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14 12: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知识追溯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机床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南京长江大桥
长春一汽生产的红旗轿车
知识追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1956年底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知识追溯
1.列举三大改造改造了哪三个方面?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
第六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的道路
德州市第七中学 张倩
学习目标
★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
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一)中共八大
1、背景
(1)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 与 迅速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已经建立。
2、召开: 年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主要矛盾:
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 的要求,同落后的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实现国家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和 需要
4、意义:是探索建设 的良好开端。
经济
科技
社会主义制度
1956
农业国
工业国
迅速发展
社会生产力
工业化
物质
文化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二、探索中的失误
——总路线的提出;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总路线
①内容:“ 、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会主义。”
②评价:
反应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 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 。
鼓足干劲
多快好省
经济规律
《人民日报》1958年元旦社论,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⑴影响:
①使得 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主要标志是 、瞎指挥、 和“共产”风。
②加上 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⑵评价:是党在探索 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高指标
浮夸风
自然灾害
建设社会主义
高指标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材料1:为使钢铁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锅炉,用土法炼钢。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300完吨土钢无法使用。
大跃进时壁画
“一个萝卜重千斤,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2:
浮夸风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材料3: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刻 舟 称 瓜
瞎指挥
《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
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共产风
人民公社食堂
共产风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人民公社食堂
上述两幅图片中的错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教训?
★★失误的原因?通过失误你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答:出现以上错误主要由于中国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走了曲折之路。 经验教训:(1)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2)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自然灾害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饿
★★1959—1961年,国家和人民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党和政府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答: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加上自然灾害。
解决: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在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以及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等,虽然有过失误,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取得巨大成就。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工业成就
(1) 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 和 产品的自给。
(2)新兴的 、 、 发展起来
2、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 、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 等,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大庆油田
原油
石油
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
航天工业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两弹元勋邓稼先;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雷锋……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达标检测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 ( )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C
C
4.标志中国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
A.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D.大庆油田建成
达标检测
D
3、“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奋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些打油诗最有可能出现于( )
A、“大跃进时期 B、一五时期
C、建国初土地改革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A
5. 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左”倾错误
的主要标志
达标检测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
6.列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模范人物的代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 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拓展延伸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两项主要成就?
拓展延伸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1956年 中共八大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总路线?它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起了哪两大运动?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对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