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例3
中通过超市出售5箱保温壶的情景,提出“一共卖了多少钱?”的问题,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程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明确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列式方法,并利用已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例4通过三年级女生参加舞蹈表演的情景,引出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并用此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延续解决问题内容编排的一般体系: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
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学会思考和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件、教具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3情境图)师:认真观察情境图,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问题: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箱装12个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二、探索新知。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提出问题:这道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条件和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想一想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能试
着想一想,算一算吗?
学生尝试解答,同桌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问题解决思路。
(1)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
540×5=2700(元)
(2)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12×5=60(个)
60×45=2700(元)
提出问题: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式,交流时教师引导明确列式方法:
45×12×5=2700(元)
(2)12×5×45=2700(元)
4.提出问题:回顾一下,本道题目有什么特点?通过解答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两种解法的关系以及数量关系。
追问: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例4情景图)
1.
提出问题:读一读、看一看,这道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要将参加表演的
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
提出问题:你能试着找一找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吗?尝试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桌交流想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并与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方法:
先求一队有多少人,再求一组有多少人。
60÷2=30(人)
30÷3=10(人)
列成综合算式:60÷2÷3=10(人)
先求一共有多少组,再求一组有多少人。
3×2=6(组)
60÷6=10(人)
列成综合算式:60÷(3×2)=10(人)
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检验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想法。
三、巩固练习。
练习1: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桌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明确要求一共结多少个西瓜,可以先求一垄结多少个西瓜,再求8垄结多少个西瓜;也可以先求一共种多少棵西瓜,再求一共结多少个西瓜。
练习2: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可以先求一共有多少箱,再求一共有多少瓶;也可以先求一次运多少瓶,再求一共有多少瓶。
练习3: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数量关系:要求他一共游了多少米可以先求他一个来回游了多少米,再求3个来回游了多少米;也可以先求他一共游了几个25米,再求一共游了多少米。
练习4: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比较方法:可以比较一支牙刷的钱数,也可以比较8支牙刷的钱数。
练习5:
(1)学生独立做题,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教师引导明确要求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就要先求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和青蛙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四、小结。
1、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要点,总结全课。
略。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