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8张PPT)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宋代社会生活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衣
食
住
行
娱乐
节日
宋官服颜色与官位:
紫——三品以上
朱——五品以上
绿——七品以上
青——九品以上
小常识
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通天冠
黑靴
开襟长裙、披肩、广袖袍
这种服装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
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
服。通天冠又名卷云冠,戴时用玉犀簪导之。
皇太子在大典礼时也穿这种服装 。
宋代大袖,原是皇嫔妃的常服,因其两袖
宽大,故名大袖。《宋史·舆服志》记:”其
常服,后妃大袖。”后来传到民间,成为贵
族妇女的礼服。
宋代官员服饰
“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市井服装习俗:“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以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掌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之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宋代背子
1、历史发展特点:
崇尚简朴→盛行奢侈
宋代服饰特点:
2、民族融合特点:
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
3、陋俗观念特点:
畸形审美—— 缠足
畸形的审美观念——缠足
小脚之所以称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
方面加以考察。莲花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
象征,故而以莲花命名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
缠足的来历
缠足,又称裹足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对女子自幼儿期时以布紧缠双足,使足骨变形、足形尖小 ,行路只能以足跟勉强行走的做法。
三寸金莲跟我国古代妇女裹足的陋习有关。裹足的陋习
在宋朝广为流传,当时的人们普遍将小脚当成是美的标准,
而妇女们则将裹足当成一种美德,不惜忍受剧痛裹起小脚。
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
“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寸则为金莲。
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
美食的天堂
南北饮食差异
北方:
面食、羊肉
南方:
米饭、鱼肉
品种丰富多样
烹、烧、烤、炒、爆、溜、煮、
炖、卤、蒸、腊、冻、腌……
包子、角子(饺子)
索饼(面条)、
焦碱水锥(炸元宵)
浮团子(汤圆)
爆米花、火腿、
豆芽菜、东坡肉
美食小tips
饮茶——“斗茶”习俗和“献茶”民俗。
注意以下几幅民居图片,看一看哪幅是农村百姓的房屋?哪幅是城市平民的房屋?哪幅是达官贵人的宅院?
宋代的住房
地位: 住房:
农村百姓 ——
茅屋
城市平民 ——
贵族官僚 ——
瓦屋
园林建筑
市郊景色
城郊景色
城市景色
富人:轿子、驴、骡
百姓:牛车、驴车
陆路
内河:轻便的小舟
海上:庞大的海船
水路
四、行
欢乐的节日
传统节日
春节(元旦)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乞巧节
我们今天是怎样过春节的?
宋代人又是怎样过春节的?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年年年景强
迎春春春春光美
日新月异
1.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C. 看阎立本作画 D.到东京城内的勾栏看表演
2.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个朝代的生活()
A.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宋朝
3.观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
A.唐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B. 宋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C.元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D. 明代的社会生活面貌
4.买卖昼夜不绝是形容宋朝
A.商业繁荣 B.交通发达 C.城市繁荣 D.饮食多样
5.如果你生活在宋元时代,看不到的社会现象是
A.在瓦子里看戏、听书、看杂耍
B.吃江南运来的大米
C.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的铜钱
D.朝廷大兴文字狱
D
D
B
A
D
南宋中期,农夫李某驱马车前往京城临安赶集。临安城内羊肉馆林立,李某大饱口福后,又来到最热闹的“瓦子”里,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听了一段字正腔圆的京剧,李某深感此次进京真是不虚此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景象?
(2)请你结合此诗,并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春节的景象。
王安石 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