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卷 2021.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医务工作者使用的下列防护材料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口罩鼻夹——铝条 B.医用手套——合成橡胶
C.防护服面料——聚丙烯 D.护目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NaCl溶液 B.蔗糖溶液 C.Fe(OH)3胶体 D.CuSO4溶液
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H2SO4 B.NaOH C.KNO3 D.Mg
4. 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 Cl B.Mg C.Al D.Na
5. 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A. CO2 B.KCl C.H2O D.Cl2
6. 下列分子中,含羟基的是
A. C2H6 B.C2H4 C.C2H2 D.C2H5OH
7.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H3属于纯净物 B.HNO3属于酸
C.SO2属于氧化物 D.KOH属于盐
8.下列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B.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钠
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D.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C.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发生反应时最终需要从环境吸收能量
10.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A. 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铁溶液 D.浓硫酸
11.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A. 氟(F) B.氯(Cl) C.溴(Br) D.碘(I)
12.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B.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 D.甲烷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3.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煤粉代替煤块燃烧
B.食物存放在冰箱里
C.滴入少量FeCl3溶液催化H2O2分解
D.用1mol·L?1 H2SO4代替0.1 mol·L?1 H2SO4与锌粒反应
14.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Cl2 CH3Cl+HCl
B.CH2=CH2+H2 CH3CH3
C.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D.C2H4+3O2 2CO2+2H2O
15. U是核反应堆的燃料。下列关于 U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92 B.中子数为143
C. 核外电子数为235 D.质量数为235
16.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官能团为-COOH B.无味液体
C.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易溶于水
17.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是Ca B.属于金属元素
C.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最高正化合价是+2价
18.下列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9.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B.雷电作用下N2与O2发生了化学反应
C.在氮的循环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Fe的摩尔质量是56 g·mol-1 B.1 mol Cl2的体积一定是22.4 L
C.1 mol N2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D.1 L 1 mol·L-1 NaOH溶液中含有1 mol Na+
21.下列操作不符合实验安全规范的是
A.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加入浓硫酸中
B.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先进行验纯
C.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
D. 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2.根据乙烯的性质推测丙烯(CH2=CH-CH3)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烯能在空气中燃烧
B.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丙烯与Br2的加成产物是CH2Br-CH2-CH2Br
D.聚丙烯可以用来表示
23.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NH3遇HCl产生白烟:NH3+HCl==NH4Cl
B.NO遇空气变为红棕色:2NO+O2==2NO2
C.NH3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4NH3+5O2 ==== 4NO+6H2O
D.Cu与稀HNO3混合产生无色气体:Cu+2NO3-+4H+ == Cu2++2NO2↑+2H2O
24.双碱法脱除烟气中SO2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I中,生成物只有Na2SO3
B.过程II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脱除SO2的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
D.脱除SO2的目的是防止污染空气
25.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B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部分共9小题,共50分。
26.(3分)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物质 用途
A.乙烯 a.制塑料
B.浓硫酸 b.作干燥剂
C.碳酸氢钠 c.作红色颜料
D.氧化铁 d.作膨松剂
27.(3分)请用序号填空。
①1H和2H ② CH4和CH3CH3 ③ CH3CH2CH2CH3和
(1)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
(2)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28.(5分)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右图所示装置中,Zn片作 (填“正极”或“负极”),Cu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
(2)下列可通过原电池装置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反应是 (填序号)。
① Fe + 2Fe3+ ==== 3Fe2+
② CH4 + 2O2 ===== CO2 + 2H2O
29.(3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某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g)2Z(g),X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X的物质的量/mol 0.02 0.01 0.008 0.007 0.007 0.007
(1)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0~2s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 。
(2)在3s以后X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达到了______状态。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序号)。
A.υ正(X)=υ逆(X)
B.单位时间内有2molX生成同时有1molY生成
C.容器内压强(先减小)最终不再发生改变
30.(5分)某小组同学验证SO2的性质。装置如下图所示,培养皿中A、B、C三个塑料瓶盖内盛有不同物质。向Na2SO3固体上滴加70%硫酸,迅速用玻璃片将培养皿盖严,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装置 瓶盖 物质 实验现象
A KMnO4酸性溶液 溶液褪色
B 蘸有品红溶液的棉花 品红溶液褪色
C 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已知:Na2SO3 + H2SO4 ==== Na2SO4 + SO2↑+ H2O
(1)瓶盖 (填字母)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2)瓶盖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瓶盖C中无明显变化,若要证明C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可先在蒸馏水中滴入少量试剂X,X是 (填字母)。 a.石蕊溶液 b.NaCl溶液
(4)上述实验可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等性质。
31.(13分)A、B、D、E、F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烃A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B可用作燃料和溶剂。F为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1)A的结构式是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反应①属于______(填反应类型)。
(2)B的官能团是______。
(3)D中的官能团为 -CHO,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A、B均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用饱和Na2CO3溶液能除去F中混有的少量B、E
c.生活中可以用E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32.(5分)硫酸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工业上以粗氧化锌(含Zn、FeO、CuO等杂质)为原料生产ZnSO4?7H2O的一种流程的部分过程如下(各过程需控制适宜条件)。
(1)为提高过程I的化学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写一条)。
(2)过程I需要持续强制通风,原因是该过程中生成的氢气具有 性。
(3)过程II中,滤渣Y含有Fe(OH)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4)过程III中,加入锌粉的主要目的是除去铜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3.(5分)实验小组研究SO2与Na2O2的反应。
(1)实验前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提出假设:
假设1: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类比CO2与Na2O2的反应可知,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假设2:SO2具有______性,SO2与Na2O2反应生成Na2SO4。
(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SO2与Na2O2反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D中导气管口,木条复燃。
①A中反应产生S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B中的试剂为______,其主要作用是干燥SO2。
③能证明假设1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4.(8分)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海水提溴,主要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海水中的Br-被Cl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吸收塔中SO2将Br2转化为HBr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工业上也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Br2。补全以下化学方程式:
___Br2 + ___Na2CO3 +3H2O ==___ NaBr+ ___NaBrO3 + ___NaHCO3
用下图所示装置(表示斜发沸石)分离海水中的K+和Na+,料液(含K+、Na+、Cl-和I-)/先流过斜发沸石吸附K+和I-。然后通电,双极膜产生的H+将K+交换下来,OH-将I-交换下来,得到A溶液。
资料:带同种电荷的微粒可通过对应的离子交换膜(如阳离子可通过阳离子交换膜)
①简述A溶液中含K+不含Na+的原因:______。
②为了提高产率并防止斜发沸石的浪费,通电一段时间后,将两处的斜发沸石对调,继续通电,此时斜发沸石内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草稿纸
答案
选择:(每题2分)
1-5 ACDAB 6-10 DDBDD 11-15 ADBBC 16-20 BCACB 21-25 ACDAB
非选择题:
Bb Cd Dc 每条线各1分
(1)① (2)② (3)③ 每空1分
(1) 负极 ---1分 , 2H+ + 2e- = H2↑ ----2分 ; Cu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偏转)--1分
①② --- 1分
① 0.003 mol/(L·s)---1分 ② (化学)平衡 ---1分 ③ AC ---1分
30.(1)A ----1分 (2)SO2 + H2O H2SO3 ----2分
(3)a ----1分(4)漂白性、酸性氧化物的一般性质 ----1分
31.
(1)(2分) CH2= CH2(2分) 加成反应(2分)
(2)羟基(2分)
(3)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2分)
(4)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2分)
(5)a(1分)
32.(1)粉碎(或加热等) ----1分
可燃 -----1分
(3)+3价 ----1分
(4)Zn + Cu2+ ==== Zn2+ + Cu ----2分
33.(1)还原(1分)
(2)①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2分)
② 浓硫酸(1分)
③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分)
33.(1)① Cl2 + 2Br-== 2Cl-+ Br2(2分)
② 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1分)
③ 3Br2+ 6Na2CO3 + 3H2O== 5NaBr?+?1NaBrO3 + 6NaHCO3(1分)
(2)①料液(含K+、Na+、 Cl-和I-)先流过斜发沸石,K+被吸附,与Na+分离,Na+随溶液流出,然后通电,双极膜产生的H+将K+交换下来,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H2O 中(2分)
② H++OH-== H2O(2分)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