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中期检测
历 史 试 卷 2021.5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 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2.某旅行社为配合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3827780154940D.参观罗马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魅力
3.下列选项中,对左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
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论大小封建主都是国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方式向国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关系
D.各阶层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4.有学者统计列出了1600年运入欧洲的部分商品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635-635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万~200万磅
300万~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万~65万磅
70万~100万磅
A.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地中海
C.商业革命引发交易商品改变 D.欧洲与亚洲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5.意大利哲学家米兰多拉指出:“这是人类最高级且最不可思议的幸福!他可以拥有他所
选择的一切,成为任何他想成为的人。”由此判断米兰多拉推崇的是
A.人文主义 B.城邦自治 C.因信称义 D.君主专制
6.民族语言往往也会烙上历史的印记,巴西著名的球星罗纳尔多不用翻译就可以和下列哪位著名球星进行交流
A.意大利的巴乔 B.英国的贝克汉姆
C.葡萄牙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D.法国的齐达内
7.英国当代哲学家约翰·格雷指出:“启蒙理性的最突出之处在于:它与知识增长和科学实践相一致,而这一发展步伐恰恰是现代理性主义与古代及中世纪理性主义的差异所在。”“启蒙理性”具有突出之处是因为受到_______的影响
A.宗教改革 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科学革命
8.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主张带来的实际效果是
A.调整了人与教会的关系 B.调整了人与上帝的关系
C.调整了人与人的关系 D.调整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9.启蒙运动是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一次革命思潮,其促进社会改造的理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均有体现。下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入的是
10521951060452414905172720302704537465开明君主制
020000开明君主制
155765526670伏尔泰
020000伏尔泰
3027680196850民主自由
020000民主自由
1559560200025康 德
020000康 德
252730124460启蒙运动
020000启蒙运动
10369558318510369551060451036955781052433955102235
3037840144780主权在民
020000主权在民
1558290157480卢 梭
020000卢 梭
243395556515
1558290127635亚当·斯密
020000亚当·斯密
24453852717803038475122555
020000
A.社会契约 B.国家干预 C.自由竞争 D.浪漫主义
10.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了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了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11.英国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典型代表,其政治制度的特征是
①君主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
②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④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用了某位重要思想家的思想,推行三权分立的重要举措,这位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华盛顿
13.有学者指出: “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场革命是指
A.英国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意大利的统一
14.有学者指出:“明治维新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剧变,不光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方面使日本走出了封建,迈向了近代资本主义,在社会文化方面更有质的变化。”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
① 殖产兴业 ②制定宪法 ③文明开化 ④王政复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下图为英国就业人口的比重变化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1841年 1877年
A.英国的劳动就业人口不断增加 B.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C.工业革命推动工业人口的增长 D.殖民扩张增加了工业收入
3169285233045①人口爆炸和大城市
②火车和蒸汽机
③妇女地位和童工
④大众消费与休闲娱乐
020000①人口爆炸和大城市
②火车和蒸汽机
③妇女地位和童工
④大众消费与休闲娱乐
16.某班高一学生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为《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他梳理的目录如下,你认为合理的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材料中的“它”是指
A.新航路的开辟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富尔顿发明汽船 D.爱迪生发明电灯
18.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图片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南美玻利瓦尔? 中国孙中山 ?? 印度提拉克 苏丹马赫迪
A.拉美独立运动 B.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C.国际工人运动 D.亚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19. 一位同学在查阅纺织技术革新的材料时发现了以下两则事例。这两则事例能说明
事例一:1783年,苏格兰人托马斯·培尔发明滚筒印花机,革新布匹印花技术,提高工效100倍。
事例二:1792年,美国人E.惠特尼发明轧棉机,实现棉花脱籽工序的机械化,这项技术很快传人英国。一个人操作轧棉机每天能轧棉1000余磅。此前每人每天只能轧棉5磅到6磅。
A.英国的工场手工业逐渐繁荣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C.工业革命时期技术不断改进 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57822522225◆引发一次制度变迁
◆使用非革命的手段
◆新国王由议会“创造”
◆此后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020000◆引发一次制度变迁
◆使用非革命的手段
◆新国王由议会“创造”
◆此后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20.某学生在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整理出的关键词
如下图所示,由此判断他研究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德意志的统一
21. 某书写道:“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由此推断该书应该是
A.《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资本论》 C.《共产党宣言》 D.《人权宣言》
22.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法国大革命爆发 B.第一国际成立 C.巴黎公社建立 D.十月革命胜利
3559175153035
23.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
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右图中四个国家近代
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
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②议会产生国家实际最高行政首脑
C.③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
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461010245745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020000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24.以下所示材料是19世纪70年代某国宪法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国的政体是
A.直接民主制 B.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制 D.民主共和制
25.史论是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以下内容中属于史论的是
①工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大众消费品极大地丰富了市场。
②1851年伦敦的水晶宫展示了工业对人类的馈赠。这是一座用铁和玻璃构建的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里面有树木、花园、喷泉以及世界各地的工业产品。
③展览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欣赏像英国纺织品、铁制品以及机器工具等工业产品。
④水晶宫的展览使参观者大为惊奇,对工业社会的成就赞不绝口。
A.① B.② C.③ D.④
26.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被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反映了马克思
①肯定殖民掠夺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抨击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巨大灾难
③肯定殖民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④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具有双重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7.随着西方国家不断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中后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A.都是由各国无产阶级领导 B.以和平谈判的形式进行
C.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 D.斗争都取得了伟大胜利
29.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监察制度。汉武帝时期为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势力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尊崇儒术 C.设置刺史 D.盐铁官营
30.“(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汉代郡名,在今越南)徼外(指中印半岛海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一记载最可能出自
A.《春秋》 B. 《后汉书》 C.《资治通鉴》 D.《宋书》
3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汉朝“文景之治”和唐朝“贞观之治”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①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②轻徭薄赋 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提倡节俭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2.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末年,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由此可以推断
①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加强 ②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③契丹族入主中原迅速统一全国 ④南方取代了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3.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4.在宋朝,(武官)即使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文人)状元登第。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大力提倡文治,崇文抑武 B.军队扩编,军费上升
C.边防压力巨大,岁币沉重 D.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35.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的广乏应用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41211521399536.下表为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笔记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1. 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时称北京为中都
2. 建立者为完颜阿骨打,1115 年称帝
3. 保持了女真族特有的猛安谋克制
A.辽朝 B.金朝 C.元朝 D.清朝
82169025781037.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下图所示路线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玄奘西游 ②鉴真东渡 ③马可波罗东行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38.下表是某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的分类整理,其中 处应填
类别
中国古代人物
第一类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康熙帝
第二类
孔子 董仲舒 王守仁
第三类
李悝 商鞅 孝文帝 王安石
A. 陈胜 B. 张骞 C.朱熹 D.郑成功
39.我国古代的中医文化辉煌灿烂,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并与作者对应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华佗 B.《伤寒杂病论》——孙思邈
C.《本草纲目》——李时珍 D.《天工开物》——徐光启
40.某同学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主题整理了下面示意图。与甲、乙相关的史实是
①首创皇帝制度,中央官职以丞相为首,但设御史大夫、太尉相互牵制
②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管理体制,三分相权,彼此牵制监督加强皇权
③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关,后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相权
④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继被撤销,内阁制也名存实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部分(综合题 共40分)
41.(20分)近代以来,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历史发展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一
16世纪后全球的联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是怎样加强的?(4分)
材料二 1763 至 1914 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到 1914 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 500 年前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概括 18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加以说明。(6 分)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把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任何一部分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显而易见,这种启示源出于孟德斯鸠的思想。“美国宪法的起草者,从孟德斯鸠书中采取了政府分权的理论,其作品里更穿插着孟德斯鸠书中的句子。”
——摘编自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3)结合所学,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的哪些内容体现了孟德斯鸠的理论。(4分)
材料四 19世纪末以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方法是其对现代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电力而不是木材)的消耗,因为这既表示一个国家利用各种无生命能源的技术能力,也表示了其经济发展速度。
1890~1913年欧洲各主要国家的能源消耗 (相当于百万吨煤)
年份
国家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英国
145
171
185
195
德国
71
112
158
187
法国
36
47.9
55
62.5
奥匈帝国
19.7
29
40
49.4
俄国
10.9
30
41
54
意大利
4.5
5
9.6
11
——摘编自[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4)根据上述表格,概括欧洲各主要国家能源消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42. (20分)人类社会变化的路径复杂多样。
材料一 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郡和县,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中国历史十五讲》
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出现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请结合史实,从政治制度、生产力水平和思想理论方面加以说明。(5分)
材料二 文物:漆盒
414591521590秦“蕃禺”漆盒盖(右图),为木胎黑漆,盖面朱绘云纹,有“蕃禺”二字烙印。“蕃禺”即番禺(今广州),是秦汉时期南海郡的郡治所在,这是“蕃禺”地名见于考古实物最早的一例。
(2)该文物可以用来印证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对这一制度进行简要评价。(3分)
材料三
②宋朝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载着中国商人航行在南海上的中国船只,取代了南亚和西南亚的商船。……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②宋朝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对外贸易,尤其是海外贸易。……载着中国商人航行在南海上的中国船只,取代了南亚和西南亚的商船。……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①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③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记录了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分别指出材料三中①②史料的类型,简要说明上述材料印证了宋朝商业变革的哪些史实。
(5分)
材料四 某班同学开展了“颐和园史迹寻踪”的历史考察活动,围绕其耕织图景区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和问题的研讨。
南宋楼璹绘制了反映当时南方农桑生产全过程的《耕织图》,元、明、清皆以此为范本。
539750104775
图1 雍正《耕织图》——耕 图2 乾隆《棉花图》瓷册——纺线
雍正《耕织图》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耕图织图各23幅,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
乾隆《棉花图》共16幅,每图附有文字说明,系统介绍了从棉花种植到制成棉布的过程。乾隆特为每幅图题诗一首,后以木版、石刻、烧制瓷书等方式颁行天下。
(4)图1中的农具是产生于隋唐时期的 ,图2则可追溯到元朝对棉纺织技术的改进和推广。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耕织图》历史价值的认识。(4分)
先进的思想引领着当时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分)
材料五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材料六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材料五、六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3分)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中期检测
历 史 评 分 标 准 2021.5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A
A
C
D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A
C
D
A
B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C
A
C
D
C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C
A
B
B
A
C
C
D
41.(共20分)
(1)(4分)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全球性流动、物种的全球性流动以及世界性商品贸易的发展。如欧洲的手工制品被带入非洲,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欧亚大陆的家畜、农作物进入美洲,大量白银流向亚洲等。(举一至两例即可)
(2)(6分)
特点:欧洲称霸全球,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
说明: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经济上,西欧的工业革命影响世界,其它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3)(4分)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这一内容体现了孟德斯鸠强调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的思想。(如果回答“宪法还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也体现了制衡的思想,但是不能得满分。)
(4)(6分)
特点:总体上都有所增长(增加);
在增长速度上呈现出不平衡性(或增长速度有快有慢);
原因: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各国工业基础不同、政策各异;
各国工业化进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带来能源消耗量的变化差异。(6分)
42.(共20分)
(5分)
趋势: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2分)
政治制度: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制度(政治)基础。(1分)
生产力水平:铁器、牛耕的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统一奠定经济基础。(1分)
思想理论:法家的集权主张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提供理论依据。(1分)
(2)(3分)
制度:郡县制(1分)
评价: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分)
(3)(5分)
史料类型:①实物史料,②文献史料,③图像史料。(2分)
史实:海外贸易发达;
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
东京城商业区广泛分布在城市聚居区;
形成街市、夜市等。(写出1点可得2分,2点可得3分)
(4分)
曲辕犁;(1分)
历史价值: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
可用于研究统治者重视耕织“以农为本”的思想;
可用于研究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
还可用于研究书法和诗歌等方面的内容。(答出3点,给3分)
(5)(3分)
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
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写出1点可得2分,2点可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