文字来表达一下你的心声,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