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负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感悟正数、零、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关键: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感悟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五、教学过程
1、巧设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负数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的名字叫做《截然相反》,游戏规则是你们根据老师的话,说一句相反的话。向上看――向下看、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电梯下降15层。
(这样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又与所学的负数有直接联系,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相反”的意义中,为负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接下来我们加大难度,不仅要会说,还要会写。请同学们把听到的数据信息记录下来,再把与其意思相反的话也记录下来,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课件出示:学生的转进转出、商店的盈利与亏损、比赛的输赢。
(创设这三个情境,其目的有两个,首先,这些情境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温度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其次,这些情境中隐含了本节课的重点,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你们觉得谁的表示方法更简单易懂一些呢?
(在动态中生成学习目标,同时揭示课题:认识负数。这样的引入,使学生自身产生“需要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 “负数”的出现,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同时,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师:在数学上,我们用正、负数来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课件上出示知识要点。
师:认识了正、负数,你能再试着列举几个应用正、负数的例子吗?
师:同学们学得真快。我们来了解一个小知识。看了这个小知识你有什么感受?看来,同学们都在为祖先、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正是因为祖国强大了,我们的地位才会越来越高。因此,我们一定要热爱我们的祖国,从小好好学习,努力学习本领,为祖国做贡献,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强大。接下来,我们一起到生活中来了解负数、认识负数。
(引出负数后,我让学生自学课件上出示的知识要点,当学生了解了它们的概念后,再试着列举几个正数和负数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紧接着,介绍有关负数的小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先是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体验内化、探求新知——认识负数
(1)猜谜语,感受情境。
师:有一个地方,夏季平均气温在38℃,盆地中心的气温达到49 ℃以上;“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里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地方,比海平面还要低155.31米,并且这里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拍摄地”,你知道是哪里吗?你们想去那里看一看吗?(吐鲁番)播放吐鲁番盆地的风光,通过这种直观的演示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情境,自主参与学习。
师:吐鲁番美吗?是啊,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美,全国还有好多像吐鲁番这样风景优美的地方,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到全国各地去看一看,你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2)回味信息、提出问题。
师:吐鲁番3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是零上13℃,最低气温在零下3℃。说一说你认为零上13℃和零下3℃分别是什么意思?
师:你知道生活中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吗?
生:温度计。
(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联系前面的知识,体会到零上和零下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来表示。学以致用,畅所欲言,放手尝试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借助温度计来表示温度。温度计以0℃为分界线,我们把0℃以上的温度叫作零上温度,0℃一下的温度叫作零下温度。你知道为什么把0℃作为温度计的分界线吗?摄氏温度计是摄尔修斯首先规定的,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低于0摄氏度水会结冰,高于0摄氏度冰会融化。下面请同学们在活动单上标出零上13℃和零下3℃。指明汇报。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借助温度计表示温度,请同学们自主完成练习题第一题。
师:在这道题中,-1℃和-12℃相比,哪个温度更低呢?
(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既沟通了新旧知识经验的联系,也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概括出:两个零下温度的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温度反而越低。渗透绝对值、读出负数大小比较等有理数知识。)
师:你能给上面这些温度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吗?
(让学生动手在学具上拨出13℃和零下3℃,这就唤起了更深层面的思考_???_要在温度计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使学生明确感悟到_???_温度中,0℃是区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比0℃高的温度用正数表示,比0℃低则用负数表示。这个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实现了对0的再认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当学生排好顺序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所有的正数和0相比有什么关系?所有的负数和0有什么关系?你认为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这一环节让学生借助温度计对正负数以及0进行排序,将正数、负数、零的概念有机的整合到了一个新的概念中,通过对0 的质疑,突破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难点。学习形式上采取了小组交流探索,教师从中适时点拨引导,最后达成共识,得出这样的结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0<正数。)
3、回归生活,拓展应用——应用负数。
(1)基础练习。比如通过分析“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乘车中的正、负数”、“行走中的正、负数”等实际情景中的问题,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感悟正、负数的价值。
(2)把数字按照正负数分类填写。
(3)判断对错。
4、课堂总结、知识延伸——拓展负数。
为了提高学生对负数的知识的兴趣,课后让学生以《生活中的负数》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丰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我相信,由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开放、宽松的“舞台”,学生就能熟练轻松地总结知识。)
六.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0<正数
学 校:濮阳市油田皇甫中学
年 级:四年级
姓 名:冯艳艳
课 题:认识负数
类 型:新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