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指导:任务指令型作文文体指令——主持词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届高考作文指导:任务指令型作文文体指令——主持词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08 21:1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任务指令型作文文体指令之



考点分析
新课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主持词是各种演出活动、大型集会及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用以引导演出、集会或节目的串联词。在各种演出活动、集会或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主持人在台上采用的主持词,则是活动的灵魂所在。主持词是现实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实用文体,写串联词在高考语言表达和写作中也经常出现。因此,与主持词相关的题型训练,是高考备考中不应忽视的内容。
一、主持词的含义
主持词是各种演出活动、大型集会及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用以引导演出、集会或节目的串联词。在各种演出活动、集会或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而主持人在台上采用的主持词,则是活动的灵魂所在。主持词对活动或节目能否成功影响巨大,所以主持词的撰写必须格外用心。
二、主持词的特点
主持词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各种演出活动和集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艺术门类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它往往依附于各种演出和聚会出现,很少像诗歌、散文那样成为独立的艺术主体。但好的主持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人们回味、欣赏。
主持词的写作没有固定格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富有个性。不同内容的活动,不同内容的节目,主持词所采用的形式和风格也不相同。
主持词一般由开场白、中间部分与结束语组成。开场白,演出或其他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比喻文章、介绍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结束语,末了带有总结性的一段话。
三、主持词的写作要求
主持词的写作,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1.要突出活动主旨并贯穿始终。如今文化呈多元趋势,各种主题性活动很多。了解了活动主题后,通过主持词的写作将主题贯穿到所有的节目中,从而使活动主题步步深化,丝丝入扣,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
2.要写好开场白,要把握好吸引观众、创设情境、导入主题三个环节。“如何吸引观众的视线”“如何把握观众的心理”“怎样导入主题”,这三个问题对主持词开场白的写作非常重要。因此,必须掌握三个技法:
其一,要先声夺人,通过对所有来宾的问候,将观众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比如,“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样的问候,可以调动起观众的参与热情并迅速投入节目中去。
其二,对现场和当时情景加以描述,让观众感到熟悉、亲切自然,乐于接受。
其三,观众被吸引之后,应迅速导入主题,进行节目欣赏。开场白写得再好,也不能无休止地朗诵下去,毕竟不是诗歌朗诵会;将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以后,应迅速切入主题,让观众欣赏第一个节目,让活动演出拉开帷幕。
主持词的开场白,篇幅上可长可短,但应该把握好以上三点,以达到吸引观众、创设情境、导入主题的目的。
3.要增加主持词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不增加篇幅的情况下,主持词的写作应尽量增加文化内涵,寓教于乐,不断提高观众的文化素养。可采用和历史文化有关的表述方法去写作。
4.要注意对象,增强艺术表现力。比如为少年儿童写作的主持词,在语言的表述中应尽量采用具有少年儿童特征的语言,这样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被观众所接受;反之,过分成人化的语言不易调动小观众的兴趣。
5.借鉴文学体裁中诗歌和散文的笔法,提高主持词的艺术感染力。诗歌、散文讲究修辞,用字精炼,语句结构规整,意境含蓄深远,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典故、哲理浑然天成。主持词的写作,也需借鉴其笔法,可使用对仗、押韵等技巧,让主持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具有音乐的节奏美。
四、主持词的注意事项
1.主持词要灵活多变,注意应景应题。
2.主持词要与节目的推进一致,需张弛有度。
【真题引路】
【2020年海南新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式:半命题+任务驱动作文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的主旨,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审题过程:今年的作文创新主要体现在题材方面,它要求写一篇主持词。学生也许在演讲、辩论这些方面的经历比较多,而当主持人的经历比较少。因此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有代入感,要想着如何去当好这个主持人,结合平时自身的经历。
另外,这次的作文材料,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它去写平时训练比较多的议论文,也可以去写记叙文、散文等。重点是如何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这方面就可以讲故事,通过抒情性比较强的文体去写,本次作文给考生发挥的空间还是挺大的。
今年作文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出情境感、对话感。在写主持词的时候,对格式的要求首先一定要做到位,开头面向观众问好,接着还要考虑怎么去体现对话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注意与观众互动,对话。今年的作文题注重情境,对考生而言也不陌生,这也是近两年来高考作文题的一个方向,大部分考生容易把握。
“走近”是写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本文写作的重点,可以通过详细描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达到使自己的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的情感变化,以期唤醒考生对于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记忆。
【角度示例】
(1)走近博鳌(感受开放的世界格局和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体现和谐共生、共建家园的世界大同意识。)
(2)走近北京(彰显北京的文明进步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3)走近成都(感受成都的悠闲和宜居的人文环境。火锅、烤串的诱惑;大熊猫基地的魅力。)
【佳作展示】
带你走近博鳌
各位观众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华地名》,我是主持人晶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个小镇,一个让世界关注海南的小镇,它就是位于琼海市的博鳌亚洲论坛举办地——博鳌。
博鳌在美丽的东屿岛上。东屿岛地处万泉河的入海口,形似一只巨鳌游向南海。跨入新千年,以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东屿小岛才因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渐渐为世人所瞩目。每年三四月间,各国政界、商界精英人物聚会于此,共话繁荣发展大计。而博鳌更是海南东线著名的旅游胜地、度假天堂。
走近博鳌,进入你视野的是一片海。银色的沙滩、黑色的礁石、奔腾的海浪,如同快镜头般一齐涌来,让你目不暇接。它们与有着勃勃生机的椰树、榕树交相辉映。各种各样的植物在这里茁壮成长,把博鳌装扮成了一个绿色王国。阵阵海风拂来,浓浓的咸腥味似乎浸入你每一个毛孔,浸入你的心田。在这片大海、椰林的背景下,游客们兴味十足,不停地拍照。拥抱这片海,你的胸襟也会为之开阔。
走近博鳌,走入你心里的,是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踏着铺有红地毯的台阶,进入大厅,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观赏、拍照,在标有ASIA的发言席前体验“高层对话”。应该说,每年三四月,这座会议中心是属于国际会议的,庄严而肃静;而其他时间,它则是完全属于中外游客的,热闹而活跃。因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在博鳌落地生根,这里还兴建了专用机场,也为琼海的生态旅游开辟了绿色通道。
走近博鳌,映入你眼帘的,是博鳌喷泉。夕阳的余晖在博鳌喷泉广场前徜徉,不忍淡去。20多面中外各国的国旗被晚霞浸染得五彩缤纷。一个仿制的发言席前,一位位游客在这里神采奕奕地“演讲”,开心地“秀一把”,放松下心情,体验下文化,这不也是种很好的旅游纪念吗?走近博鳌,“水阔晚风纯”“久久不见久久见”……国家领导人的话语还在耳畔回响,亲切而珍重。品味着这些话语,享受着这里的美景,似乎春天正向我们走来,世界正向我们走来。
现在,到了我们向这美丽的博鳌说再见的时候了,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点评】
这篇主持词紧紧围绕博鳌精选景点,依次写了海景、会议中心、喷泉等处,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以诗意的表达鲜明地展示了博鳌的自然特征和文化韵味,让观众如临其境。同时,现实和历史穿插,回忆和展望交织,激发了观众强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从而增强了文化自信。
【典题展示】
【河北省廊坊市2021年模拟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这些城市,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它们的留存,为今天的人们回顾中国历史打开了一个窗口。
1982年2月,为了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从行政区划看,历史文化名城并非一定是“市”,也可能是“县”或“区”。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北京城市副中心。
假设你是某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请您以“走近北京城”为题目,写一篇主持词。要求:有历史深度和厚重感,体现主持人的特点和风格。字数不少于800
字。
【立意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式:命题作文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的主旨,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审题过程:这个作文,要求写一篇主持词。学生也许在演讲、辩论这些方面的经历比较多,而当主持人的经历比较少。因此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有代入感,要想着如何去当好这个主持人,结合平时自身的经历。
【角度示例】
1.北京故宫、八达岭等历史遗迹(彰显厚重)
2.现代北京,国际大都市,与时俱进,令人神往。(北京是一个超级大都市,发展中的国际都市,我们应该用智慧汗水,去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佳作展示】
走近北京
亲爱的各位观众:
大家好!
欢迎收看本期的《中华地名》,本期节目由我来给大家主持,请允许我“带你走近北京”,领略古都北京的迷人的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化。
带你走进北京,先得问哪里是北京?地理学家会告诉你东经116度北纬40度就是北京。历史学家会告诉你燕
蓟、渔阳、金中都、元大都就是北京。胡同里的者大爷会告诉你姚广孝建的三头六臂哪吒城就是北京。而写字楼里的白领会说只有每天晚上的1.5平方米的地方才是北京。
究竟哪里是北京?
这里是北京!
对,这里就是北京!
就在这个白领上班的写字楼后面,我静静地伫立着。耳畔传来的是各种财务班表销售业绩,其中还间或夹杂一两句对旁边立交桥的咒骂。我的背后就是车水马龙的二环我的面前却是一条静静的小街。旁边的路牌上写着“高粱桥”。有谁知道这个看似是纪念农作物丰收的地名,却是在纪念一个少年英雄的壮烈故事?
高亮,一个只存在于野史与传说当中的人物。传说当年军师姚广孝建起了三头六臂哪吒城,藏怒了北京当
地的龙王。龙王负气出走并带走了北京的水源,满朝文武只有高亮一人主动请缨前去夺水。幸运的是他追上了龙王夺回了水源,不幸的是他却被大水淹没,尸骨无存。相传他夺回来的大部分是苦水,可京城人民依旧感谢他夺回来了救命水,不仅将他牺性的地方取名“高亮桥”,还把他夺回来的甜水并供奉在了他出城赶水的起点。只可惜“高亮桥”已经被改成了“高粱桥”,
就这样,高亮赶水的故事在一代代的北京人中口耳相传。我宁愿相信这个传说是真的,一个翩翩美少年为人民谋福祉,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他的英魂沉睡在这里,才使得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纪念才更有意义。
每段故事都有着与之相配的美食味道。那么这种井水的甜香背后蕴藏着的就是高亮赶水的悲壮;而高末的幽香的背后蕴藏的就是文天祥为国捐驱的刚强。就像炒肝的苦香会让我想起奶奶讲的铸钟娘娘;豆汁的酸香会让我想起爸爸讲的袁崇焕的故事;奶酪的酒香会让我想起妈妈讲的教子胡同里王氏救子;而豌豆黄的甜香会让我想起姥姥讲的团城上君臣斗智的动人故事……
我们能看见不远处工地的围栏上写着“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要我说北京精神又何止这些?每个在这片土地上逝去的英灵都为这片土地注入了他们的精神,同时这片土地也将这些精神毫无保留的传给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一辈辈的北京人。
北京有句俗话“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在我看来传的就是这一个个英灵留下的丰厚的北京精神。再简单点说,传的是一种特有的性格,这种性格会让每个北京人踩着脚下的土地,一拍胸脯,横打鼻梁:
这里就是北京。北京欢迎你!
这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包容的城市,发展的城市,期待你,期待他,期待大家共同把她建设得更加美丽。
谢谢大家,感谢收看本期节目,下期再见。
【点评】
例文开篇就“哪里是北京”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地理位置上的,历史意义上的,不同阶层认识上的。然后追问“究竟哪里是北京”,作者从自己的视角,按照行踪线索,带着我们领略了北京的历史与文化:高粱桥、府学胡同、灯市口等等。最后,指出北京的文化意义:英灵留下的丰厚的精神。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地一家连锁的寿司自助餐店,搞了一个很有“心机”的促销活动,顾客名字中只要有“鲑鱼”就可以免费吃一次。有300多人为了吃一顿免费的自助餐,跑去民政机构改名;免费吃活动结束后,又开始把名字改回来。很多人改名时,为了彰显个性,各种花样百出,甚至开始比较谁取的名字更搞笑,或者是超前布署把自己喜欢的食物都放上身份证,更有民众因此改名超过40字。改完名的年轻人在社群媒体高调炫耀和朋友组成“鲑鱼团”。一时间,这次改名运动引发的所谓“鲑鱼之乱”,引起了众多媒体的热议。
有人认为:姓名父母所赐,犹如身体发肤,“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磊落和担当,既是做人的底线,也是立世的根本。姓名,代表着一个家庭的传承,蕴含着祝福和各种美好的期待,也是一个人成长以后,在社会上最重要的身份识别信息。改名在华人社会,一直算是很严肃很慎重的事情。但也有不少的年轻人对改名事件表示理解,改个名字换当下一餐,朋友一乐又有何妨呢?
电视台打算做一期有关“文化与姓名”的节目,邀请你客串主持人,结合上面的话题,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同课章节目录