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部编版二年级数学教材42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在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掌握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1、快问快答
9÷9= 42÷6= 45÷5= 27÷3= 64÷8= 36÷4= 28÷7=
72÷8= 36÷9= 63÷7= 72÷9= 49÷7= 32÷4= 54÷6=
2、40里面有( )个8。
二、新知探究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展示情境图)
一些商品的价钱,如:一只玩具小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
2、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已知条件吗?
生:第一个已知条件是一个地球仪8元,第二个已知条件是有56元。
师:根据我们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想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实际上也就是求什么?
生:实际上也就是求56里面有( )个8。
师: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方法计算。
师:怎样列式?
生:56÷8=
师: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生:56÷8= 除数是8,就想8的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师:验证一下56÷8=7是否正确。
生:7个8元是56元,56÷8=7正确。
师:那你能完整的完成这道解决问题吗?(能)谁来试一试?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56÷8=7(个)
答:56元可以买7个地球仪。
3、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时,先从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所学知识完整解答。
4、通过我们前面所学的内容,你知道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吗?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用除法计算。)
5、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能用刚才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一辆小汽车多少钱?”这个问题吗?(课件展示)可以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同桌讨论。
学生汇报并进行板演:24÷6=4(元)
答:一辆小汽车4元。
6、我们刚才求出了一辆小汽车的价钱,现在图中四种玩具的价钱我们都知道了,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在数学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7、指名汇报并进行板演。
8、总结归纳。
三、新知巩固
(一)小试牛刀:
1、完成教材P43第2题。
2、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一次买3个27元。促销的面包每个多少元?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二)夯实基础:
(1)48元可以买几个 ?
(2)如果用36元买了9个 ,一个 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作业:
请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九第1题、第3题、第4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3: 56÷8=7(个) 24÷6=4(元)
答:56元可以买7个地球仪。 答:一辆小汽车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