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3-14 10: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有关足球的两张图片
足球的运动状态为什么发生变化了?
再看一这张图片
树枝为什么弯曲?
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性质:
1)、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3)、矢量性:
4、力的三要素:
1)、大小:弹簧测力计测量 单位:牛/N 2)、方向
3)、作用点
5、如何表示力
1)、力的示意图
粗略表示(方向、作用点)
2)、力的图示
精确表示(大小、方向、作用点)
2.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它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1.确定受力物体(研究对象)
[例]小车在A点受到大小为8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试画出力的图示。
A

20N
3.线段的长度要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的力的大小.
4.最后可别忘了标上表示力的字母和数值
F=80N
[做一做]
小车在A点受到大小为200N.与水平方向成30 角的拉力F的作用,试画出力的图示.
30
50N
F=200N
二、重力
1、产生: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特点:
1)、重力是非接触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大小: G = mg g = 9.8 N/kg
可由弹簧秤测出(弹簧秤测重力的原理是什么 )
4、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5、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1)定义:一个物体每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心
物体的重心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2)重心的确定:
注意:
重心不是重力的实际作用点,而是重力的等效的作用点。所以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做一做
悬挂法测重心的原理是什么?
悬挂法测重心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3、强相互作用:
存在于原子核内质子质子、质子与中子、中子与中子之间,它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只有约10-15 m。
4、弱相互作用:
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也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0-12 倍。

作用对象 特点 作用范围 举例
万有引力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一切物体之间
随距离增大而减弱
长程力
重力
电荷间磁体间
随距离增大而减弱,比万有引力要强
长程力
弹力、摩擦力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间
距离增大时,急剧减小
短程力
核力
基本粒子之间
距离增大时,急剧减小,比强相互作用要小得多
短程力
基本粒子间的力
四、力的分类
1、从力的性质来分
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
2、从力的效果来分
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等。
3、从物体与物体是否接触来分
接触力、非接触力。
⑴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物体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
⑵ 接触力:物体与物体必须接触时才能发生的力。
① 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
② 接触力按其性质可归纳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A
2、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AB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
4、关于重力的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恒定的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对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