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写作训练:创意写作(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写作训练:创意写作(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9 10: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后练习
 创意写作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1.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想你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险的动物,或是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异国的文物……请以“我终于回来了”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字数在600-800之间;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审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1.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以“给________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的作文;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
请以“本来我可以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审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一)名言警句、诗歌类材料
1.阅读下面的歌词《稻草人》(节选),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可不拘泥于诗歌内容。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稻草人(节选)
罗大佑
终日面对着青山
终日面对着稻浪
午后的云雀背着艳阳
那样飞 那样笑
那样歌唱
轻风吹在我身上
雨珠打在我脸上
晨光 露珠 夕阳 星辰
春耕 秋收 冬藏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张栻)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②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哲理类材料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
变化是世界上
唯一绝对的东西
没有什么能一成不变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为了让你的故事更吸引人,请从所学课文或阅读材料《第一定律》中学习写故事的方法:你可以学习运用悬念、伏笔;也可以学习运用对话推动故事发展;还可以学习叙述者讲述的方式。
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同一件事,有时我觉得有趣,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做,换另一个时候又什么都不想做……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实生活类材料(情境类材料)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你即将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希望参加新学校的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假如学校已有你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假如学校目前还没有符合你兴趣特长的社团,就申请创建一个新社团。
请从上面申请的内容中任选一项,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封信。可以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也可以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
要求:①统一署名“杭晓舟”,时间“6月26日”;②600—800字;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要求作文。
笔记:指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做的记录。有摘抄、批注、写提要、写心得、做思维导图等方式。
写作对象
写作目的
文本类型
参考角度
任务一
班级同学
分享
叙事类
做笔记的经历和感悟/用笔记、读笔记的发现……
任务二
不愿做笔记的某同学
说服
书信
笔记的重要性/做笔记的乐趣/对笔记的辩证思考……
任务三
刚进入初中的弟弟
提供信息
说明类
如何做笔记/如何用笔记/做笔记的误区……
  写作提示:①围绕“笔记”这一话题,选择一个任务;②明确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依据文本类型,可借助“参考角度”栏进行构思,也可另选角度;③“任务一”也可以选择文学创作。
写作要求:①自拟题目;②符合文体特征;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寓言(童话)、漫画类材料
1.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猎豹是非洲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的声名响彻整个草原。一天,猎鹰很不以为然地对它说:“你尽管跑得很快,但无法像我一样站在高耸的山顶上俯瞰世界。”猎豹一惊,除了上树,它几乎从未攀上高山。它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第二天,猎豹宣布,它将去征服草原上的最高峰。动物们在惊疑之余,也对它挑战极限的壮举给予最大的褒扬。不幸的是,这只勇敢的猎豹再也没有从雪山上下来。其后,整个草原为它举行了最隆重的追悼会,将它称为史上最勇敢的猎豹。这时,那只猎鹰又出现了,它高声笑道:“我看它是史上最愚蠢的猎豹!”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还可以……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面漫画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还可以……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话题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1.遇见。
要求:①以“遇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审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意大利画家阿马代奥的肖像画里,许多成年人都只有一只眼睛。画家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以“眼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②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审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
 创意写作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1.【审题目】这个命题作文没有任何提示语言。题目有两个关键词“幸福”和“约束”。这两个貌似矛盾的词,其实就是考查考生对“幸福”的理解,既然是约束,为什么还会幸福呢?在写作中解释这个过程即可。这个题目的切入点是“约束”,而想要写好,关键是看对“幸福”的理解,审题时可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①为何约束?②被谁(或:什么)约束?③怎样约束?为什么让人感觉幸福?④收获的是什么样的幸福?在写作角度上,可以围绕自己的生活写约束自己的事情,如父母在生活中对你的约束,老师在学习中对你的约束,学校的校规校纪对你的约束,国家对公民的约束等,但是要注意这些约束都是爱的约束,表达的情感是幸福的。
2.【审材料】本命题前的材料是简短的提示语。“设想你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或是外出遇险的动物,或是消逝的一片森林,或是流失异国的文物……”“设想”一词就限定了文章的形式——想象作文。材料里“或是……”提供了考生选材的可能性,但考生应尽量回避材料提供的素材,因为容易出现大量选材雷同的文章,会影响文章得分。材料里的“……”即是需要考生展开想象,拓展思维,写出有个性文章。文章中一定要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将“我”回来后的心情和感受重点渲染出来,突出那种激动之情。
【审题目】根据本题给出的材料可知,题目中的“我”可以有多种理解,“我”的设定不同,有着不同的主旨。“我”可以是漂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表达自己对家乡地球的思念与回到地球的喜悦心情。“我”可以是外出遇险的动物,采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出“我”回到安全的家后劫后得生的喜悦。“我”可以是消逝的一片森林,表达自己对于环保的思考。“我”可以是流失异国的文物,表达自己对国力强盛的自豪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终于”一词,是文章的重点。考生写出“我”如何经历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回到本来的地方,同时要写出回来后的欣喜。
二、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1.【审题目】“点赞”就是赞扬、肯定的意思。“点赞”的对象可以填某一个人,我们为什么要赞扬这个人,肯定这个人,一定是他做了让我们赞扬的事。或是他作出了非常突出的成就,或是为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或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此类作文关键是要写出此人的感人之处,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点赞”的对象也可以是某种品质或某一种现象,但是品质或现象都应该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属于正能量。此类作文最好是关注生活,联系热点问题。如果写议论文,比如《给诚信点赞》,学生可以确定“诚信是立身之本”的观点,围绕观点层层递进,展开论述。事实论据:古有商鞅城门立木为信,季布千金一诺;现有海尔集团张瑞敏为不失信于顾客,怒砸冰箱。道理论据:孔子“民无信不立”,西塞罗“没有诚实何来尊严”,鲁迅“诚信为人之本”等。当然学生也可以列举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例从反面加以论证,写作时注意论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有说服力,论证要完整、严密,语言要严谨。也可以写书评、影评、艺术欣赏等。
【补题目】示例:《给自己点赞》《给逆行者点赞》《给初心点赞》《给〈水浒传〉点赞》
2.【审材料】“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材料明确规定了本文的主题应该是成长类、感悟类作文,回忆曾经的经历过程,从中得出感悟。“本来我可以选择放弃,但我选择咬牙坚持”——代表着面对困难不放弃,代表着坚持不懈,代表着坚强,那么从逃避到勇敢的面对,这就是成长的变化;“本来我可以选择沉默,但我选择勇敢说出自己的声音”,“选择沉默”代表着面对不公保持冷漠的态度,面对错误保持漠视的态度,面对问题不仅不去质疑,反而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可是当我们“勇敢说出自己的声音”代表着面对不公会带着正义的态度去指出,面对错误会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去承认错误或者改正错误,面对问题会勇敢质疑,保持自己的个性,勇敢发出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成长的变化。
【审题目】“本来我可以……”题目中明确表示前后两者的选择正好相反,这个相反的选择,需要“我”执着的毅力、坚定的决心,从中表现“我”的品质和坚守。如“本来我可以选择软弱,但我选择坚强面对”“本来我可以选择平坦,但我选择坎坷和泥泞”“本来我可以选择逃避,但我选择勇敢面对”“本来我可以选择止步不前,但我选择砥砺前行”等。
【补题目】《本来我可以放弃》《本来我可以沉默》《本来我可以坚强》《本来我可以更好》
三、材料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一)1.【审题立意】本文的材料是一首歌词,含义丰富,写出了稻草人生活的单调与重复、艰苦与孤独,但也写出了稻草人胸怀的梦想、守护的担当。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理解“稻草人”的比喻意义为“有守护心的人”“有担当、有责任的人”“有见证、又有奉献的人”“有初心、有梦想的人”,或者是“奉献精神”“守护精神”等,理解了诗歌的内涵,就等于确准了文章的主题,这样再成文,立意才深刻。“我是一个稻草人”,我们可以采取补充法来理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稻草人?成长的路上,“我”是一个经历过什么的稻草人?“我”是一个看到过什么、听到过什么、做过什么梦的稻草人……明确写作对象——“我”;写作范围——“稻草人”所见、所闻、所感、所经历的有意义的事……
【拟题】示例:《我是一个稻草人》《春天的田野》《我和稻草人》《生命的守护》
2.【审题立意】文章的立意取决于审题。材料虽是文言,但是有释义,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通过抓关键词,第一则,“巧于议论别人”“很少省察自己”,第二则“小事”“严格要求自己”“不苛求别人”,把两句名言联系起来思考归纳出一个写作主题就不是难事:“从小事做起,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另外“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用人之长,补己之短”“说说‘瑕不掩瑜’”“也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也是不错的论点。考生假若是一个社会生活的有心人,在写作时联系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所需要的是肯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代新人,这些新人应该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襟,尤其要以“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为警诫,做到“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那文章的立意就会富有时代意义。
【拟题】示例:《母亲》《春天的故事》《带秋风律己,携春风处世》《也谈君子》
(二)1.【审题立意】本题为材料作文。认真分析材料,从中得出写作立意与方向是成功的关键。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着的。不变是相对的,而变化是永恒的。就如哲学中所说,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的变化,就如我们现在的通信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的,这些变化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这个世界正处在不断变化中。本题要求写一个“变化”的故事,可就生活中选取写作的素材,如六十多岁的外婆,学会了视频聊天、刷抖音;在全国绝大多处地方,吃早餐不必带现钱了,只需扫码就可支付等。拟写作文时,应从题目中提到的“运用悬念、伏笔,运用对话推动故事发展,叙述者讲述”等手法当中选择一种进行创作。
【拟题】示例:《原来你一直在这里》《消失的记忆》《变与不变》《也谈改变》
2.【审题立意】从材料来看,同样的路,同一件事,同一个时候,却带给人不同的感觉。相信每一个考生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为什么呢?材料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觉得”。这意味着,路的长与短,事的有趣和无趣,以及“做到一切”和“什么都不想做”,都是基于心理层面的一种判断和行为。说白了,就是不同的心境滋生不同的判断和行为。所以情绪化管理很重要,心境陶冶很重要。知道了答案再来思考我们该如何控制情绪、调节自己的心境。“当我们觉得可以做到一切”时,除了自信之外,是不是应该要多一份沉稳?“当我们觉得什么都不想做”时,除了适当释放低落的情绪外,是不是应该要多一份自励?从这个角度出发,可得到一个最佳立意点:做情绪的主人,继而引申至乐观心态,积极人生。无论遇到何种境遇,我们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从容应对,不改初心。
【拟题】示例:《我的情绪我做主》《一路风景,一路歌吟》《境由心生》《率性但不任性》
(三)1.【审题立意】本题为材料作文。题目中给的材料是一个具体的写作情境,要求学生以一个即将升入高一年级的新生的身份,给新学校负责社团工作的张老师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是如果学校有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就申请加入。如果没有,就申请创建一个。加入或创建的目的是“使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提示语中提示了两个写作方向:一、讲述有关你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二、陈述你申请的理由和相关设想。可借鉴如下思路:首先要保证书信的格式正确。第一行顶格写称呼,第二行空两格写问候语。然后是正文。正文结束后,空两格写“此致”,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最后右对齐写署名和日期,署名在上,日期在下。正文部分应先是自我介绍,让收信人明白自己的身份,然后可介绍自己的某项爱好或技能的故事,表达自己加入或创建某一社团的条件。也可以表达自己加入或创建某一社团的理由和设想。因为是书信的形式,所以语言应适当口语化,语气要真诚,感情要真挚。
2.【审题立意】此文是一篇话题作文。此文围绕的话题是“笔记”,什么是“笔记”:是用笔所做的记录;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一般有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两种。这里所说的就是读书笔记。
任务一是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做笔记的经历和感悟和用笔记、读笔记的发现。选择自己一次读了哪本书,读文章后喜欢书中的哪些文段、句子,读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此时笔记是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充分认识到做读书笔记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写成记叙文比较好写作。
任务二是用书信体的形式,对于不愿做笔记的某同学,从笔记的重要性、做笔记的乐趣、对笔记的辩证思考……来劝解。要做好笔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任务三是为了给刚进入初中的弟弟一些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介绍做笔记这种学习方法,从如何做笔记、如何用笔记、做笔记的误区……用说明文的形式来做介绍。误区一:读书笔记就是边读边记。边读边记的方法不仅耗时太多,而且很可能妨碍理解。误区二:读书笔记就是大量摘抄。少量的摘抄还是可以的,有时也是必要的。我们的原则是,只有那些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东西,让我们在摘抄过程中感到欢喜的东西,才值得我们去摘抄。跟摘抄相比,我们自己的想法、观点甚至疑问,才是读书笔记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
【拟题】示例:《我的笔记本》《同桌的你》《给某同学的一封信》《如何做笔记》
(四)1.【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本作文难度适中,材料简洁明确,学生很容易就能从所给的文字中提炼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展开记叙和评述,不太会跑题。但要想写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材料中“将它称为史上最勇敢的猎豹”这句话,容易分析出正面的含义:勇敢挑战、拒绝平庸、挑战自我等;也可以根据“我看它是史上最愚蠢的猎豹”这句话分析出自不量力、不从实际出发等观点。写作时,任选一个思路去写即可。可以写与自己相关的事件,也可写与别人相关的事件,也可写与某一历史人物相关的事件。
【拟题】示例:《拒绝平庸》《长处与短处》《得失》《勇敢与愚蠢》
2.【审题立意】读懂漫画是正确审题的关键。要读懂漫画的寓意,就要仔细认真全面地读漫画,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可以把这幅漫画理解为一幅充满正能量的宣传画、励志图,小萝卜拔起来自然是轻而易举,要想拔起大萝卜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这告诫我们: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可以褒扬,可以讽刺批评。漫画采用夸张手法,萝卜是巨无霸,比兔子还大,兔子累得满头是汗,耳朵歪斜,萝卜纹丝不动。显然,兔子以己之力,想要拔出这个超级大萝卜,是不可能的,兔子应该学会变通,改变思维,找帮手或者改拔为挖才能收获这个萝卜。或者做人做事应该量力而行,漫画中的免子正在试图拔一根比平时拔的萝卜大很多倍的萝卜,看到它的表情很吃力,可见人应该量力而行,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立意:①有时候你会觉得特别艰难,也许上帝正在给你准备惊喜。②做什么事都一样,只有一种观念,就是坚持不懈,付出有多大收获就有多大。③做事应该学会变通,改变思维。④做人做事应该量力而行。
【拟题】示例:《小白兔拔萝卜》《由白兔拔萝卜所想到的》《为了那大萝卜》《坚持与放弃》
四、话题作文的审题与拟题
1.【审话题】人生总有很多相遇。与他人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自然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遇,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话题“相遇”并不是指一般的接触,而是指令心灵受到感染、震动等的接触。相遇的双方可以是人与人,也可以是人与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忧伤的……可写自己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相遇,在阅读中认识了某个人物,被他的精神所感染,被他的遭遇所震撼,为他的行为所折服,还可写其他角度的。
【拟题】示例:《拐角的遇见》《雪遇见春》《冷遇见暖》《我遇见你》
2.【审材料】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能看到外面广阔精彩的世界,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画家在画中“藏”起一只眼睛,因为他知道,仅仅观察周围的世界是不够的,他必须留下另一只眼睛,去审视自己,去关注属于灵魂的东西,所以需要“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每个人都要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勇于自我完善。两个角度,但是侧重点应该是藏起来的那只眼睛的作用,即要审视自我。可以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也可以由己及彼借“审视自己”来探讨人性的弱点,如爱听表扬话、听不进逆耳忠言,追求形式忽略实质,爱慕虚荣等。如果能兼顾两个角度,谈观物和观己,思齐与自省同在,那么立意是比较全面且具有思辨性。
【拟题】示例:《我的“视”界》《留一只眼睛看自己》《1+1》《依窗观物,对镜窥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