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悬念教学实录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教师出示李商隐《无题》诗幻灯):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教师接着播放《别亦难》一曲,同时用浑厚的男中音演唱,边演唱边打节拍,要学生一起唱,营造了一种凄美忧伤的课堂氛围,师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
师:这首歌,好不好听啊?
生:好听!
师:是我唱得好?还是这首词写得好?
生:老师唱得好。
师:刚才我唱的这首歌,听来凄美忧伤,一往情深,歌词就是我们看到的《无题》,这首诗是谁写的呢?
生(齐):李商隐。
师:对了,是李商隐。(教师出示幻灯)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
师:对于唐朝诗人,大家认为最著名的会是谁?
生(齐):李白。
师:是的,大家会认为是李白或是杜甫吧。但是同学们,对于李商隐的评价,其实也是挺高的啊!(教师出示幻灯并读幻灯内容)
清朝吴乔: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师:李义山,就是李商隐。(再出示如下幻灯,并读幻灯内容)
李商隐不能说是最伟大的诗人,但我们可以说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唐代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
师(指着幻灯):这可不是我说的哟,这是当代著名诗人、学者施蛰存说的。
师(拿出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清代孙洙编选的这本《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居第二位,而王维入选29首、李白入选27首。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教师通过烘托渲染法制造悬念,强化了李商隐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李商隐诗歌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锦瑟》。(教师出示李商隐《锦瑟》诗幻灯)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师:当一个诗人发表了一首诗以后,可能会引来众多粉丝与点评。深圳有一座塘朗山,有一位诗人,登了塘朗山后,写了一首诗歌——《周末登塘朗山
》(出示幻灯并要学生齐读此诗)
周末登塘朗山
塘朗一长啸
清风万里春
拔山气盖世
豪气满乾坤
师:诗歌一发表,结果引来众多点赞,你们知道,这首诗歌的是谁吗?
(此处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纷纷猜测,说出不少当代诗人名字)
师:这位诗人就是——何泗忠。(学生听说是老师自己,欢快地笑起来,听课师生纷纷鼓掌)他把诗歌放在朋友圈,结果许多人点赞,还有评论。(教师出示如下幻灯)(见下图)
(将生活引入教学,学生见到此幻灯,兴致盎然,听课教师发出会心的微笑)
师:你看,我还不是一个什么著名诗人吧,也赢得这么多点赞。同学们,李商隐发表诗歌,那就好多粉丝啊!而且粉丝都是重量级的。他的《锦瑟》,更是赢得千百年来众多粉丝点赞。(教师出示幻灯)
若令举一首诗为中国诗之代表,可举义山《锦瑟》。若不了解此诗,即不了解中国诗。
——笔记《顾随诗词讲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师(指着以上幻灯):这是著名学者叶嘉莹对李商隐《锦瑟》诗歌的评价。(教师出示幻灯)
这是一个陷阱。这是一种诱惑。这是锦瑟的魅力。这是中华诗词的奇迹。这也是一种遐想,一种精神的梦游。
——著名作家王蒙
师(指着以上幻灯):这是著名作家王蒙对李商隐《锦瑟》诗歌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赢得众多点赞的诗歌。诗歌,是语言运用的最高艺术,我们采用朗读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歌。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师出示幻灯)
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师:可见朗读对于读书是多么样的重要。因此,我们今天采用以读为主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歌。
(一)初读《锦瑟》,直觉感受诗歌情调
师:古人读诗会摇头晃脑地读,下面,请同学们初读《锦瑟》,读出诗歌的原初感受,然后我会叫同学说说这种感受。
(学生响应教师召唤,在下面摇头晃脑地读起来,感情饱满,抑扬顿挫)
师:刚才同学们十分投入地读了这首诗歌。下面请同学们读给同座位同学听一下,并互相评价。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兴致勃勃地读给同座位同学听,并认真评价,有的学生禁不住为对方鼓掌,教师走进学生,不时与他们交流)
师:同学们自由读了这首诗,又读给同座位同学听了,好,下面我们请同学来说一说,你读了诗歌后,这首诗给你最原初的感受是什么?
(生纷纷举手,热烈响应教师召唤,有的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深怕教师不能发现他而丧失表达的机会。)
师:好,你先说。
生1:有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师:我们知道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应经是五十多岁,有对华年的追思之感。
生2:写得很美,庄生晓梦迷蝴蝶,虽然是虚渺的,但依然很美丽。
生3:我觉得这是一首悲伤忧愁的诗。
师:喔,悲伤、忧愁。这是你最直觉的感受。她这个感觉怎样?
生4:比较准确。但我觉得有些悲而不怨、哀而不伤。
师:感觉很准确。好,那请你按你的直觉感受把这首诗歌读一下,好不好?
(生4读,读完,学生热烈鼓掌)
师:她读得怎样?哪个同学评价一下?
生5:她读得温柔,委婉,节奏比较舒缓。
生6:她把握住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了一种怅然若失的忧伤。
师:评价中肯。她的确是读出了自己的原初感受。下面,我们叫一位男同学读一下,因为李商隐是男的哦!你来读。
(生7站起来)
师:大家注意观察一下,看他读时,开口度是大还是小还是适中,也就是说嘴巴是张得大,还是小,还是适中,好,你开始读吧!
(生7抑扬顿挫地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读完后,学生热烈鼓掌)
师:他读得如何?
生8:别看他是位男同学,感情却十分温柔细腻,将我们带到了那种凄美忧伤的情境。
师:你的评价很准确,也很诗意。你注意观察没有?他读的时候,开口度是大还是小还是适中?
生8:有时大,有时小,有时适中。
(生笑)
师:从整体来看,张嘴是大还是小还是适中?
生8:整体来看,我觉得他开口度不大不小,比较适中。
师:你观察还是比较仔细。是的,他读这首诗时,嘴巴张得不大不小,确实是比较适中,这也是诗歌本身的韵脚决定的。诗人写诗,尤其是古代诗人写诗,是讲究声韵的。李商隐这首诗,韵脚开口度都比较适中。(出示幻灯)
弦xin、年nin、鹃jun、烟yn、然rn
师(指着幻灯):读这些韵脚时,嘴巴适度张开,即开口度比较适中,所以,李商隐写诗不是随意的,这种开口度适中的字眼,就适合表达一种比较温婉哀伤的情感。开口度大的,适合表现一种豪情,一种兴奋的情感。(教师出示孟郊诗歌《登科后》幻灯并要学生齐读)
昔日龌龊不足夸,ku
今朝放荡思无涯。y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hu
师(指着《登科后》诗歌幻灯):这首诗歌的韵脚,开口度是大还是小,还是适中?
生(齐):开口度大。
师:对了,开口度大,我们根本不需了解诗歌意思,只一读,就知道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情感是什么?
生9:狂喜,有些得意洋洋,心花怒放。
师:感觉完全正确。这首诗是哪个写的呢?原来是唐朝一个诗人孟郊。这首诗歌的标题叫《登科后》,即诗人高考考上后,一种情感的流露。金榜题名,扬眉吐气,自由自在,这一情感,从诗歌韵脚夸(ku)、涯(y)、花(hu)的读音就可以体会到,这些字,开口度都比较大。因此,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的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李商隐正是用这样的韵脚,将自己的悲情人生加以审美化,情调才悲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韵脚字眼读音轻重程度居中,发声时开口合口程度居中。不是说随便选个字就放进诗歌中的,这里是有‘来头’的。以上,我们通过初读诗歌,直觉感受了诗歌情调。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下面我们再读诗歌,探究诗歌思想内容。
(二)再读《锦瑟》,探究诗歌思想内容
师:人教版这个诗歌单元挺有意思的,你们发现没有,就是每篇课文中,给每个诗人配了一幅画像。你们看,在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中,就给李白配了这样一幅画像。(教师出示李白画像幻灯)
(李白)
师(指着李白画像):你们观察一下李白的外貌气质如何?
生10:眉毛上扬,杏眼,胡须飘逸,有仙气。
师:对了,你观察仔细,概括准确,这就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面对蜀道难,他可以大喊一声:噫吁嚱,危乎高哉!
哎呀呀,这蜀道好高好高呀!这一呼喊,充满浪漫精神。杜甫是喊不出来的。我们来看,在杜甫《登高》诗中也配有一幅杜甫画像。(教师出示杜甫画像幻灯)
(杜甫)
师(指着杜甫画像):你们再观察一下杜甫的外貌气质如何?
生11:眉毛紧锁,眼睛充满忧郁,胡须下垂,愁眉苦脸,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师:同学们对两位诗人的外貌气质概括得很准确。李白是浪漫的,杜甫是现实的。然而,古代没有照相机,文人的许多画像是根据他们作品风格揣摩画出来的。现在,我要你用《登高》中的诗句来概括杜甫这幅画像,你会用登高中的哪句诗?
生11:艰难苦恨繁霜鬓。
师:为什么用这句诗?
生11:因为艰难苦恨,可以概括他的神,即内心愁苦,繁霜鬓,可以概括他的形,即白发苍苍。
师:不错,选得很好,这句诗的确非常适合配杜甫的这幅画,可以说是画龙点睛。前面说了,古代没有照相机,这些画,其实都是后人根据他们作品的风格特点揣摩出来的。同样,教材在李商隐的《锦瑟》中配了李商隐一幅画像。(教师出示李商隐画像幻灯)
(李商隐)
师(指着李商隐画像):有人说,这幅画像,就是根据《锦瑟》一诗画出来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李商隐画像,并请你们用《锦瑟》中的诗句来描摹李商隐画像的神韵,好不好?想好后,同桌还可以讨论。
(教师采用图文对照法设置悬念,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学生带着好奇心,认真钻研诗句,揣摩图画,不一会儿,各小组兴致勃勃地商讨交流起来。听课教师为这样奇怪的教学设计而惊叹不已。约3分钟后)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很热烈,想必心中有了答案,下面,我叫同学来说一说,你是用《锦瑟》诗中的什么诗句来描摹李商隐画像的神韵的?
(生纷纷响应教师召唤,举手回答老师问题)
生12:我觉得可以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诗歌来描摹李商隐画像的神韵。
师:你为什么用这两句诗来概括李商隐画像的神韵?
生12(学生边说边用自己的身手演示):画像中的李商隐身躯微微弯曲,背着手,侧着身,双脚似乎要动,给人一种回首一看的感觉,这回首,好像是在追忆什么。这一副神态,不正可以用此情可待成追忆来描摹概括吗?
师:观察仔细,言之有理,那只是当时已惘然从画像中哪儿可以看出呢?
生12:看李商隐回眸的眼神,他并不是回眸一笑,而是眼神中有些迷惘,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师:所以对应了诗中的哪个地方?
生12: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就是怅然若失。
师:你用这两句诗概括李商隐画像神韵,有道理哟!不错。看看,还有不同说法吗?
(2016年4月15日,何泗忠老师采用图文对照法设置课堂悬念,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锦瑟》课堂教学之中)
生13:我反复揣摩,我觉得用第一二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来描摹概括李商隐画像神态更妥帖。
师:为什么用这两句,你能说出道理吗?
生13:锦瑟无端五十弦,五十弦,可以寓意李商隐是年过半百。
师:那画像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吗?
生13:画像中李商隐的背部有些弯曲,可见他年纪不小了。
师:人生七十古来稀,是不是,唔,从画像中隐约可以看出,李商隐好像经历了人世沧桑。李商隐写这首诗时,多大年纪啦?
生(齐):46岁。
师:所以《锦瑟》是李商隐诗歌最后的辉煌。五十弦寓意年过半百,不错。那锦瑟无端五十弦中的无端是什么意思?
生13:无缘无故,没来由的意思。
师:那无端二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什么情绪?
生13:有点对光阴消逝的无可奈何的味道。一弦一柱思华年,一个思,就是若有所思的样子。画像回头一望,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那是对华年,即年轻时美好事物的回忆。
师:喔,李商隐回首一望,呵,我快五十了,是不是?回首一望,若有所思。你说得有道理。同学们,被他这么一说,我感觉就是第一、二句诗来概括描摹李商隐画像比较恰当了。看看,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14:我觉得第三、四句其实也可以。
师:为什么第三、四句也可以呢?
生14:庄生晓梦迷蝴蝶,可以说是李商隐对美好事物的沉迷,对过去的怀念。
师:庄生梦蝶,你知道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生14:用了典故。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有一种迷离、执着和向往。
师:那画中有体现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的意境吗?
生14:李商隐曾经像庄周梦蝴蝶一样,沉迷在对美好的事物的追寻之中,那回眸的眼神,看上去也有些迷离、执着和向往。
师:说得很有道理,那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在话中有体现吗?
生14:春心,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所代表的,是一种浪漫而热烈的感情的萌动。望帝托杜鹃,这也是一种至死不休的执着,是一种如痴如狂的热情和希望。他那要动的身躯,他那微微伸出的脖子,仿佛在期待什么,希望什么。
师:揣摩很细腻。经她这么一说,我又觉得她有道理哟!看还有不同说法吗?
生15:我觉得用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概括更好。
师:你又有新看法,能说出理由吗?
生15:这两句中的珠和玉用了比喻。他这么好的人才,却不被朝廷重用,像美丽的沧海明珠,不幸被采珠者遗落在苦海苍茫之中;像玲珑珍贵的蓝田宝玉,却幽闭埋没在岩石层中,怎能不流泪。
师:与这幅画有什么关系?
生15:看李商隐画像神态,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好的感觉。回头一望,眼神蕴藏着苦闷与无奈之情,仿佛潸然泪下。
师:经他这么一说,我又感觉这两句能描摹李商隐画像神韵。有人说,诗歌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对应描摹李商隐画像的神韵,仔细观察,确实有道理,刚才,同学们的解读就证明了这一点。好,我们通过诗文去配画像这个活动,就基本上把这首诗歌的字面意思弄清楚了。
(图文对照教学环节,因为创设的情境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创造空间,同时又有细化的要求作导向,所以学生的学习既主动、热烈又井然有序。)
师:那么,根据诗歌,再参照李商隐的神态,这首诗歌到底是写什么内容的,抒发了什么情感,从诗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商隐呢?
(学生积极响应教师召唤,说出自己的见解)
生16:讲实话,这首诗歌,其实,我没怎么看懂。
师:没太看懂,这就对了。没太看懂,说明你还是看懂了一些。说说你看懂的部分。
生16:我认为当时诗人比较迷惘,并且把这种情感用典故表达出来。
师:诗人对往事的迷惘和沧桑,这往事也可能是具体的某种往事。到底是指什么往事呢?这就引起读者许多猜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部《红楼梦》,因读者眼光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作家王蒙认为,像《锦瑟》这类诗没有定解也就是可以有多种解。他认为: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所以,刚才同学说没怎么看懂,不光是你没怎么看懂,一些大家也说看不懂。如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里说:义山的《锦瑟》说的什么意思我理会不着,我就觉得它美,读起来愉悦。须知美是多样化的,神秘的。所以,刚才这位同学跟梁启超水平差不多。(生笑)
师: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当然,我的解读是隐秘爱情说。(师出示幻灯)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琴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让我追思美好青春。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爱情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爱念托付给杜鹃。
师:(指着幻灯)庄周晓梦句说热恋上了一个女孩。望帝春心句说恋情的夭折与爱心的不死。据钟来茵先生考证,义山二十三岁于河南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有一位姓宋的女道士,她本是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宋姑娘年轻、聪明、美丽,因两峰之间的来往,很快就与义山双双坠入情网。后来,他们的爱情结果怎么样呢?
(这里教师采用故事法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无尽的想象,学生在下面小声议论)
师:他们恋情曝光后,男的被逐下山,女的被遣返回宫。但真诚的相恋,往往终生难忘。义山晚年在长安还与宋氏相逢……于是写下这首诗。(教师出示幻灯)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的爱情破灭,夜夜哭泣,流泪不止;我的如玉一般的爱人如烟似雾,可望而不可即。
沧海月明句说夜晚的痛苦。蓝田日暖句说白天的惆怅。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师:其实,一些伟大的诗歌,它有一种召唤结构,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历来无人能解,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伟大的作品,往往给人以多种解读。这就是诗歌的永恒魅力。不需要有很多的定解。《锦瑟》这首诗,其实还有其他的说法,如人生说(出示幻灯)
首联:看见锦瑟陷入回忆。
颔联:庄周晓梦句说人生如梦(美)望帝春心句说人生如寄(短)
颈联:沧海月明句说人生如泪(悲)蓝田日暖句说人生如烟(幻)
尾联:至始至终令人惘然若失。
师:如仕途说(出示幻灯)
首联:看见锦瑟陷入回忆。
颔联:庄周晓梦句说在党争中无所适从。望帝春心句说也曾努力,但没有人帮助自己。
颈联:用沧海遗珠比喻怀才不遇并为之哭泣。用美玉生烟暗喻自己不得志但文彩声名闻于世。
尾联:至始至终令人惘然若失。
师(指着幻灯):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义山诗词藻华丽,声韵铿锵。有时不知所言何意,但读来仍觉韵味飘逸,意象生动,……诗不一定要求懂。诗的辞藻美和韵律美直接诉诸人的灵魂。以上,我们探究了诗歌的思想内容。下面,我们来探究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三)三读《锦瑟》,深入诗人情感世界
师:现代文学史上曾流传这样一段佳话,北京大学的一位著名学者教授,一天在讲解《锦瑟》这首诗的一堂课上,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饱含感情地朗诵《锦瑟》诗,整整一堂课,读得教授最后老泪纵横,泪水涟涟。读到最后教室里仅剩下寥寥几个学生,却也已泣不成声。他们是李商隐的知音,估计他们读着读着,就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下面,我们也来走进李商隐的情感世界。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诗歌进行创造性朗读设计。
(学生热烈响应教师召唤,拿起课本轻轻地读起来,边读边在书上写写画画,纷纷设计自己的个性化朗读。)
师:刚才,我在下面看到了不少成功的富于创造性的朗读设计,下面,我们请同学来展示一下,谁先来?
生17(带着感情深情地朗读自己设计的《锦瑟》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一弦一柱啊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啊!迷蝴蝶,
望帝春心,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玉生烟。
此情,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只是,当时已惘然。
(生读着读着,泪流满面,她的朗读,感动了听课的全体师生,教师里出奇的静,一会儿,爆发出热烈掌声)
师:她的朗读为什么如此感人,她在设计时,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化处理?
生18:加了叹词,同时用了停顿和反复来强化情感。
师:评价很准确,感受很深。刚才是一位女同学的创意朗读设计,看哪位男同学来一个?
生19(满怀感情朗读):
锦瑟无端
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玉生烟。
此情可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当时已惘然。
(学生读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赢得听课师生热烈掌声)
师:朗读是一种再创造,他的设计又不同,哪个同学来说说他的设计特点?
生20:首先,他对一些重点字词,进行反复强调,而且,这种强调比较整齐,具有一种对称美,其次,用了停顿,使诗歌有了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美。这样处理,很好地再现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
师:朗读精彩,评价同样精彩。十分欣赏《锦瑟》诗的梁启超是属于广东人,我们学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启超演讲用的是广东话,想必梁启超用广东话朗读《锦瑟》,别有情趣,下面,我们也来叫一个同学用广东话朗读《锦瑟》诗歌,还不好?谁来读?
(由于深圳学生许多是广东人,这个创意设计,正合学生趣味,学生纷纷举手,一男生自动站起来用广东话朗读自己的《锦瑟》创意设计,学生热烈鼓掌)
师:他用广东话朗读别有风味,我估计他与梁启超心心相印。好,像《锦瑟》这样脍炙人口的诗歌高考是要背诵的。
(四)四读《锦瑟》,理解背诵名言名句
师:全国卷高考,背诵也是理解性背诵,我出了一道高考题目,当然现在还没考,(生笑)但今年高考有可能考喔。(教师出示幻灯)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是,。
3.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
。
师(指着幻灯):下面,我们一起来默写一下这些句子。你们在下面默写,我在白板上默写,看我能得多少分,你们可不要偷看我的默写哟。
(听课师生为老师的风趣幽默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教师在白板上默写,故意将一些字写错,用故意错误法设置悬念,以引起学生注意。)
师(指着白板默写的内容):下面请同学批改一下我默写的诗句,看我得了多少分?
生21:老师得了零分。
师:你为什么说我得零分。
生21:因为老师每句话里都有错别字。
师:说具体一点。
生21:老师将锦瑟无端五十弦的弦子默写成炫,将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弦和华默写成炫和花。将庄生晓梦迷蝴蝶的蝶字默写成碟字,将望帝春心托杜鹃的鹃字默写成娟字,将沧海月明珠有泪的沧字默写成苍字,将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蓝字默写成篮字。
师:喔,我默写为什么会犯这样得错误?
生21:也许是因为这些字读音相近,字形也相近。
师:对了,我们汉字有大量的形声字,要弄清这些形近字和音近字的意义,最好弄清形旁,弦炫,一个是弓,一个是火,前者与乐器有关,后者则是炫耀之意。
生21:蝶碟一个是虫,一个是石,前者与昆虫有关,后者与光碟有关。
师:因此,同学们在默写时候,要这些细微差别,才不会犯错。好了,对于《锦瑟》这首诗歌,有人把他改成像屈原一样的楚辞(教师出示幻灯并手舞足蹈的读起来):
锦瑟无端兮五十弦
一弦一柱兮思华年
庄生晓梦兮迷蝴蝶
望帝春心兮托杜鹃
沧海月明兮珠有泪
蓝田日暖兮玉生烟
此情可待兮成追忆
只是当时兮已惘然
师(指着幻灯):这样改好不好?
生22:不好,加上兮字显得太舒缓而悠闲,不适合表达淡淡忧伤的情感。
师:还有人把《锦瑟》改成五言诗(出示幻灯并读起来):
锦瑟五十弦
弦柱思华年
庄生迷蝴蝶
望帝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
蓝田玉生烟
此情成追忆
当时已惘然
师(指着幻灯):这样改又好不好呢?
生22:也不好,少了许多意象,缺少一种迷离感和梦幻感。
师:对了,所以,李商隐的诗歌是不能删改的,它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一字值千金。下面请同学们再带着感情把李商隐这首诗歌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声情并茂,将诗歌鉴赏推向高潮)
师:好,这节课讲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这节课将教学内容陌生化处理,变陈旧为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将教学生活化。可以说,新课标的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总是与教师的创意密切相关的。事实证明,巧导才会有巧学。诗歌教学除了应重视朗读、品味、分析外,还应培养学生感悟、体验、想象、探究、创造、应用等能力,让学生既能读出个人的感受和理解,入情入境,又能提高创造与应用能力。这节课,之所以能达成如此美妙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运用了悬念教学法。悬念教学法,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